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人悲秋,自古而然,但开先河者则是战国后期楚国的大辞赋家宋玉。虽然,《礼记·饮酒义》中有“秋为之含悲也”,“秋之为言愁也”之说,《诗经》和屈骚也将忧思、悲愁与秋景结合起来写,但是,《礼记》意在说明人对秋季的气候感受,《诗经》仅仅是以秋的音响和景物作抒情起“兴”的借用物而已,而屈骚点明“悲秋风之动容”,则在表现秋风对人的情感刺激。直到宋玉《九辩》,中国文人才开始自觉吟起深沉哀婉的悲秋咏叹调。“悲哉,秋之为气也!”由宋玉的一声哀叹,便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经二千年而不息的巨大回声。正如陈继儒所评:“秋气可悲,想古闷如也;自玉一为指破,遂开千古怨端。”于是,“凡与秋可联系着之物态人事,莫非‘蹙’而成‘悲’,纷至沓来,汇合一‘涂’,写秋而悲即同气一体。”经过历代文人对悲秋主题的扩展与积淀,尤其是在抒情文学中,它成为文人士大夫对社会和人生慨叹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瞿明刚 《船山学刊》2008,(4):156-158
长江三峡是悲秋的文学主题和时间悲情的原发地、多发地、绝响地。宋玉的《九辩》以心物同构模式和社会、人生、自然的巨大悲剧内涵开启悲秋的主题和传统,宋玉也成为真正的“言秋之祖”,“宋玉悲秋”也成为重要的文学典故。长江三峡的悲秋主题在汉魏六朝即已扩为宏响,至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和《登高》而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3.
"诗圣"杜甫与"悲秋之祖"宋玉精神相通,宋玉的代表作《九辩》开创了寓悲情于秋景的全新境界,杜甫的七律组诗《秋兴》八首从意象、意境及精神境界对宋玉的《九辩》都有全面的承继与发展,由此而成为唐诗悲秋主题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唐诗悲秋主题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兼容并包的好学精神,也彰显了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汉语大字典·糸部》“约”字下的第18个义项“穷困”所引《楚辞·九辩》中的书证为误引。《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秋。”此例中的“约”应为“弱”义,《汉语大字典》释为“穷困”,误。据前后语境来看,“萎约”承上文的“芳蔼之方壮”。植物芳菲繁茂,茁壮成长,与屆原身体疲弱,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汤炳正等先生《楚辞今注》将此句中的“萎约”释为“身体疲病”,无疑是正确的。“约”之“弱”义先秦甚为常见。《荀子·宥坐》:“绰约微达,似察。”杨惊注:“约.弱也。”《汉语大字典》之所以会误释此例之“约”,当是误…  相似文献   

5.
论宋词的感伤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学中写感伤,古已有之,并非来人的发明。《诗经》就有《采蔽》写戌卒羁愁,州e兮》写思妇闺怨等。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但他只是以“怨”作为诗的四个功能之一,并没有说非0怨”不可。宋玉的《九辩》则写贫士失意的悲怨:“坎摸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开后世怀才不遇的感伤诗的先河;而他在诗中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更成为中国诗歌“悲秋”的老祖宗,故有“宋玉悲秋”这句熟语。但从总的来说,汉代诗写感伤并未成为风气。《汉书·艺文志》说:“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仍然是哀、乐并提的。至…  相似文献   

6.
<正> 屈原的《九歌》是一组“情致缥缈”的祭祀歌。但《九歌》之名并非屈原始,而有着悠久的历史。《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都是说《九歌》在夏代以前就有了,是夏启从天上取下来的,能演奏,用以乐神的歌曲。《楚辞·九歌》是否就是夏以前的  相似文献   

7.
<正>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不少问题仍有争论。我仅就《九歌》研究中的问题谈点看法。《九歌》是什么性质的作品?这是讨论《九歌》的出发点。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他还在《天问》中写道;“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由此可知,《九歌》应该是古代乐歌的名称。所谓乐歌,也就是  相似文献   

8.
赵振波同志《“悲秋”新探》(载《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收入“人大复印资料”J2专题1988年第6期)一文,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史中“悲秋”现象的发生原因,不乏卓见。但该文将悲秋的发生与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现象混为一谈,忽视了两者间质的区别,未免过于简单化了,笔者未敢苟同。《新探》一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悲秋在西周、春秋时期的“发生”,即一,秋主  相似文献   

9.
庄亮亮 《人文杂志》2023,(4):110-117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辨体的重要理论渊薮之一。此外,祝尧对《古赋辩体》的理论构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继承朱熹的“三义”分析法,并在朱熹文艺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到“六义”分析;二是祝尧意识到“六义”分析法对赋体解读上的不足,因此在辩证“诗”“骚”关系确立“楚骚”正统性的途径下,援骚入赋。  相似文献   

10.
重评《九辩》陈桐生(汕头大学中文系)宋玉的《九辩》在楚辞发展史中是继《离骚》之后又一篇光辉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对《九辩》的价值,历来人们认为主要体现在抒发落拓不平情感。揭露社会黑暗和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些方面。如果单从《九辩》的诗句来看,这些说法确实是...  相似文献   

