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前的今天,武昌城头的枪声,划破了清王朝统治下的沉重夜幕,宣布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性事件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乃至亚洲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仅限于肯定它在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封建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文化有没有“自主性”呢?就是说,是不是我们自己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们所要的“文化”?我们中国现在的文化是怎么样一种形态的文化呢?我对这个问题是比较困惑的,因为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文化是不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的,是缺乏“自主性”的。换一个说法,就是自从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相对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就决定了中国的文化不能不发生变化。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没有从自身发展成为近代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古代的历史。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说,就是“中西之交,古今之异”。在中国和西方相接触的时候,中国文明或文化代表的…  相似文献   

3.
当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自然地会想起鲁迅。“五四”运动和鲁迅的名字是分不开的。列宁说过:“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伟大的“五四”运动造就了伟大的鲁迅;而鲁迅也在“五四”运动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五四”为标志,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阶段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同样,鲁迅也从辛亥革命时的“精神界之战士”,进而成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下的文化革命的英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文化的维度出发,无论我们辨析出中西文化多少的不同,都无法撼动如今中西文化共享一个全球化“当代”的事实.“普通平常的”文化理解所具有的生活论价值就在于它意味着文化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应归属于每一个普通的个体.文化的话语构成应落实到普通人的平常生活之中.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开展文化研究对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对生活文本的开拓.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次伟大的政治革命,都不可能是单一的,政治尤其与文化的结合十分紧密且相互依存,一次完整意义上的革命运动,理应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辛亥革命运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的研究颇多,相形之下,对其文化形态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考察辛亥革命运动时期的文化形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全面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基于上述认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反封建专制斗争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联合各种反帝爱国力量,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延绵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客观上为“五四”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以及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铺展了道路,准备了力量。辛亥革命是中国由封建专制开始走向民主自由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五四”的重读,就几个有关“五四”的敏感话题发表了看法,对以下观点作了详尽的分析:所谓“五四”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所谓“五四”在文化上的“欧化”倾向严重丧失了“民族主义”的立场;所谓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期的文化失范、价值无序、道德失落等问题是由于“五四”对传统道德的批判过了头;所谓“五四”在社会革命和政治经济关怀方面有所缺失。文章认为,随意抹杀“五四”的历史功绩是一种轻率的、不严肃的态度。如果能以较为客观的态度,将“五四”摆到本世纪文化发展的特殊语境中考察,我们就能看到,本世纪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五四”的开创之功,“五四”所提出的许多文化命题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5,26(1):121-125
近代诗歌是一个特殊历史时代民族感情的记录,它有着独特的情感线索。近代诗歌总体的情感特征是“悲”。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具有不同的情感形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忧”为特点的“悲伤”形态;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主要是以“泪”为特点的“悲怆”形态;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主要是以“血”为特点的“悲壮”形态。这三种情感形态一步步发展,使得近代诗歌感情表达的力度不断增强,最后形成对古典诗歌以“中和”之美为追求的情感模式的突破。古典诗歌美学观念由此走向解体。  相似文献   

