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铁车站地面出入口广场不仅是城市交通节点,而且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利用修建地铁的契机,积极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空间环境。针对地铁3号车站出入口广场的特殊区域位置,对潜在的功能和使用者的要求进行综合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人性化设计需要着重考虑的几点要素。  相似文献   

2.
地铁具有高速、安全、准时和载客量大的特点,是现代城市解决交通拥塞最有效的手段.地铁车站及沿线分布着众多各类机电设备,他们为地铁的安全运营和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提供了保证,但由于车站设备种类和数量众多,分布广,控制要求复杂,加之地下环境恶劣,因此需要用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分层分布监控系统.它由集成在其中的专业自动化子系统构成;同时与独立运行的专业系统互联并进行信息交互而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信息共享平台,且可通过优化控制实现地铁的安全高效运行,对地铁的服务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为有效解决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问题,繁忙路口地铁车站自然首选暗挖法施工。暗挖中洞法是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针对首次应用暗挖中洞法施工的磁器口车站,着重介绍了三拱两柱地铁车站暗挖中洞法的施工原理、施工步序、施工方法及钢管柱施工要领。  相似文献   

4.
结合长沙地铁2号线橘子洲车站防水设计与施工,对车站围护结构、车站主体、关键部位等方面的防水处理进行相应的阐述和分析,较系统地介绍了地处江心洲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装配式地铁车站在不同方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以长春某装配式地铁车站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分别对比分析了装配式和现浇式2种地铁车站在水平、竖向以及水平-竖向耦合人工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装配式车站较现浇式车站具有更强的竖向抗震性能,但其水平向抗震性能相对较弱;不同方向的波在叠加时会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装配式车站在"抵消"作用下表现得更为稳定;装配式地铁车站整体满足相关抗震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发要素是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城市舒适性是现阶段影响研发要素选址的重要因素。在深入考察城市舒适性差异引致研发要素流动,进而影响区域创新质量空间收敛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8年中国大陆243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和空间动态β收敛分析技术,实证检验城市舒适性、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创新质量空间收敛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创新质量在地区间呈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此作用下,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舒适性能够通过影响研发人员的流向进而促进区域创新质量的空间收敛,而城市舒适性通过影响研发资本流向进而促进区域创新质量空间收敛的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6,(11):64-64
4月20日,南京地铁总公司首次公开地铁二号线工程进度计划.其中地铁城中段6个车站从5月1日起动工。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8,(4)
走下地铁,只见中环车站人潮汹涌,是名副其实的"潮",一波复一波,一涛叠一涛。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地铁里香港因为开始得晚,反而后来居上,做得非常壮观利落。但车站也的确大,搞不好明明要走出去的却偏偏会走回来。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是一种文化以及文明的延伸,地铁为小说提供了创作灵感与想象空间。中国本土小说将“地铁”作为一种重要意象是近几年地铁建设呈现出跃进式发展才引起关注的,其中以韩松的《地铁》、常聪的《寻找地铁出口》为代表的本土地铁小说,通过个体对存在本身独特的思考去关注哪些为社会主体现实所忽略了的存在,揭示了地下空间与人的生存及人性与地下性的关系,成为引领地铁小说书写的先锋.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突发火灾后相关应急部门往往因为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灾害信息进行资源分配,从而造成严重损失,精准研判火灾信息与应急部门相关性,有助于为火灾应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本文基于动态情景构建,建立地铁车站火灾预案和应急联动两个阶段的火灾信息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进行多轮专家访谈,使用Nvivo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确定相关性、可用性、质量、权威性4个相关性判断标准以及8个二级相关性标准,利用C-OWA算子方法得到灾害信息指标在二级相关性判断标准下的数值,结合多标准相关性排序方法计算地铁车站突发火灾信息相关性。根据应急部门与火灾信息相关性排序结果得出,人员伤亡情况是各个部门的首要关注信息,环境、设备和衍生灾害等信息与各部门职责联系密切,由此为地铁车站突发火灾各应急部门进行联动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应用空间句法研究的核心成果——"组构"的基本理念和分析工具,以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空间整体感和秩序性的营造方法、空间社会文化信息的体现方式、历史街区价值最大化的空间性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对典型空间形态的深层次解读。