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西族古文字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文字的创始 纳西族约有三十万人,分布在沿金沙江上游的东西地带,江东的宁蒗、盐源、盐边、木里和江西的丽江、中甸、维西、永胜等县,都有纳西人居住。其中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是主要聚居区,有十八万人。纳西族古文字就流行于以丽江为中心的金沙江以西各县的纳西族地区。 纳西文字有两种,一为象形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文字符号,属于表意的原始象形文字,纳西语意为木石之痕迹,说明这种文  相似文献   

2.
纳西族居住、生活的云南丽江一带,自古盛行“三朵节”的风俗。(详见本刊本期《“三朵节”的由来》)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中甸白地“白水台”表演歌舞、赛马、进行野炊、丽江坝子有妇女“见丹节”、“牧童会”等活动。纳西族人民家家户户盛装前往,热闹非凡。这一风俗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  相似文献   

3.
丽江纳西民众的藏传佛教信仰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元代,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基本无影响.在明代尤其在清初以后,藏传佛教在丽江得到较快的发展.至清乾隆年间,藏传佛教在丽江纳西族中仍有着很大影响.而其在近现代逐渐衰落,主要与木氏土司统治的终结、多元宗教的传入和汉文化的影响有关.近年来,藏传佛教在丽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段红云 《学术探索》2004,(9):107-111
纳西族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丽江木氏作为统治丽江近五百年的纳西民族上层势力,对纳西族社会政治、经济、习俗、文化等的发展变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云南众多土司当中,也具有代表性。作者对元代以前丽江木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木氏不断崛起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木氏崛起对纳西社会变迁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资源进行了阐述,对纳西族文化独特的价值、主要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述,肯定了50多年来纳西族文化工作的成绩,并对如何保护纳西族东巴文化的措施、开发的办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发掘和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室已于今年五月在丽江地区成立。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东巴教徒用象形文字撰写的东巴经典和文献,内容宏富,历史久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中甸县三坝公社白地村是著名的东巴教圣地,相传其教祖丁巴什罗在此修行授徒,当地有明代嘉靖甲寅年(1554)丽江土知府木高的摩崖诗,称“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据此推断,丁巴什罗应是距今八百多年的北宋  相似文献   

7.
丽江地区是我国有名的旅游景区和汉文化、藏文化、纳西文化等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多元文化区 ,其中纳西族东巴文化遐迩闻名。本文从丽江实际出发 ,如何充分利用地区人文景观条件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 ,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出了积极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忠于中央王朝 ,以维护滇西北的安宁与稳定为己任 ,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 ,开采金银矿 ,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 ,丽江木氏土司对宗教采取兼收并蓄政策 ,从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方面 ,并对以纳西族为主的丽江地区多元化宗教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被西方藏学权威、东方学家杜齐( C.Tucci--意大利罗马东方学研究所所长)称之为“伟大的学者”--洛克博士,从 1922年至 1949年长期留居丽江,数十年锲而不舍地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地理、生态、纳西族历史、宗教、东巴文化进行卓有成效的、影响深远的研究,致使一批又一批东西方学者,步其后尘,潜心对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东巴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与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一批又一批全世界学人刮目相看的学术成果,对促进中西方文化学术交流与影响,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与文明,都作出了不可泯灭的历史贡献。近些年来,国际上出现的“纳西文化研究热”,可视为是国际文化界在洛克开创的“纳西学”基础上,在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内进行更新的探索的一种开端。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老东巴文化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一股股东巴文化热、丽江探访和旅游热,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崛起与升温,所有这一切,寻根溯源,可以说都与往昔洛克博士传播古老的纳西东巴文化及深远影响密不可分。洛克博士被誉为“纳西学奠基者”和“东巴文化研究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祭祀仪礼田野考察的研究报告.作者在对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和四川美姑彝族毕摩深度访谈基础上,实地观察东巴和毕摩主持的祭祀仪礼,探讨纳西族东巴教和彝族毕摩教的仪礼传统.作者详细记录了东巴和毕摩送葬仪礼的仪程,并对仪礼蕴涵的宗教意义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近五十年来,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的中外学者认为,纳西族象形文字自北向南发展,其分布和传播可表述为:无文字地区(木里、永宁、盐源等地)→有象形文字(若喀地区、北地地区)→有象形文字和标音文字地区(丽江县南山区、维西县鲁甸区)。本文根据考古新发现和实地调查材料,对木里、丽江两地区的象形文字作了比较研究,认为中外学者的木里地区无象形文字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纳西象形文字的使用范围应该扩大到金沙江上游的木里、永宁等地,其传播可能是由南而北。  相似文献   

