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基本上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整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历史辩证法,否认自然辩证法,制造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的神话.为此,试图从揭示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的真实态度入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以回击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否定自然辩证法的论调;同时,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展开反批评,阐述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基本上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整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历史辩证法, 否认自然辩证法,制造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的神话。为此,试图从揭示马克思对自然辩证法的 真实态度入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以回击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否定 自然辩证法的论调;同时,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评,展开反批评, 阐述历史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但是,在西方学术界,一些学者却竭力贬低和抹煞恩格斯的理论贡献,指责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所作的一切都是违背马克思初衷的。然而,事实上,恩格斯不仅同马克思一道揭开了历史之迷,更为重要的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从而完成了马克思的未竟之业。本文力图针对西方学者对晚年恩格斯的不公正评价,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通过比较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来揭示恩格斯晚年在社会历史理论方面的新贡献,以期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的难题.本文认为,该问题是传播史的形象建构的结果.在第二国际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中,形象问题一直是工人政党和理论内部的政治争论的风向标,恩格斯形象的沉浮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的危机.首先是在第二国际时代教条主义与"修正主义"的对垒中,由伯恩斯坦撕裂了恩格嘶的形象;其次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产生了惊人一跃:从"党的首脑"到"教唆犯".由此,恩格斯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内部毁坏的"替罪羊".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只是以公开而赤裸的方式坚持了这一点.同时,由于斯大林主义问题.西方马克思学把"无产阶级世界观"这种描述方式的首倡者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等同起来,试图以马克思的早期文本来阻击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彻底地把恩格斯建构为歪曲马克思思想的"阴谋家".  相似文献   

5.
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作内在的区分,展现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与恩格斯和列宁的看法是"对立"的,只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辨认这种误读,应当澄清的事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歪曲了马克思的物质观,只有恩格斯与列宁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物质观的发展.以此为鉴,应当提出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童小溪 《学术界》2007,10(6):36-45
辩证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而绝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否认和拒绝辩证唯物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集中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即西方社会运动高涨、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问题开始暴露的时刻.这些批判,大多在不同程度上质疑恩格斯对马克思思想的整理和总结,认为恩格斯不适当地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普遍化地应用到自然界,以运动规律取代矛盾规律,从而实质上歪曲和否定了马克思有关异化、矛盾、实践、主体等基本论述.本文不对孰是孰非作任何断言,而是简要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批判的历程和论点.  相似文献   

7.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柴焰 《兰州学刊》2012,(8):17-20
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在新著《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Why Marx Was Right)中驳斥了十种对马克思主义的非难,力图还原马克思及恩格斯两位思想家的真实面目,认为普遍的政治无力感是让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失去大众信任的主要原因,站在"不是马克思过时了,而是资本主义过时了"的立场为马克思主义辩护,对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给予了正名。  相似文献   

9.
一、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课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无法回避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但马克思、恩格斯毕竟不是同一个人,并不长有同一个思维的大脑,他们是两个独立的思维主体.这一事实必然地产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问题:第一,他们两人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地位问题.第二,不论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中的地位如何,都会产生理解、解释者与被理解、被解释者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在西方,从二十年代始,在对恩格斯的非难中就指责他不重视人,只重视自然界.指责恩格斯把辩证法扩展到自然界是“对辩证法的误解”.这种曲解成为以后资产阶级学者加以发挥的中心议题.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这种观点进一步得到发展.近十几年来,达到了新的高潮.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竟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作为他们的研究课题.1972年,西德出版了一套比较百科全书,名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与西方社会》,其中写有恩格斯的专章,论述恩格斯同马克思的对立.1975年,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本得尔出版了《对马克思的背叛》一书,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的哲学观点称作是“对马克思的背叛”.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对此,列宁曾作过这样的说明:“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需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当前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研究中,西方一些学者特别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者违背列宁的科学论断,竭力歪曲和贬低恩格斯的作用,给他扣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例如说恩格斯的哲学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相似文献   

12.
西方实证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两大流派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逐渐成为争论的焦点。当前国内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争论并没有超越这一范围。因此,围绕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历史论争及其解决成为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当前最要紧的是弄清:1.西方学界是在什么意义上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2.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马克思是否同意自然辩证法?4.自然辩证法是科学还是哲学?  相似文献   

13.
对于人的认识,这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课题。但作为对人的问题的科学探讨,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对人的认识,而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把对人的认识推向深入。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主题的历史转变及其当代人学主题的确立作一粗浅的探析。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主题的转变轨迹我们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人学,而且也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比如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人学。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某些理论观点上,战略策略上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着诸多不同,甚至在理论表述上有着重大的错误。但是,它是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理论是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与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称 ,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方案至今未变成现实。 2 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 ,是在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展起来的。中国在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相似文献   

15.
郑庆林 《江淮论坛》2004,19(5):67-71
用“马克思哲学”充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者,把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看作是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异质的、对立的,从而把恩格斯的哲学著作排除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是有害的。无论是从两人的哲学分工看,还是从两人在哲学著述上的密切合作、相互赞同看,都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创始人,两人的哲学基本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把恩格斯的哲学著作排除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就会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立者。恩格斯与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另一方面,恩格斯又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理解者。作为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关系,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哲学理论上既有基本一致的地方,也会有所差别,不能简单地把恩格斯看作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时,具有不同的视野,马克思从对思维和存在现实关系的理解方式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而恩格斯主要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揭示这种差别,不应是导致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论,而应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卢昌军 《江汉论坛》2007,3(8):69-73
本文通过对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上的思想的同异比较分析,指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是劳动价值论的坚持者、捍卫者和发展者,但在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具体深层次问题上,尤其在共产主义与劳动的关系这一涉及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问题上,恩格斯的观点明显不同于马克思的看法.实事求是地指出并分析恩格斯与马克思二人在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上的思想分歧,不是制造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对立",而是要从理论渊源上弄清马克思主义体系中一些重大基本原理的准确内涵,解决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更好地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恩差异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嫱嫱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205-208,F0003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前后,对他们思想的歪曲始终不断,由此形成了各种关于马恩关系问题的观点,其中包括"马恩差异论"。"马恩差异论"起初是由怀疑、敌视、反对马克思主义者引起,此后,在西方,随着"马克思学"的兴起,"马恩一致论"开始转向"马恩差异论"。国内坚持"马恩差异论"的学者不多,大部分还是坚持"马恩一致论"。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阅历和气质、志趣和特长、思维方式和研究的侧重面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共同性则是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方面,他们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对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应当在坚持差异基础上的一致,反对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完全否定恩格斯的历史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5):33-39
欲把"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引向深入,以达成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目的,确立"问题"研究的"主体自觉"和"方法论自觉"至为重要。为此,必须对这样的问题作出细致而深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还是"唯有马克思而没有恩格斯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以"诚"以"信"以"敬"还是"主观化""庸俗化"?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还是"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我们的"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的"?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赵守智意识形态理论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议颇大的一个问题.西方学者称“意识形态”一词是一种“虚幻的”、“颠倒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种意识形态。前苏联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在否定意义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