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而引起的.文章针对这场战争起因"非单一性",即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亦是这场战争的起因的说法,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见.文章认为,不管清政府当时的内外政策如何反动,都构不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清政府错误的内外政策,是导致这场战争迅速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1903年发生的苏报案激化了朝野矛盾、中外矛盾以及清政府内部强硬派和温和派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纠结在一起,影响了苏报案的进程和处理结果.革命者借助上海租界挑战清政府,为维护政府权威,朝廷一意镇压,下旨严惩.负责处理的官员却各怀心思,导致朝廷旨意执行效率不高.章太炎等人被捕后,清政府又与列强交涉,要求交犯,出于维护既得利益和西方价值,列强以尊重已达成的程序为由拒绝清政府的请求.苏报案的发生和交涉反映出晚清政府应对政治危机的无能.  相似文献   

3.
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既然近代中国是国际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既然它的经济成分、社会结构特别复杂,那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众多的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封建阶级内部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大众内部的矛盾,包括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矛盾冲突,使中国近代史包容着比中国古代史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更加纷繁多样的内容,势必增加我们掌握它的困难。不过,正如列宁说的:“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  相似文献   

4.
1902年中英商约是清政府第一次主动建议修订的商约,是中国关税自主运动的先声和中国收回治外法权的依据。在此次修约谈判中,中国谈判代表具有了初步的国家主权观念,国家主权和利权略有挽回。同时,这一商约的谈判与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朝着"深化"这一趋势发展,"经济侵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巩固和强化其在华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这一变化,反映了帝国主义从形成到成熟的时代进程。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掠夺,清政府腐败无能,向列强割地赔款,把繁重的负担转嫁于国内,加紧了对各族人民的搜刮和掠夺。全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总代表——清朝统治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斗争首先从壮族聚居的广西爆发,不久便蔓延全国,形成了轰轰烈烈的以太平天国革命为中心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由于不堪清政府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剥削,陕甘地区(包括今宁夏和青海两省区)的回族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揭竿而起,掀起了猛烈而持久的反清大起义。这次大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回族人民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生存的斗争,带有明显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6.
四厘借款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俄国政府向清政府承搅的一次数额巨大的借款,在清廷外债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四厘借款谈判是由清驻俄公使许景澄出面交涉,由于他的爱国热情和外交努力,使得这次借款,从息扣上看,无论是同以前还是同以后的借款相比,相对而言都是扣少息低。四厘借款大大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也为后来借款提供了扣少息低的先例  相似文献   

7.
以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正> 1894年到1895年的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的大事,对中国、日本和远东都具有深远影响。北洋陆海军的溃败,暴露了清政府的无能和中国的积弱,招致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大祸。日本一举战胜中国,占有了我国的台湾,局部控制了朝鲜,使它得以挤进帝国主义的行列,极大地改变远东国际形势,加剧日俄争夺我国东北的矛盾和斗争,终于不到十年爆发了在中国土地上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战争的结局日胜俄败,进一步加强了日本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等国列强的支持下,寻找借口,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朝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八个月的甲午之战终于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定,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各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封建官僚虚骄自大,盲目乐观,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其它列强也较高地估计中国实力。甲午…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代围城战战争季节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春秋》所记 4 4个围城战为样本 ,探讨了春秋时代围城战战争季节的分布规律。分类统计实证研究表明 :“全国”范围的、“北方”发起的、“南方”发起的围城战在各季节发生的概率 ,其分布规律皆服从均匀分布 (P >0 2 0 ) ;“北方与南方”服从同一分布 (P >0 2 0 )。研究结果说明春秋时代南北双方同样具有支撑大规模战争的经济承受能力 ,形成了可以不受季节限制而发动战争的新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社会的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又历经干辛万苦,纵观近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由于封建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中国人民跌进了苦难的深渊,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国大地肆无忌惮,烧杀掠夺。武力威胁逼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一系列辱国丧权的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赔偿巨款,国将不国。  相似文献   

