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无准师范生平的原始资料,至今为大家普遍熟知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南宋禅僧道璨(? -1271)所撰的《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另一种是南宋文人刘克庄(1187-1269)所撰的《径山佛鉴禅师墓志铭》.本文关注由侍者德如所撰的《佛鉴无准禅师行状》.该行状原藏日本京都东福寺,现藏京都国立博物馆.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在调查...  相似文献   

2.
序言无准师范(佛鉴禅师,1177-1249),禅宗五山第一位高僧,身负径山寺的国际化,在中日禅宗史、中日交流史上也是少有的著名修行僧。京都(日本)的东福寺保存着与无准师范有关的两篇行状,现都寄放在京都国立博物馆中。一篇是德如笔录的《纸本墨书无准行状记》5幅,  相似文献   

3.
宋代高僧投子修颙禅师,对北宋时期官居要职的富弼、文彦博以及"北宋五子"之一邵雍等人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然其现存史料极少,且未有其禅法思想的系统阐释。从其与富弼等弟子的参问、参悟经历以及邵雍的主要理学思想中归纳禅师禅法思想的主要特点,对全面、客观地认识其禅法思想的重大影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老子》中的自然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然在其历史的起点上是名词性概念,是对人类早期文明所形成的无为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道",成为万物的本源以及万物按照无为的原则生存与运行的规律。如果把"道"作为真理的话,自然则是指引"道"生成、运行、发展的绝对真理。作为绝对真理的自然在其外化和现"象"的过程中又变成了一个动词性概念。其含义是:在伦理阶段,自然保持着道的素朴的真理本性;在教化阶段,自然之"道"异化为"德"与"无德";在道德阶段,自然之道回复其至善的本性,最终达到"道""德"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王船山的"明德"释义有三个方面:释义的核心坚持了"明德"是天之所赋德性和人的本原善性,释义的心路主旨是返回先秦原本和回归经典原意,继承了朱熹以理气解释"明德",但不赞成朱熹将"明德"释义为"心"。其学术方向既走正学与开新之路,也注重以复性与返本为宗旨,更多地是以"返本"为宗旨,即返回经学和儒家经典。  相似文献   

6.
"理"是"道"(圆)之象,"道"为"理"(象)之本。体育"圆"哲学是大学安身立命教育的根基。因为"圆"、"理"、"德"所包含的内在关联比其自然顺序更值得关注;"圆"是"理"与"德"的基石,"圆"和"理"同是"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伦理中的展现。"圆"哲学以"理"的思维、护持、融通于"德",是当代大学推动"制度变迁"和传承人类"先进文化"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于欣 《南方论刊》2008,(7):80-81
葛洪作为魏晋时期道教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关于"德"的思想既表现出了同儒家德论传统之间的深厚渊源,也具有鲜明的道教思想特色。在伦理层面上,将"立德"视为人最可宝贵者,力倡"仁明之德",同时基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主题主张"明先仁后";在政治层面上,提出"审威德所以保社稷",主张恩威并重、仁政礼法并举的德政论。  相似文献   

8.
德与才孰轻孰重,从古至今争论不休。追溯中国共产党用人思想的历史轨迹,主要经历了解放以前的"德才兼备",解放初期的"又红又专",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能人"论和新世纪新阶段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思想作为党识人用人的宝贵实践经验总结,不仅是党在新时期激发内在活力的特殊要求,更是党奠定坚实人才基础确保永续执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大学》"三纲"、"八目"为标准,可以发现《大学》所提及的小人、民、人、君子、贤人、仁人和圣人等属于逐步提升的人格境界。小人、民达不到"三纲"的标准,民是"明德""萌而未发"之人;人是有主体意识的,"明德"已发而未发,可能处在"格致正诚"的阶段之中,但是还达不到"修身"境地之人;君子能"明明德"、"亲民",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贤人有德有才,能够"治国",且能坚守与实践仁德,但达不到"止于至善"而"平天下"的理想境地;仁人、圣人属于完美的理想人格境界,尤其是圣人,能"止于至善"而"平天下"。  相似文献   

