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认为《太平广记》编成后并没有及时刊印,但实际上它已通过其他渠道传播出来了。晁迥是我们所知最早看过此书的学者。从晁迥到苏轼,再到洪适、周必大等,再到罗烨以及“幼习《太平广记》”的说话艺人,他们都看过《太平广记》,但他们所看之《太平广记》可能有不同的版本。至于宋初《太平广记》编而未刊,虽然史书记载说是因为“言者谓非后学所急”,但笔者以为,可能另有隐情。《太平广记》编刻事件本身对于宋代小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小说观念内涵。《太平广记》里单设“杂传记”一目以置唐传奇,也已显示了小说观念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太平广记》被清代四库馆臣称作“小说家之渊海也” ,其书对于宋前文言小说的保存、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鲁迅先生在研究宋前小说时主要依据此书。人们在研究《太平广记》纂修时多从政治角度考察其成书缘由 ,而忽略了其书编纂的文化因素。为此 ,本文把《太平广记》视作文化行为进行研究 ,从文献典籍散佚严重、宋太宗自身的文化修养、唐代小说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太平广记》成书的文化内因 ,笔者以为 ,《太平广记》的编纂是各种文化因素共同促成的 ,是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太平广记》是宋官修四大书之一,辑佚并保存了宋以前大量的志怪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同时我们也发现《太平广记》中记载了相当数量关于女性修道的资料,而尤其以唐代居多。历来在对唐代女性的研究中,多集中在对上层人物活动的探析,而对下层人物的着墨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太平广记》辑录志怪小说的性质,以期通过《太平广记》对唐代民间妇女的修道及其相关情况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太平广记》作为传世的第一部文言小说总集,保存了诸多宋前小说精萃,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太平广记》促进了当时及后世小说创作和小说集编纂;作为按题材分类编排的小说类书,对各类题材文言和白话小说的发展有极大的启发;作为公认的小说选本,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奠定了后来文言小说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曾礼军《宗教文化视阈下的〈太平广记〉研究》对《太平广记》的宗教特性探讨具有集大成之功和纵深开拓之效,从宗教文化视角对《太平广记》的编纂成书和小说文本进行了首次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视角独特,而且视野开阔,开拓了《太平广记》研究的新局面。全书研究具有十分突出的学术特点:独特的文化视角,扎实的文献基础,新颖的文本阐释,开阔的学术视野,求精的研究态度。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多方借鉴,词语、句式乃至有关情境常从古代典籍文献如《四书》、《五经》、《左传》、《楚辞》、《战国策》乃至历代正史、笔记小说中汲取营养,转益多师,为我所用,这正是《聊斋志异》有别于历代文言小说的显著艺术特征。《太平广记》是宋人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等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内容丰富,受到"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写作方法的蒲松龄的青睐势所必然。《聊斋志异》有关本事与《太平广记》的渊源关系,前人多有论述,这里不再加探讨;词语借鉴、情境借鉴以及注释校勘与《太平广记》的关系则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编纂而成的类书《太平广记》是研究中古小说最为重要的文献。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广记会校》是新近推出的重要整理版本,其中一些词句的校勘尚有讨论的余地,今就书中"神仙部"的十七条校勘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太平广记》中的唐五代小说为文本,通过对唐五代小说中商人的形象分析,展现文人对商人态度的变化,反映唐五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成书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的《太平广记》是李昉等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里面有众多词语,值得我们很好研究。郭在贻先生称《太平广记》“为俗语词的渊薮,极有价值”,并曾就此书中一些词语进行了钩稽和考释。王瑛先生著  相似文献   

10.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部《太平广记》的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今存韩国。据韩国学者所整理的《太平广记详节》篇目卷次考辨现存《太平广记》篇目三则:一、今存《太平广记》中《周广》篇名应为《广周》;二、“嘲诮”类《李寰》《韦蟾》《李台瑕》《陈癞子》疑属“嗤鄙”类。三、今存卷二七0“妇人一”下当有“烈女”类名。  相似文献   

11.
北宋初年(公元977年),太宗皇帝召集前朝各国文臣儒士,对原十国所得的数万册图书进行编辑整理,连续编成了几大部书;按成书顺序有小说类编《太平广记》,百科类书《太平御览》,文章分类汇编总集《文苑英华》。后来宋真宗年又编成一部政事历史的专门类书《册府元龟...  相似文献   

