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论社会风险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实世界存在广泛的个人风险不平等.在我国,个人风险不平等以及风险分配不公正导致的社会风险冲突,已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安全和发展.风险分配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促进风险分配公正的法律制度,强化政府对风险分配的调节,发挥各种主体的积极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具有累积性和延伸性,因而会引发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公正所针对的主要是不能平等分配的资源或利益的分配问题,其中特别是财富的分配问题。“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人们评价社会是否和谐、是否合理的基本价值尺度,而且它直接关涉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合作、社会稳定和社会效率。如果我们把“社会公正”理解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那么合作、稳定和效率则是和谐社会所应达到的三个基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型群体性事件:一项基于风险冲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伟 《学术界》2012,(4):5-14,265,271
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日益强调和谐社会的建设,传统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减少。但是,社会客观上各种风险的增多和民众主观上对个体安全的日益重视,使得个体安全日益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通过风险生产、转嫁损害而谋取私利的现象,导致了风险分配不公和风险冲突,并日益成为新型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抑制风险生产、促进风险分配相对公正,可以有效缓解风险冲突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判断当前收入分配的公正性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公正观的框架下进行。自由和平等构成历史上社会公正观的两大主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公正观包括程序中的机会均等原则和结果中的基本权利均等原则。通过这两个社会公正的视角,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既不平等也不公正。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机会均等和基本权利均等两个方面多作努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正确的提问方式是平等或不同不平等程度的效率比较,而不应是平等与效率之间的目标冲突。据此,以结果相同的平等或太不平等以及机会相同的公平都是缺乏效率的。这是因为,在社会中任何产品或权利的分配都具有外部性,都会引起不同人群不同程度的嫉妒与不满,从而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合作效率。如果产品或权利的分配能使社会各群体的嫉妒或不满最小化,同时也有不同社会群体嫉妒或不满的相同,这时的社会状态可以定义为实现了社会公正;与此同时,也实现了最大的社会合作效率。这表明建设和谐社会所诉求的不宜是平等和公平,而应当是公正和正义。  相似文献   

6.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公平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现实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有的收入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和受保护的不公平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强调政府的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  相似文献   

7.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现象,马克思和罗尔斯均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式.马克思提出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将生产资料集中在大多数人民手中,从而改变分配方式的社会革命道路.罗尔斯则提出,首先应该保障个人在基本自由和权利上的平等,然后通过收入再分配来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改良道路.此二人对正义的理解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却殊途同归,都是想要通过改变社会底层民众疾苦来创建和谐社会.探讨马克思的公平观和罗尔斯的正义论,对我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芳云  张骐 《齐鲁学刊》2006,1(3):148-152
社会公正是政府行政的价值基础,而机会平等是政府行政公正准则实施的前提。机会平等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社会赋予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最低的基本权利的机会平等;其二,是社会赋予的满足人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较高级的非基本权利的机会平等。政府行政公正制度的建设必须在恪守机会平等理念的前提下,在分配、用人、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实施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行政公正准则,这些准则包括分配领域的按贡献分配和按基本需要分配相结合的准则、用人领域的德才兼备准则、社会保障和教育领域的公正补偿准则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当前社会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也对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一定风险,对党和社会主义政权的政治合法性造成了一定冲击。因而,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成功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平等是一个正义问题,违反正义原则的不平等会引发社会结构的紧张冲突,因此社会系统需要正义原则来调节、以保证社会合作持续稳定。国企工人在弱势阶层位置上经历了2种不平等。一是经济不平等,即工人的实际收入不能充分反映他们创造的价值,工资、奖金的不平等分配没有利于工人;二是政治不平等,不是每个工人都享有平等参与企业治理的机会,民主选举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公正,权利不平等分配对普通工人产生了不利影响。国企工人的经历表明,基本社会制度对收入与权利的分配在个人之间作出了区分,基本社会规范没有使各种对权益的冲突要求之间形成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禄德安 《学术论坛》2007,30(9):38-43
公正是欧洲社会党的基本价值之一,其内涵包括机会平等、分配平等等方面.传统政策实践中,欧洲社会党推行福利国家政策,注重财富分配公正,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带来生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党提出新社会公正观,实行新福利政策,要求社会和个人承担责任.社会党的公正思想和政策实践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再调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社会党的成败得失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但不可盲目照搬.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收入分配的“和谐”。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分层的加剧,分配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由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弱势群体具有经济贫困、社会权利贫困、能力缺乏和思想贫乏等特征,它在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在收入分配等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境遇,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正是衡量和评判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当前最大的不公正是机会的不平等.只有把社会公正作为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一方面,加强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体系的法制建设,促进收入分配的机会公平;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才能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社会正义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主体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使农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就必须在当下的建设及将来的运行过程中遵循社会正义的原则。从我国的实际来看,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社会的不公正和体制的不平等,将农村社会真正纳入社会正义维度,将有助于彻底解决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公正的内涵,认为一个和谐社会的公正必须包含实质平等、自由、社会合作、社会领域非宰制等理念。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分配公平、公正.理应成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选择。而我国在社会政策方面存在的缺失和不足,是与当前社会不和谐状况与政府不过早地重视社会政策,特别是与自身在这方面能力建设欠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加强社会政策能力方面的建设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能否为民众满足其个体安全需要提供有效的条件成为对政治系统合法性提出的严峻挑战。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又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党和政府应在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时,降低民众面临的个体风险并促进社会分配公正,以此来巩固、拓展自身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能否为民众满足其个体安全需要提供有效的条件成为对政治系统合法性提出的严峻挑战。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又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党和政府应在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民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时,降低民众面临的个体风险并促进社会分配公正,以此来巩固、拓展自身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追求社会平等的目标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其致力于改变社会不平等状况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体现了女性主义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模式的全新解读。以女性主义为视角,从公正原则、关怀伦理、公共政策、私人领域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审视,可以开辟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某些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权利平等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萍 《江淮论坛》2008,1(1):21-25
权利作为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肯定与阐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实质性要素.权利平等则是全体社会成员进入国家社会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基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视域里,权利平尊不仅是人格尊严和基本人权的平等,而且是权利资源的分配平等,即机会的平等.通过对弱势群体利益补偿以在最起码的限度上提供新一轮竞争机会均等的逻辑起点即起点上的平等.才能在更公正的意义上实现社会的整体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