11.
《九歌》既为“九”“歌”,何故是十一篇呢?这个问题历来令人感到费解而不易辩清。要搞清这个问题,先得解决“九”的概念及其在《九歌》中的含义。“九”,这是中国古代颇具神秘性的一个数字。清代学者汪中对“九”曾撰写过专文,曰:《释三九》,文章中专门论述了“九”的性质与功用,特别指出了“九”的特性——具有虚指多数的功能:“凡一、二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应该肯定,汪中的论述是正确的,他道出了中国古代在数字运用上的习惯及特点。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史上,屈宋向来并称。宋玉以其杰出的艺术天才踵武屈原,仿《离骚》而作《九辩》,并在赋体文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启秦汉以后文人文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3.
一笔者曾就悲秋意识的源流和内涵作过初步论述,认为:“悲秋意识是构成中国古代文人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层面.与偏重于社会政治领域的忧患意识不尽相同,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体紧相关联.悲秋意识的核心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人心中引起的深刻颖悟,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忧恐、悲叹、把握和思考。质言之,悲秋意识即包含了深刻的时间观念的生命意识,在它的背后,深隐着中国古代文人亲和自然、肯定自我、重视生命的价值定向。”①纵观漫  相似文献   

14.
《人文杂志》1986年第三期发表了周嘉向同志为刘邦“平反”的文章,题为“为刘邦辩一言——读《史记·项羽本纪》”(以下简称《辩》)。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时代问题,几十年来在文学史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已成定论.本文对这种观点的依据重新考察辩析,提出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应在东汉初年.当代研究者多引钟嵘《诗品序》中一段话为主论依据.其实钟嵘并没有文人五言诗到班固时代而不成熟的看法,他说班固《咏史诗》“质木无文”是他对班固诗风的批评,并不涉及五言诗是否成熟的问题.班固的《咏史诗》从用的、内容表现、体裁方面看实际已很熟练.其写的“质本无文”,与他的文学观念有关.本文认为.要探讨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问题关键在于弄清西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屈原学专用名词术语汇释(骚、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平楚 《云梦学刊》2002,23(2):14-15
三、骚:《离骚》、骚体诗、骚体赋、《离骚经》。四、九:《九歌》、《九章》、《九辩》。  相似文献   

17.
屈原作品(简称屈骚)问世以后,影响所至,不仅同时代的宋玉、唐勒、景差等相率模仿,创作出一批骚体诗,使其与屈骚一起被后世统称为“楚辞”,而且这种影响波及两汉,使两汉文坛辞赋风靡。这里,在追溯和探讨屈骚对汉代文学影响时,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赋的产生与兴盛,却忽略了汉代诗坛上曾经一度兴盛的文人诗——极度模拟屈骚而生的拟骚诗。一方面,两汉文坛上诗歌创作是不景气的,除了乐府民歌外,文人诗无论数量与质量均不甚高,这同文人们由于社会因素影响而大量创制赋有密切关系;另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拟骚诗的创作并不寂寞,至少从现存资料可知,当时一批较有影响的文人大多都有作品问世,计如:贾谊《惜誓》、淮南子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王  相似文献   

18.
“鸡三足”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国时期有一派学人,专门喜欢推敲事物名称和实际如何相当,得出了许许多多有悖常识的论题,惊世骇俗,日与人辩;因而被称为“察士”与“辩者”,或者叫做“形名之家”与“名家”;近世以来,更被谥以“诡辩家”的恶名,视为学术界的贫嘴汉。辩者们的论题中,有一题叫“鸡三足”。据他们自己在《公孙龙子》中解释说,鸡有三足的理由是:“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公孙龙子·通变论》)所谓的“谓鸡足”,是说名义上的鸡足,或足之名,或足之所以为足者;所谓的“数足”,则是实际上的足,或足之实,或足之为足。辩者们当然…  相似文献   

19.
<正> 赋体之乱,在文学史上罕有其比。汉赋体征本极醒目,却在著名选家与论著中,每见与诗、辞、骈、散牵混者。司马迁传屈子之文,独于《怀沙》称“赋”;刘向编《楚辞》,全取屈文归“辞”而不言赋(《七略》又全属之“赋”类),宋玉只取其骚辞《九辩》而遗其赖以名世的诸赋。据此,骚辞与赋篇似异体别调。而扬雄谓“赋莫深于《离骚》”,又似无所谓“辞”者。自班固“赋者诗流”与扬雄“诗人之赋”、“辞人之赋”而言之,则赋竟得  相似文献   

20.
赵建军 《阴山学刊》2006,19(5):32-35
柳永是一位有着深厚的悲秋情结的词人。他把文人的悲秋传统与词的缘情传统相结合,对悲秋题材作了词化的处理,并且通过刻意表现秋晚或秋夜的情景,强化了悲秋题材的感伤色彩。另一方面,柳永还以悲秋的传统改造了词的境界,在柔婉的闺阁之词外新开出了沉雄的江山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