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社会心理学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心理学自1979年重建以来,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这十年是它复苏的十年,也是它迅速发展的十年,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
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几乎同时出版了各自撰写的社会心理学教本,并因此成为社会心理学学科诞生的标志。1929年,加德纳·墨菲在《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一书中由此回溯,找出了形成社会心理学的两种主要的理论渊源,并进而划定了两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墨菲写道:“当社会心理学形成时,它趋向于分为两枝,一枝是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社会情境中的个人,一枝是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团体生活”。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人主性是社会管理一个重要的特征,所以对社会的管理也就可以看成是对人的管理,而深入研究人的心理能更有利的促进对人、对社会的管理。本文首先对于社会管理的含义和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社会心理学的含义进行界定;其次,分析社会心理学中的几种理论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总结社会心理学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本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近来引起大陆社会心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现象入手,阐明了其概念内涵及形成原因;接着,文章就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作者认为,那种以为“只要是本土的就一定能够成为全球的”的观点是片面的,较为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本土化有赖于全球化,而全球化同样有赖于成功的本土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提出了下述五方面的看法:(1)本土化需要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与改造,但本土化不意味着拒斥“全球化”;(2)本土化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但本土化不等于传统化;(3)本土化需要向先行一步的台港社会心理学借鉴经验与教训,但本土化不等于台港化;(4)本土化需要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现实,但本土化要坚决避免非学科化;(5)本土化的最终目标不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而是参与甚而影响世界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使中国的社会心理学能够成为世界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从1908年算起,不过七十八个年头。至于我国社会心理学,三十年代曾有孙本文等学者的精心研究,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黎明时期;解放以后,它一直没有被承认过。1982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社会心理学历史元年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特征: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入手,深入分析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根源。作者指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在使社会心理学摆脱思辨模式、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过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也由此埋下了其日后危机的种子。实证主义造成了对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过分崇拜和对理论研究和理论综合的极端轻视;实验主义割裂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同现实社会的联系,并造成了价值中立的假象;个体主义混淆了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加剧了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内部分裂。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以上述三大特征为标志的旧的社会心理学范式的危机,可能正预示着社会心理学的新范式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行为中“需要”、“动机”等心理现象的研究,为思想工作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本文就社会心理学如何在思想工作中积极、有效地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剖析,认为这种提法,要求过严,标准过高,周期过长,存在着脱离青少年身心发展实际情况的倾向。而青少年个性社会化的发展有利于青少年既具有独特个性,又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需要。因此,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青少年教育观,应是青少年全面发展与个性社会化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沙莲香同志的文章:《二次战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我国社会心理学建设》(载《社会学研究》1986年6期)阅后,感到文中有关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美国社会的关系,及如何看待我国的社会心理学的过去问题上,有些不同看法。在此提出来讨论。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高峰年代:30年代和60年代,而这两个年代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盛季。美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心理学九十年代前期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大量社会心理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大陆社会心理学在90年代前5年的发展。其中包括:专著、教科书的出版与论文、研究报告等的发表,新研究、教学机构的建立和研究队伍的扩大,研究课题与内容的重点、特点、出发点及变化趋势,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莫斯科维奇的社会表征研究与其重要著作《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社会表征理论是在介于社会学、心理学与人类学的交叉视角下,关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社会知识的建构、转换和现实问题的社会心理学范式。本文探讨了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理论的含义与起源,试图说明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形成渊源,以及其核心的基本概念——锚定、具化与基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理论的评介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传播的兴起与发展,让个体分享了社会的话语权,社会个体可以自由的表达,形成即时性的互动传播。自媒体的社会化特征不断强化,在这个新兴的舆论场中,自媒体传播对于类人际传播模式的回归,将传播中的“把关人”解构,信息呈多元特征,传播效果难以预估。在这一情景下,对于信息思想性的把握能够更好的透析这一变革。本文就社会心理学视角对于这一传播现象进行观察,对自媒体传播中个体认知进行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时隔近20年之后,《话语与社会心理学》(以下简称《话语》)一书从英伦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一方面见证了其自身的价值,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社会科学界吸纳西方学术进展的工作尚任重道远。面对类似的著述不断传入中国,我们有一种深切的矛盾心绪。在社会心理学三个世界的划分中(杨国枢,1993),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引入这些著述,不断强化着我们“第三世界”的地位,这让我们心有不甘;然而,一旦接触这些新的著述,其中所蕴含的新视野和广泛充实的内涵又不能不让我们有种危机感,进而迫使我们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吸收工作。作为一本近20年来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二期社会心理学进修班于1986年3月17日在中山大学开学。这个进修班学制半年,来自全国30多个高校的32名教师,在此接受系统的社会心理学训练。这个进修班由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举办,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何肇发教授、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美国波士顿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陈郁立博士担任导师,邀请美国匹兹堡大学功勋教授杨庆堃博士、社会学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房价、高竞争的影响,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焦虑,特别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随时可以听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现在不激娃,十年后孩子将恨你”。孩子因父母的过度激励而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新闻也不断涌现,孩子因家长的过度激励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因社会、孩子、学校的压力变得更加焦虑,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需要、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心理学界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重视。作为它的一个分支学科,鲜为人知的宗教心理学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宗教现象进行深入的和比较的研究后发现,宗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群众性和长期性的社会历史现象。把宗教作为科学研究对象,人们既可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社会适应与社会不适应为切入点,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结合“80后”产生的社会背景,对部分“80后”心理品质进行了逻辑演绎和事实分析。文章从“80后”、“80后现象”引入,联系有关社会分工、分化、异质性理论,着重分析了部分“80后”的社会适应与社会不适应问题及表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失业、下岗、待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及各级政府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在我国,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将长期存在,就社会来讲,它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是否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每个人应该如何面对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女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沙莲香教授。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最近几年来,大陆心理学界流行争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应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在目前中国社会心理学正在寻找发展方向之际,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本当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大家对这个名词到底代表什么意义还不能取得一致的看法,以致使赞成及不赞成的两方常常在争得面红耳赤之后,才发现原来彼此观点相当一致,只是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聊天成瘾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它给人们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对一些上网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使其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网络沉溺。本文针对青少年上网者中较常发生的聊天成瘾现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