12.
一 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在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以后,继续在中国扩张其侵略势力,清政府则更驯顺地充当着它们的走狗。为此,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及清政府的矛盾愈加尖锐。于是,在辛亥革命前十年之中,全国各地普遍爆发了人民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江西地区也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加强了对江西的投资设厂、掠夺原料、控制市场和强占地产等侵略活动。如当时帝俄在九江设有茶厂,压价掠夺江西茶叶,致使九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西方列强借修约之机向清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以攫取在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借此打开中国内地市场,进行全方位的侵略运动。由此引发清政府内部围绕铁路问题的广泛讨论。本文拟以此间列强觊觎中国路权的侵略活动和清政府对铁路的认识为切入点,剖析在传统小农思想和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交互作用下,清末近代化意识形成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铁路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而被引进来的。西方侵略者用炮舰打开了闭关的清朝帝国的大门,为了扩大对华侵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俄、英、美等国把修筑铁路提到对华侵略的日程之上,它们对清政府接连不断地提出在华修铁路的要求,但都被拒绝了。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湖,而攫取中国铁路权,则是列强侵略中国计划中的首要一环,所以它们争先恐后地利用不同方式吞噬中国的铁路权。从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九年,中国的绝大部分领土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各自划分的“势力范围”,中国一万多公里的主要铁路干线都被帝国主义各国控制着。与此同时,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由肤浅转为深化,刘铁路的态度由排斥转为接受。一八八一年,为解决开平煤矿运煤的需要,建成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一唐胥铁路。中法战争后,倡议筑路  相似文献   

15.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清王朝覆灭的72年历史进程中,清政府与资本主义列强的关系究竟怎样呢?不少论者认定清政府从鸦片战争起就是资本主义列强的“走狗”,是“卖国”的政府。如范老就认为,《南京条约》的签订表明了“满清政府出卖中国的疯狂性”等等。笔者则不以为然。本文拟系统考察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尤其对列强的态度,以求客观估价清政府在中华民族与列强这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斌 《船山学刊》2002,(2):123-127
民国初年无论是地方军政府、南京临时政府,还是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在如何对待国权的问题上,都面临着进退维谷、取舍两难的境地:即惧怕列强干涉,又欲假借列强之威巩固势力,同时又希望能限制列强在华势力的发展以维护国家权益。在这种双重矛盾心理状态下,民初政府在关于国家主权和利益问题上,对外交涉及其举措异常繁多,这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举措,不仅在民初政府外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整个民国时期有着不可割裂的延续性和重要影响。一上海军政府外交总长伍廷芳曾经指出,由于清政府丧失了大量主权,“新政府兴,自当亟图挽救”…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清王朝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无限苦难的历史;对这段历史,我们不仅不能忘记,而且应当不断提醒今人,警示后人。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陆续用“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多年,一直做着“天朝大国”、“天下中心”的清王朝的国门。英国率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M中芙南京条约》之后,其它列强纷纷步其后尘,接道而至。1840-1919年,短短80年间,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难以说述。这些不平等条约强…  相似文献   

18.
论清末国策转移的背景和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开始变更,相继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政治上阶级斗争激化,清朝统治危机,各阶级动向与改革思潮迫使清政府改变国策,实行新政。清末实行国策转移的主要目的不是过去学界所云:“为适应帝国主义需要”、“讨好帝国主义列强”,而是为了变更国策,巩固皇权;变法自强,振兴国势;卧薪尝胆,以雪国耻。在清末新政这一问题上,过去对慈禧的评价本贬斥过甚,而应恰如其分地作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刘子建近代以来,美国不断扩大其在华权益。1898年,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侵华权益的斗争十分激烈,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和“利益均等”原则,以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权益。这一政策得到列强的认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了列强侵华...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列强不断提出新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侵略要求,清政府大多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然于电报领域却大异其趣,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动员的基础上,援据传统治国理念和新近传入的西方近代思想,制订出力为设法阻止的应对方略,与列强展开较量。结果是,清政府在虑及国力有限的情势下作出一定让步,大抵形成列强可在中国领海敷线、但线端不得上岸、庶界限分明的格局,基本抵制住列强在华架建陆线的企图,为中国日后自建电报预留下较有利的空间。此反映出清政府在维系内陆信控系统这一特殊场域完整性的态度与决心,并构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列强不合作的一面,从而展示出此间中西关系中非同常态的历史景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