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照东 《阴山学刊》2005,18(6):76-78
阴山文化是地域广阔、内容丰富的大文化。它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始于50万年前。阴山文化是以草原文化的原生文化为主干,以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在交往融合中实现的文化变异与创新发展为次生文化,以各个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共生文化,三种文化共同组成的复合文化。阴山文化是在时代的发展中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文化。塑造好阴山文化的品牌,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使这一品牌在包头地区细化。  相似文献   

2.
世杰 《阴山学刊》2014,(3):47-47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的阴山地域是我国北部一个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形成了具有远古性、草原性、民族性、融合性特征的阴山文化,是阴山地理生态、生产方式、人文历史、民俗心理的综合。包头师范学院是一所地处阴山核心区域有50年历史的学校,对阴山文化有相当的学术积淀和基础,同时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团队。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挖掘、整理、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我校成立“阴山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是促进阴山文化认同、实现阴山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阴山地域各部门应该积极建设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展开多领域数字化合作和宣传,将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实现生产性保护等,有效促进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实现阴山文化认同,全方位构建阴山文化生态圈,促进阴山地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阴山地域是我国北部一个很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研究阴山文化史要紧紧抓住阴山地域民族融合发展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论述。研究阴山文化史至少有三方面意义:为中国文化史补充新内容,开拓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为多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提供借鉴,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促进阴山地区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5.
李瑛 《阴山学刊》2006,19(3):60-64
阴山文化是阴山区域形成的文化,具有远古性、草原性、民族性、融合性的文化特征,是阴山地理生态、生产方式、人文历史、民俗心理的综合。包头境内具有丰富的阴山文化历史资源,因此包头树立阴山文化的品牌最有优势。阴山文化可以准确揭示包头文化的特点,促进包头先进文化的建设,整合包头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市民素质,为建设文化大市奠定深厚的基础,促进包头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9,22(6):81-84
阴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漠南交通要道和适于牧放的肥沃之地。明朝为了控制这一重要地区,以形成有利于明朝的边地防御态势,与北元及蒙古贵族进行了长期征战。于是,阴山地区随着不同的归属,在不同的时期设置了不同行政建制。明代阴山地区的行政建制是元代阴山地区行政建制的继续和发展,为清代阴山地区盟旗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黎虎 《阴山学刊》2012,(2):63-66
《阴山文化史》是地域性文化史研究中一部值得关注的开拓创新学术著作。本书在学术界第一次以阴山这一特定地域的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阴山文化"这一学术范畴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论述,构建了阴山文化史研究的崭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10,23(1):86-92
系统研究阴山文化首先需要理清阴山文化的文献基础及研究现状。地方史志是研究阴山文化的基础资料,但存在着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研究内蒙古、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草原文化的著作,均包含有大量阴山历史文化的。内容,可列入阴山文化研究的成果之中。探讨阴山某个局部、某个专题、某个方面历史文化的论著近年陆续面世,但缺乏系统性。把阴山文化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课题从整体上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应该说才刚刚起步,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相似文献   

9.
岩画是古代先民描绘或凿刻于山岩之上的图像和符号.阴山地区的岩画是中国古代北方狩猎民族创造的颇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内容、题材多种多样,其中对虎的刻画更具特点.在阴山虎岩画与中国北方草原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虎纹饰牌的对比分析中,可以解决阴山虎岩画的断代问题.阴山虎岩画创作的意义与动机也是岩画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阴山学刊》2009,22(2):1-1
悠久而深厚的阴山文化,吸引学界众多学者对其做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究。本期“阴山文化研究”专栏推出三篇文章,从多角度向读者展示和分析了这一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1.
《阴山学刊》2008,21(5):F0002-F0002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自觉,地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包头地处阴山南麓,历史悠久而内涵厚重的阴山文化成为本地区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刊的“阴山文化研究”专栏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阴山文化的过程中,整合阴山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源,建设相应的特色馆藏,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对于弘扬阴山文化,服务地方经济,传承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宇 《阴山学刊》2008,21(5):47-50
《阴山学刊》的“阴山文化研究”是假借区域文化创设的特色栏目。特色专栏既是客观条件所促成又是主观谋求的结果,“阴山文化研究”获得多种殊荣,与编辑们坚持专栏的持续性、作者队伍的广泛性、审稿用稿的科学性的努力分不开。研究地域文化栏目等论题,具有填补某一专业领域研究的空白、促进本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报的知名度、挖掘保留史料价值服务于当地文化建设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3年冬季,笔者前往狼山北麓乌拉特后旗调查文物之际,有辛在乌拉特后旗旗治所在地赛音乌素镇西南40公里的霍格其,发现古人开采和冶炼铜的遗迹、遗物。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乌拉特后旗的铜矿座落在内蒙古西部狼山(古称阴山)西段北麓霍格其(图示)。铜矿南15公里为狼山北侧山脚。在矿区南的狼山段有几条可通南北的山口。如有临河、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南麓;西南距黄河90公里与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接壤;北为武川县;东为卓资县;西与包头市毗邻。 全市辖六个行政区,即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郊区、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市内人口多数为汲族,其次为蒙古族、回族及满族等少数民族,基本都使用汉语。  相似文献   

16.
“阴山文化研究”专栏为《阴山学刊》1990年正式推出的地方特色栏目,内容涉及在阴山区域形成与延续的岩画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军旅文化、六镇文化、商贸文化、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移民文化、西口文化、二人台文化、晋商文化等。栏目自开办以来,其独具个性和特色的研究引起了中国学术界及海外的广泛关注,所载文章曾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权威文献转摘。为进一步挖掘阴山文化资源,弘扬阴山文化,我刊去年成功承办了首届“阴山文化论坛”,今年还将继续承办第二届。我们努力将“阴山文化研究”打造成精品专栏,现面向全国专家、学者征集…  相似文献   

17.
草原实力派作家孟和撰写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阴山殇》以乌拉特西公旗草原的历史、社会和自然为背景,以权力、暴力、欲望为叙述主线,通过塑造不同阶层人物形象,反映了权力、道德、社会秩序的崩溃以及战乱带来的灾难与恐惧。  相似文献   

18.
草原实力派作家孟和撰写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阴山殇》以乌拉特西公旗草原的历史、社会和自然为背景,以权力、暴力、欲望为叙述主线,通过塑造不同阶层人物形象,反映了权力、道德、社会秩序的崩溃以及战乱带来的灾难与恐惧。  相似文献   

19.
阴山学人     
《阴山学刊》2011,(4):131-F0002
贺字,男,1980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硕士研究生,现任包头师范学院阴山音乐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北方草原音乐研究会会员、内蒙古键盘协会会员、包头音乐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音乐理论教学和阴山音乐文化的研究。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并在包头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2003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6年以7万...  相似文献   

20.
(本刊消息):十一月十九日包头师专党委副书记、校长、《阴山学刊》主编陈寿朋主持会议,就《阴山学刊》如何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进行协商对话。内蒙、包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陈寿朋教授向与会同志通报了上级部门批准《包头师专学报》更名为《阴山学刊》,并从1988年起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情况,并向与会的各界同志约稿,请大家给新生的《阴山学刊》以实际的支持。来我校参加座谈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对《阴山学刊》的公开发行表示祝贺,并一致表示,愿为我区西部第一家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献计献策,共同努力。并对如何办好《阴山学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