12.
简论古典小说中的清官形象黄立新古典小说中的清官形象,大致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写真人真事,或基本上写真人真事的。中国古典小说大致萌芽于汉魏时期。在早期小说中,已有清官的简单的记述。如《太平广记》“廉俭类”引前人所写《陆绩》云:吴陆绩为郁林郡守,罢秩,...  相似文献   

13.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仍然存在一些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对其进一步考订补正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使用。  相似文献   

14.
在详参各新版本材料的基础上,张国风先生收集了《太平广记》大量的佚文和异文,经过严谨的考辨分析,为学界提供了 一个文字准确、错误较少、可供依据的《太平广记》新本,即《太平广记会校》。然该书仍存在一些错讹之处,现择《太平广记会 校》无需校改及无需补字之二十余条,以作商榷。  相似文献   

15.
《太平广记》这部佛教小说抒写了众多的胡僧形象,其时间上跨越晋唐,但以唐代为多。胡僧形象既具有鲜明的种族特性,又具有突出的佛教文化指向,折射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碰撞,不仅具有文学审美作用,也具有宗教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宝库,然由于篇幅浩瀚,且为文言或古白话写就,除专业工作者外,长期来,能寓目者盖寡。《太平广记选》由齐鲁书社分上、下、续三册出版后,极受人们欢迎。选编者“上穷源头,下际余波”,精心捃选,並以严谨的态度作了整体绍介、逐篇评说。使广大读者一览,得以对我国宋以前的笔记小说有个较为完整的映象,这是值得称道的。然正如郭在贻先生所说:“美中不足的是:这部书在注解方面还有不少可议之处。”特别是语词方面的训释,更可商兑。郭先生曾撰“《太平广记选》上册注释商榷”一文,  相似文献   

17.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太平广记》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今存韩国。谈本《太平广记》三种印本的说法源于汪绍楹先生中华书局版《太平广记》的《点校说明》。本文据《太平广记详节》考辨谈本《太平广记》的三种印本。在参照前人结论和新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后印本"为第一次印本;"初印本"为第二次印本;"最后印本"为第三次印本。并进而提出,第一次印本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篇目为谈恺自补;第二次印本补足了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阙佚的宋本篇目;第三次印本补足了阙佚的卷二六一至二六四的宋本卷次,却保留了第一次印本谈恺自补卷次篇目。第一次印本主要据史书补阙人物事迹,第二次印本不仅更好地体现了卷二六五"轻薄"这一类目主题,还忠实地反映了《太平广记》编者从笔记小说、地方志和类书中采撷篇目,注重故事情节奇趣性的倾向,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太平广记》编者对笔记小说与正史文集有着初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传奇之中,《柳毅传》是一篇佳作,胡应麟说:“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撰述浓至,有范晔、李延寿之所不及.”对于《柳毅传》的艺术价值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柳毅传》在当时流传甚广,查《太平广记》,我们可以知道,在唐代传奇中就曾两次提及柳毅传书之事.《太平广记》卷三—一“神类”《萧旷》叙及“太和处士萧旷”,夜遇神女织绡娘子,“旷因语织绡曰: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有之乎?女曰:十得其四五尔,余皆饰词,不可惑也.”另外,《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中则借神女九娘子之口,叙述《柳毅传》的主要情节:“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之一怒,伤生害稼,环  相似文献   

19.
晚明小说家冯梦龙的创作实践昭示了文言小说集的评点对话本小说叙事有重要影响。比较冯梦龙《太平广记钞》《情史》《智囊》《古今谭概》等文言小说集中的评点与以之为蓝本改写的话本小说集“三言”的叙事及评点,可知话本小说家改写文言笔记时,蓝本中的文人观念仍引导着话本小说叙事。针对晚明世风日下的时代弊病,冯梦龙在小说中以“泛情”作为道德教化的主要手段,又以适应“俗情”为标准,改造了其在文言小说评点中曾大为赞赏的“奇情”叙事。这种改动彰显了话本小说叙事对文言小说评点所透露的审美观念的继承与偏移,及小说评点对小说改写与故事流变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红学界通行的对《红楼梦》的总评断语中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誉,此评价名实不副。将《红楼梦》与荟萃唐代小说的《太平广记》进行比较,从小说产生的历史时期、小说所含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小说作家的代表性、小说文体的特性、小说作品的构思与主旨等多个层面观照,这个评价皆有不妥之处。从学术评价的层面说,对于《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完全没有必要人为拔高。正确的学术态度应该是:评价要实事求是,准确恰切,名副其实。不仅是《红楼梦》,对于一切文学经典作品的评价,均应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