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简单的套利定价模型。我们知道 ,大多数资产的价格经常出现同步变化 ,因为决定资产价格的一些客观经济因素或长期基本因素是相同的。如 ,经济处于繁盛时 ,大多数资产 ,如股票、房地产等价格都会出现总体上扬 ;反之 ,则资产市场的低迷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另外 ,出现通货膨胀时 ,大多数资产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也就是说 ,风险资产的价格变化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的 ,因此 ,我们自然会想到将某一资产的报酬看作是客观经济因素以及与这种特殊的资产相联系的函数。而资产 1的收益率R1的函数为 :R1=bo1 b11f e1  ( 1) ,其中 f为客观…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均值方差模型是H.M.Markowitz在1952年提出的,设投资者面对n种证券,证券i的收益率为ri,预期收益率为E(ri),风险为=D(ri),假定投资者在证券i上的投资比例为Xi,则:X1+X1+…+xn=1;证券组合:rp=x1r1+x2r2+…+xnrn;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E(rp)=x1E(r1)+s2E(r2)+…+xnE(rn);风险为D(rp)=(x1,x2…xn)·V·(x1,x2,…xn)T,其中V为协方差矩阵。Markowitz提出的模型为:1976年,S.A.RoSS和R.Ro11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它假定证券i的收益率ri是由以下因素模型生成:其…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倾向于信贷投资的今天,如何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定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在信贷配给原理和无套利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RAROC风险定价模型,对RAKOC定价模型在金融危机时期的实用性展开分析,旨在完善对金融危机时期商业银行RAROC信贷风险定价模型的评估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张涵  李莉  郭彬 《统计与决策》2020,(17):148-152
文章通过利用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四个方面的宏观信息,构建了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宏观套利定价模型,并采用广义矩估计法对模型进行检验,以探究宏观风险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风险是导致股票大幅震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宏观套利定价模型能够很好地分离出宏观风险溢价部分,并解释了股票组合收益波动和股市异象。更重要的是,该模型的解释能力在稳健性方面优于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券市场IPO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证券市场IPO折价率明显高于多数国家,缺乏科学的定价模型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证券市场,发达国家的IPO定价理论并不能在中国证券市场简单地应用.在回顾以往定价理论的基础之上,试图通过对影响IPO定价的诸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建立一个IPO定价模型,并对之进行检验.各项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效果较好,且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国股市IPO折价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股指期货的定价入手,研究了如何衡量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在比较分析市场效率系数和定价效率系数的基础上,认为定价效率系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更加适合用来衡量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然后文章又从期现套利的角度出发,寻找出影响股指期现货定价效率的因素——套利资金规模、融券制度、套利资金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保证金比例等,并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股指期货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据无套利原理对股指期货和股票交易中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差异、存贷款利率差异及保证金等因素影响下的不完美市场,建立股指期货的区间定价模型。一是全面考虑了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中的交易手续费、印花税、佣金等各项交易费用,并将现金股利和保证金参数引入定价模型,提高了定价的准确性;二是直接用比率指标计算股指期货的定价区间,解决了现有模型中绝对指标需要进一步换算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债券的定价是巨灾债券的核心技术及难题。文章从规范学的角度来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金融衍生品的无套利定价方法确定巨灾债券的价格;从实证学角度分析巨灾债券的定价,以利用精算学中的Wang变换和双因素变换模型为定价方法,分析巨灾债券的价格。通过对实际巨灾债券的价格实证分析得到;双因素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实际价差,对单一事件单一期限的巨灾债券,运用双因素模型得到较高的拟合优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下将期货定价理论应用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方法,并对这种定价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国上海资本市场交易数据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适用性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检验:资产的风险和收益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系统风险是否是资产风险的唯一度量;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是否正相关。结果发现:2003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期间,上海资本市场股票组合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与其系统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非系统风险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基本符合标准形式的CAPM。这与国内许多学者对2001年以前中国资本市场CAPM的实证检验结果不太一致。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原生资产波动率在一定区间中变动时,期权以及期权组合价格的最大和最小值模型.首先将此金融问题转化成为随机最优控制问题,然后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得到期权及其组合价格最大和最小值的定价模型并讨论模型性质和解法,最后给出了模型在期权交易市场上的应用,并和Black-sholes公式的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引入投资者心理行为偏好变量维度的投资者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当前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学术热点。文章在分析CMPA及前景理论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消费效用函数将前景理论核心思想引入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并以此构建引入前景理论的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模型的均衡解,以期对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模型的改进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情况,将交易成本、冲击成本、借贷利率不等、融资融券、间断股利发放等因素纳入考虑,对克莱蒙考斯基和李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进行改进,推导出一个不完美市场下适用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的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该模型克服了持有成本定价模型和隐含增长率定价模型假设条件太强的缺陷,在对11份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日收盘价数据的实证后发现,该模型无套利区间定价模型定价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认购权证作为新兴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套利机制是金融产品价格发现和合理定价不可或缺的手段.本文以包钢jtb1认购权证为例,结合认购权证套利基本理论,对实例中认购权证是否具备应用投资策略的条件以及套利机会的出现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并对投资者应该采取的套利策略和实际的套利行为进行了分类探讨,分析了影响与导致这些策略和行为出现的原因,并对投资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神经网络和动态GARCH模型结合,挖掘了价格偏差中的非线性特征,弥补了自回归只能挖掘价格偏差中的线性成分的不足,信息更新的加入使得动态GARCH模型更及时发现波动性的变动,降低了传统静态模型预测的风险.实证表明信息更新NN-GARCH模型的套利框架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有不同的表现,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该框架依然有很好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认股权证的定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认股权证价格的影响因素,运用Black-Scholes的期权定模型,推导出认股权证的定价模型,得到了认股权证的定价模型的几个性质,并探讨了认股权证定价模型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无效的市场里,通过在同一时间里贱买贵卖的,这种无风险的套利活动往往比较成功。但随着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有效,这种无风险的套利活动变得越来越难以存在,或者说这种套利总是存在风险的。随着我国股指期货即将推出,通过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套利也因此成为可能。文章通过构造风险中性组合对如何降低这种套利活动的风险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是介于公司债券与普通股之间的一种混合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者在将来某一时间,选择是否按照一定的转换价格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票的权利.我国发行的可转债一般都具有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和向下修正条款.利用二又树方法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是一种简单、明了的计算方法.文章首先阐释了我国可转换债券研究的逻辑起点,分析了基于二叉树方法的可转债定价模型,文章最后进行了可转债定价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曾慧 《统计教育》2006,(3):38-40
传统的现金流贴现模型,忽略了当前及近期内不产生现金流却具有潜在创造价值的资产的价值,因而难以对保险费进行有效的计量。本文将保险合同视作一份欧式看跌期权合同,而将保险费相应的看作是看跌期权的价值,然后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计量保险费,这将为合理的确定保险费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期货套利交易中,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建仓之后到平仓退出之前这段持有期内如何规避风险。为了从数量上衡量和控制套利交易的风险,文章引入西方现代风险管理方法VaR,对投资者对手中所持有的套利交易资产组合以及单边头寸的风险价值在一段时间内或者每天进行估值和计量,将计算出的风险大小与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加以比较,以此来决定投资额和投资策略,及时调整套利资产组合,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从而达到分散和规避投资风险,尽可能地减少因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