10.
"党民一体,财德并重,权国民定"是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对"党民一体,财德并重,权国民定"的理论解读,同时,阐述了以"三点六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11,(7):52-52
1.每天关机前要做的清理双击"我的电脑"——右键点C盘——点"属性"——点"磁盘清理"——点"确定"——再点"是"——再点"确定"。清理过程中,可看得到临时文件被清除了,C盘的空间多了。对D,E,F盘也用此法进行。2.随时要进行的清理打开网页——点最上一排的"工具"——点"Internet选项"——再点中间"Internet临时文件"  相似文献   

12.
《老子》思想意蕴是对人生终极价值追求的境界问题。"道"是最高境界即天地人一体之境,它是自我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人突破世俗中有限的"我",复归于人性本然之德,进而入于整体之道即完成自身心灵的复归与超越。首先界定"道"与"德"的内涵并分析两者何以能成为"境界"?而后具体阐述"三重境界"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逍遥游"的实质是庄子对主体修养境界高度地提升与合理性论证,体现了"无无"境界的思想性质和从"有待"到"无待"的境界思维成果。王夫之研究"逍遥游"的理论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批判庄子反对"有待"和以"无待"论证"逍遥游"境界的虚无思想性质和理论思维取向,揭示"无无"境界思想本质;(二)改造和吸收庄子提升境界高度并论证其合理性的理论思维成果。王夫之研究"逍遥游"的思想价值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他与庄子思想的同异及其思想根源;(二)他遵循的从"无无"到"有"境界线索并论证"有"境界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14.
德诚禅师为唐代著名禅僧,宗风峻烈,屡为世人称道.但世人鲜知德诚生平,更不知他是唐诗人、词人;其诗词共39首,总日<船子和尚拨棹歌>,是唐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今有元刻本及明、清重刻本.<拨棹歌>中诸渔父词常提及"钓鱼",实则暗含有"求道"和"求徒"两意.德诚身后,<拨棹歌>屡被后人称及,引起僧俗两界的颂赞之风.  相似文献   

15.
赵雨 《船山学刊》2012,(2):31-35
屈原后期的生命哲学较《离骚》阶段有明显的发展变化,《远游》是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表达了屈原晚年对超验的自由生命境界的追寻。《远游》诗中的"来者吾不闻"、"求正气之所由"、"贵真人之休德"、"与化去而不见"、"审壹气之合德"、"与泰初而为邻"等词句,历来歧说较多,需要结合屈原晚期生命哲学的特征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6.
德沃金的整体性阐释理论主要是为了批驳"因袭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两种关于法律的观念而专门提出的。通过对一些著名的疑难案件的讨论,德沃金认为,任何一个案件都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主要是来自于法律共同体所达成的基本共识。整体性阐释理论对我国的司法审判有所启示,主要是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17.
女友发现,自从婆婆来了之后,老公就成了"宝贝"。宝贝永远不知道自己该睡几个小时。每天晚上10点钟,老妈就开始叫:"该睡觉了!"11点又叫:"怎么还不睡?"终于到了正常就寝时间——12点,老妈那边简直天塌了,"哎呀,我的宝贝,怎么受得了!"宝贝在外永远吃不好。每天下班,  相似文献   

18.
高丽忠宣王素有崇佛之心,他在居留元朝期间其礼佛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与当时诸名僧皆有往来,其中与天目中峰禅师的交往尤能突出其好佛之性情。从最初交往时的碰壁,到最后为中峰禅师所接纳,终成一段君王拜名僧的佳话,体现了忠宣王礼贤之情。  相似文献   

19.
“胡佛报告”与战后美国对德复兴政策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结束后,美国占领当局依据JCS1607号文件,对德实行严厉的管制政策。美英占领区出现严重的食品危机。1947年2月,美国前总统胡佛率领调查团先后访问德国和奥地利,提交了"胡佛报告"系列文件,建议美国转变对德政策立场。随着冷战的兴起,1947年7月美国军方发布新的对德占领指令JCS1779号文件,开始复兴西占区经济,成为美国对德复兴政策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张德彝现存的七种《航海述奇》,运用"议事厅"、"议政院"、"议院"、"国会"等议会对应术语,较为翔实地记述了英、法、美、德等4国议会文化,涉及到议员的数额、选举、议会的职能权限和运作程序以及最高统治者与议会之间的关系。从此"述奇"系列来看,术语"议院"之使用,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呈现明显递增的趋势,至20世纪初基本上战胜了其他议会术语取得了绝对优势,因作者自身的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这种议会文化的介绍总体而言还停留在表象层次,并未触及其根本的资产阶级民主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