9.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使中国文学踏上与世界文学同步的现代化进程。在文学领域,一种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潮,一种从本质内涵,审美特征,到表现形式皆判然有别于封建文化观念和形态的文学新思潮出现了。这是以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与科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为表现特征的现代文学思潮。因其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后,可概称之为“五四”文学思潮。它成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第一束光,照亮了漫漫曲折的历史隧道。 “五四”文学思潮随着文学革命的爆发而崛起,又协同着它的深入而拓展,相辅相成,互为发明,短短几年中扬波激浪,成为一股蔚为壮观的历史潮流。就纵向而言,它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就横向而言,它又是20世纪时代精神在中国的自然衍化。胡适说:“我们的中心理论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活的文学’,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人的文学’。前一个理论是文字工具的革新,后一种是文学内容的革新。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切理论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的结缘由来已久 ,城市影响古代小说 ,古代小说反映城市 ,从唐前至晚清 ,叠合了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的城市映像 ,就不断以各种形态呈现在小说中。而在小说的城市描写中 ,前后不同时期的两个首都或同一时期一个首都、一个陪都所构成的“双城”文化现象 ,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宋前的长安和洛阳、两宋的汴州和杭州、明清的北京和南京 ,乃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描写最多的三对“双城”。本文以“双城”为切入点 ,通过小说文本的历史分析 ,一方面为小说史研究尝试运用一种新的视角 ,同时为当代的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形象的历史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于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不同时空的不同群体曾表达过不同的认识与评价。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清遗民,因其利益受损、与革命党人相异的政治立场及持守旧的政治伦理,故对清王朝的灭亡抱终天之憾,而对革命党的主张和作为,以及民国初年的社会变迁,则坚持否定意见。但他们对清廷覆灭的反思,及对民初乱象的分析,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构成了辛亥革命记忆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李文海 《河北学刊》2012,32(1):34-40
今年是清王朝覆亡一百周年,对于1912年2月清王朝结束这样一个大事件,应当放到一个较长历史时段中去审视事件的前因后果,观察各种现象的相互关联和长远影响,即放到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复兴的全过程中才能得到更深刻的启示.为什么清朝统治者的自救努力终究未有能挽救灭亡命运?主要是其中存在着三大致命的弱点:一是“表不治本”;二是“缓不济急”;三是“势不可为”.清王朝的覆亡是一个朝代的终结,更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终结.中国社会由此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除了表现在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外,最主要的标志是宣告了旧轨的结束和新路的开启.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次伟大转机,它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强烈刺激下,通过语言文字、价值观念、审美形态的种种变革,最终获得了现代性的话语平台。但是,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并不等于西方文化的现代性,文学革命所完成的终极历史使命,也只是“文化”的转型而不是“传统”的否定。这其中就有一个传统文化的去向问题,我们必须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陈海英 《兰州学刊》2006,12(6):66-68
颓废的心理情绪,是“五四”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所决定的一种精神性情绪形态,它较广泛地存在于“五四”文学之中。本文从西方世纪末颓废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审美心理的制约及“五四”特殊历史现实土壤等方面,着重分析了“颓废”在“五四”小说中发生的根源,认为传统文人放浪形骸的没落士大夫情结是“五四”作家接受西方世纪末颓废思潮的传统依据和心理基础,而“五四”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文化转型的特殊历史语境,则是“颓废”心理情绪适宜的生长土壤。  相似文献   

15.
“不承认五四运动便无法了解辛亥革命,也就无法了解中国”。——竹内好《关于五四纪念日》序:日本五四观的起点这个小论的目的在于介绍日本的五四运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试图说明其发展的基本线索。要认识“五四”对于日本人来说是有困难的。按照著名学者竹内好的意见,这是由于“日本近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随着国家形态的嬗变而传承演进.鸦片战争以来,在列强侵凌的逼促下,文学中表现出鲜明的国家话语,辛亥革命以后,更是具备了现代色彩.五四时期,文学中的国家话语并没有因为个性高张而中止,而是随着五四爱国运动以及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等事件的发生,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直接描写历史事件,国家问题的背景化,对中国历史文化与现代国体的认同,同阶级话语、社会话语的交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人格观念初探王兴国一、中国人格观念的起源及其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persona、personality)这个词。中文里的“人格”是到了近代才假道日本而来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的观念。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所确立的文化本作精神是什么?或者说五四精神是什么?人们肯定会回答是“科学”与“民主”。把五四文化精神归纳为“科学”与“民主”,固然是极有道理,不过,在我们看来,这决非五四文化精神的全部。“科学”与“民主”是五四运动的旗帜,但同时也是此前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旗帜。早在戊戌变法前夕,严复就曾揭橥出“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是西方文化的命脉,并进而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要用”的新文化体用现①。因此,“科学”与“民主”尚不足以概括五四文化革新的底蕴。我们认为,五四运动的本质内容是对…  相似文献   

19.
胡适是“五四”文化革命中“首举义旗的急先锋”,自此“暴得大名”,“誉满天下”,却又“谤亦随之”。他后来虽被中国特定的历史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然而作为一个文人学者,他的人生价值及社会意义又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统治的灭亡,并且从此永远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这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它再不是以往那种循环式的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而是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大地上升起了第一面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然而,辛亥革命犹如风驰电掣般地胜利了,又昙花一现似地失败了。对于这次革命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