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委托———代理理论的“完全契约”说,还是格罗斯曼-哈特-莫尔理论的“不完全契约”说,都是从企业的角度研究契约问题的。但实际上,由新制度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有限理性、交易费用和机会主义假设出发,可以符合逻辑地得出“契约是不完全的”结论。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假设由新古典经济学的严格假设发展到新制度经济学的贴近现实的假设,使人们对契约的认识由完全契约发展到不完全契约,使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契约理论在经济学上的滥觞发展,对法学的契约理论的影响慢慢展现出来,古典的完全契约法理论与现代契约实践产生了背离。不完全契约的本质在于合意的不完全性,合意的不完全性必然会带来当事人对权利义务内容规定的不周延。现代契约法必须正视这种契约的不完全程度,从而在法律规则上构建可以容纳两者的制度,以保证不完全契约和完全契约一样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且此关系可用不完全契约理论来进行解释。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人员之间的不完全契约关系,主要可从高校科研主体特性、高校科研项目及高校科研人员三方面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尽管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厂商理论之间的契约理论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完全被整合。一种观点是组织性构想被恰到好处地引入,比如整合中的应用,或者可以认为纵向整合导致抵押品赎回权的取消;另一种观点是把这些越发丰富的厂商观点合并会使得事情更加复杂而不涉及新观点,尤其是那些介于组织理论和产业组织之间的新认识。这些观点没有说明的是,厂商内部组织设计的不完备性是否能够自己产生观点去解释市场不可预测的测试性含义。不完全契约在结构性产业组织为竞争组织理论提供实用性证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有两个重要分支--交易费用经济学(TCE)和产权理论(PRT)。TCE和PRT都把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作为共同基础,但在分析问题的重点和思路上有着严重的分歧。TCE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后的失调,因而强调事后适应性治理;而PRT则认为契约不完全导致的交易费用主要源于事前的专用性投资激励不足,因此强调事前的激励机制。如果能够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那么将有望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这是未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契约与产权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配置的重要性来自契约的不完备性。当契约不完全时 ,谁有权对契约中未规定的情况做出决策 ,即“剩余控制权”或产权的配置就成为关键性的问题。企业一体化过程中产权的重新配置与合并后企业的投资激励和效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契约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主流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近年来也已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围绕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诠释,不同的契约理论分支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对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的理论框架在关于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上的差别和融合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对不同契约理论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给子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企业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一种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实现了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根据这一理论,从企业作为一个不完全契约的角度出发,分析由此而导致的产权残缺(主要是指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不对称分布),得出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能很好地解决“代理成本”问题,从而是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结论。随即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物流服务外包活动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合作双方所缔结的契约不能有效防范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对物流服务外包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不完全契约治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式契约条件下的激励水平相比,供应商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能够节省更多的激励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以不完全契约为工具,指出当契约的不完全性作用于公司权利划分时,控制权配置就成为影响公司治理的关键因素。伴随着公司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控制权逐步分裂,在具有不同目标函数的利益主体之间配置,由此导致公司治理的复杂化,并产生多种治理目标的相互冲突,这就使得最优的公司治理结构无法出现,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各种公司治理机制必须整合。  相似文献   

11.
面临交易成本问题、不确定性和风险约束,现代契约设计的核心是缔约方权利与责任的治理结构安排;有限理性、交易成本、未来不确定性及风险所引致的理性不完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契约不完全,而契约不完全导致的剩余权利与交易匹配是实现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契约经济学本土化发展的不足与挑战是交易费用度量困难、风险对称配置机理模糊、契约履约机制研究薄弱和非正式规则在契约自我实施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匮乏。如何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协调安排,降低契约实施成本,是中国市场经济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值得研究者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随着中国步入新经济阶段,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行为亟需规范。当前,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员在对上市公司开展审计时,往往会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舞弊或欺诈行为而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造成审计失败,导致社会资源遭受损失。不完全契约是导致审计失败的核心动因,其中既有契约不完全性形成的个体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也有契约不完全性导致的责任失衡。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决策演化过程,发现上市公司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失败中形成的策略与其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前,需要通过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和控制制度、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加大外部监管力度等措施,坚决遏制审计失败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下,永续债作为一种或股或债的新型金融工具,在债券市场中蓬勃发展.法律上,永续债作为一种信用债,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永续债契约中包含诸多不可预见性.但在会计意义上,永续债或股或债.在这个柔性契约中,融资方拥有特权,有机会主义倾向,造成投资不足.所以,需要从宏观的契约环境建设和微观的缔约履约过程两个角度加以完善,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永续债投资者权益,推进我国永续债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此次经济危机?这个问题业内人士会有不同的见解。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金融危机中四大不完全契约的概念,分析了次贷危机中不完全契约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对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并据此对金融监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中基本的经济关系和交往方式为契约、信用交往,其以平等、自由、信任为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主体交往中,政府部门作为经济主体以及国有垄断企业、自然垄断企业以及寡头垄断企业在契约交往中,不遵守契约中的平等原则以及失信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地位是重要原因。重视和加强社会契约和信用建设,应对契约不完善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予以改善,政府和垄断企业应做好平等履行契约和守信的模范,加强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应的契约信用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业企业的产品质量与组织分工形式密切相关。在契约不完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引入质量监督与企业外包决策的经济模型,提出质量监督成本的提高会促使农业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生产模式的理论假说,并基于2012-2021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展开经验研究证实。结果表明,生产环节的难以监督和契约制度环境不完善产生的质量监督成本使农业上市公司外包水平显著下降,间接验证了农业企业为保证中间产品质量需增大对专业化经营主体的监督费用,从而影响其组织分工形式的理论假说。此外,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市场规模和资产规模都会对外包程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与养殖类企业相比,质量监督成本对生产过程相对复杂的种植类企业外包水平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着高风险,这种高风险与其产品自身的高杠杆性、高关联性、虚拟性密切相关,因此,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是与生俱来的.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契约理论把每次交易视为一种契约,将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对现实问题进行契约分析.本文试图从契约理论这一全新角度出发,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解释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高风险的原因.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源自于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广泛存在,而引起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根本原因则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非完全契约性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是财务学研究的重要基石,现代企业理论不同流派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引致对财权认识的本质差别。以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所有权"方式定义财权是当前研究的主流。基于"最佳完全合同"等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财权的经济学认识可以分为"契约观"、"生产观"与"综合观"。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权特征主要体现为:源自"财产所有权",涵盖"剩余权利",强调"可辨别影响权利",并主要指向"重大权利"。  相似文献   

19.
社会偏好下的契约治理特征与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为契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社会偏好下的契约治理特征与契约设计原则,可以发现基于社会偏好的行为规范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不完备契约中的激励问题,发挥着与正式履约制度互为补充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治理结构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公正之间的权衡,社会偏好能够发挥良性作用才是和谐治理的精髓,一个好的治理结构不应该假设契约当事人是完全自私自利的。  相似文献   

20.
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往关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将风险分担视为静态的一次性活动,从而弱化甚至忽视了其制度属性。本研究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重新审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将其划分为缔约阶段的风险初次分担和履约过程中的风险再分担两个联动过程,强调前者天然的不完备性和对后者的规范作用,以及后者固有的治理属性和对前者的弥补与调节作用。风险分担整体框架的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合同中的激励功能以及在履约过程中的治理作用,改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