在呼应该领域核心问题的同时,使对空间的认知和探讨不仅深入到结构关系的思考层面,而且扩展到与更大范围背景空间的互动关系之中,从而引发对时下设计潮流的反思,促进积极的城市更新策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弹性是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将其视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众多的心理弹性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机制作出了理论上的描述.这不仅使我们看到心理弹性,在促进个体健康快乐成长以及人类潜能开发方面具有的重大意义,而且研究者不同的研究思路和角度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创造了空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的分析,研究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生态因素及生态影响。研究表明:侗族总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使得民居建筑在数量、形态和功能需求上产生变化;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变化使得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由此导致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而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对民居的生态系统影响则表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危险和对民居社会生态系统中"款"组织形态这一核心因子的破坏。二者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文学巨匠,?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其最成功的作品。小说讲述了哈克帮助逃奴吉姆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之后获得自由的历险故事。小说以哈克所漂流的汹涌奔腾的密西西比河流为空间主线,通过场所的不断更迭,阐释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来回游走的儿童故事。本文借助空间叙事理论,尝试从地志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空间叙事特点,以此探讨哈克在空间的逃逸中如何通过精神世界的重新构建获取自我认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逃逸的主题,为这部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作为自先锋文学开始就为文坛所瞩目的作家,苏童与毕飞宇虽分属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文学阶段,但两者在诸多方面的共同之处,决定了他们可以作为考察自先锋文学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代表作家。在考察两者生存空间与创作历程之后,如何介入历史叙事、展现创作技巧和写作题材,以及适应为时代而进行写作的转变,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产生了证诸文学历史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位于填海区域,场地分布较厚的海积淤泥,具触变性、流变性和不均匀性,深基坑施工时空效应明显。以前海湾站施工为例,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开挖及支撑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卸载变形规律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对前海湾站深基坑的时空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前海湾站软土深基坑开挖作业工序的优化对策,可为类似的海积软土地层深基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呼兰河传》的空间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空间形式的创造对于传统小说诗学的突破。作为一部典型的空间形式小说,其主旨并非“追寻失去的时间”;分析了整一的空间情境、并置的空间结构、时间流动的中止是其空间形式建构的主要体现,并因此使得《呼兰河传》具有了现代品格,最终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南方民族先民树立的体现自己愿望的神灵形象,不仅寄托着人们支配自然的愿望,也担负着社会的责任,担负着对内凝聚族群意志,对外确立族群地位的功能。因而,人们所创造的关于这些神灵的神话,不仅叙述了他们如何开天辟地,如何战胜灾害性天气,如何确立族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也叙述了他们对族群社会结构,对族群成员行为的规范,以及如何确立自己族群在各族群之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产业 ,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已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出于对解读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社会需求的回应 ,当前国际上有关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与制造业集聚的比较 ;集聚的空间分布 ,包括服务业整体和分部门分布 ; 集聚的成因 ,如集体学习过程、社会因素以及共同集聚等 ;集聚的效应。这些研究为我国通过调整空间结构和促进服务业集聚 ,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另一方面 ,如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构建适应于服务业集聚研究的分析框架 ,如何进行服务业集聚度的测算 ,以及如何推进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等问题将成为今后亟须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电台热线谈话节目主持人是广播传媒连接听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与听众实现交流互动的最佳拍档。电台热线节目主持人的一"听"一"说",既可以成为听众的良师益友,也可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是电台热线节目主持人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也是在传媒激烈竞争中,广播媒体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抓住的关键环节。怎样倾听,如何表达是电台热线节目主持人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