12.
纳西族的手工造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云南丽江的大具乡、大研镇和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纳西族手工造纸工艺进行的实地调查,认为纳西族的手工造纸既受到西藏固定式纸帘造纸方法的影响,也受到中国内地常见的活动式纸帘造纸方法的影响,这种造纸方法除与西藏接近的云南迪庆以外,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未见。因此,纳西族手工造纸在中国造纸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和木增友好交往述论李近春明崇祯末年,在汉族和纳西族文化交流史上,有个被纳西人至今称道不忘的重要事件,那就是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滇到鸡足山和丽江时,同纳西族的诗人、作家、隐退的土知府木增有过极其友好真挚的交往。其起因是徐霞客西游前,陈眉公先写信...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纳西族也有与汉族相似的阴阳观,有其土生土长的演进历史。作者从纳西象形文字“卢”“色”的原始造字、读音、翻译与排列等方面考查了“卢”“色”二字的来源,认为二字最初是取自于客观自然界的实物实象,按照纳西族先民男女特殊头饰和席地而坐的习俗创造出来的。“卢”“色”最初是世间的一男一女,两个俗人,是纳西族原始先民的始祖,后来被当作“神”来崇拜,则是由对“卢”、“色”这对原始祖先的崇拜而演变来的。古代纳西族从对男女和公母的现象直观,然后经过对原材料的思维类比、综合、整理、概括和抽象出阴阳观念,反映了纳西族是一个善于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民族。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一带,聚居着六千多纳西族人。解放前,这部分纳西族以农业生产为主,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早已进入犁耕。手工业尚未脱离农业。商品经济已有某些发展。元代初叶,中央王朝在这里建立了土司制度,封建土司成为当地一切土地山川的所有者。社会上早已产生阶级分化,全体成员被分为“司沛”(意为官家、贵族)、“责卡”(意为百姓)、“俄”(又称“俾子”,有奴婢之意)三个等级。可是,  相似文献   

16.
郝士艳  和颖 《学术探索》2013,(9):102-105
“化寅”是丽江纳西族社会特有的非常普及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的变迁中,它由最初所扮演的经济互助的角色,逐步演化为有着多种功能的社会关系网络,其内含的文化合理性(和谐合理性、交往合理性、工具合理性、目的合理性)是“化蛮”得以经久不衰的内在原因,这些合理性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归纳总结学术界探讨纳西族族源和形成的众多观点的基础上,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献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纳西族是与南下的古羌人联系密切的夷人族系——旄牛夷、白狼夷的主要成员,其先民是莋都夷,可能还吸收了以丽江人为代表的土著成员。纳西族大约形成于汉晋至唐朝阶段,活动范围在今川西至木里一带。  相似文献   

18.
~~“纳西文化学年”和“纳西族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展览在美国@杨福泉  相似文献   

19.
东巴神话是纳西族的书面神话。它用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记载于纳西族东巴教经典之中。其内容宏富、神灵体系严整,堪称中华神话宝库的瑰宝。无疑,东巴神话产生于纳西族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及纳西族先民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它所反映的是纳西族先民的生活趣味、生产活动,以及自然观、社会观、审美观。但是,东巴神话在其成长、发展时期也先后饱受过印度文化、藏族文化、中原文化的浸润。所以,东巴神话并非单质的、与其他民族绝缘的文化现象,纳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开放性在其中得到显著的表现。在众多的外…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纳藏文化交流研究是纳西学和藏学两种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公元8世纪开始,大量的苯教徒迁居于丽江一带,使纳西族文化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历史上,藏族和纳西族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但苯教与东巴教关系研究的藏学学者相对较少。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宽藏学研究领域和了解我国民族文化互动研究现状,系统梳理和总结纳藏文化交流研究也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