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区》2008,(23)
家庭暴力是指在婚姻关系或者固定的男女同居关系中发生的暴力侵犯行为,而导致一方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案件。在美国家庭中,90%的家庭暴力行为来自于男方对女方的攻击、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攻击。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2.
从互动论视角探析中国家庭暴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家庭暴力在中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家庭中的暴力会造成高离婚率,妇女、儿童、老人的身体和精神容易受到伤害,甚至导致杀人等犯罪行为。展示家庭暴力作为社会问题的现状,从互动论的视角分析家庭暴力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这将给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代际传递是指在原生家庭中,夫妻间或亲子间的攻击行为传递到子代,并在子代成年后的新生家庭中表现出继续侵害或者遭受侵害的现象.家庭暴力代际传递存在不同类型.研究者从社会文化、社会学习、社会信息加工和依恋理论出发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从人口统计、社会环境、个体心理和生理因素等方面考察了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应扩展家庭暴力代际传递的内容,深化该效应的研究分类、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进行跨文化考察.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4,(18):60-60
一名21岁的男青年因恋爱问题与父母发生争执,失去理智将父母杀死。青少年对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行凶的血案近年来时有发生,他们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难道仅仅因为一时冲动才导致“激情犯罪”吗?家庭暴力行为是指由家庭成员在家庭环境内进行的暴力行为。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行为既指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暴力行为,也指家庭成员有意破坏家庭财物的暴力行为。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行为,特指青少年在家庭环境中的暴力行为。青少年家庭暴力行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家庭人身暴力行为,另一类是家庭财物暴…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问题,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长久以来,对家庭暴力的讨论都仅仅停留在将其作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层次上,即使是西方的女权主义者也只是在80年代后期才注意到了这一女性权力中被历史遗忘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家庭暴力现象呈增多的趋势,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仍然没有被提到其应有的位置上。本文试图透视目前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透析其原因,探索防范家庭暴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家庭暴力产生原因的社会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特定个人、特定家庭的原因,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传统的原因,这个原因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就是一个由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所制造出来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存在。如果把家庭暴力的深层原因,停留在社会变迁、社会宽容、人的素质低下和女性自身的软弱,而不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反省,反而会遮蔽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不利于彻底去除家庭暴力这一破坏家庭平安、社会和谐的毒瘤。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安宁、团结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的存在侵扰着家庭的安宁和稳定,妇女又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该文就家庭暴力的内涵、形成的原因以及《新婚姻法》对我国家庭暴力的救助措施和规定作了探讨,这对于反对家庭暴力,维护妇女权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是一个普及全球的社会性问题,家庭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家庭暴力行为是对妇女人权的侵犯,是影响妇女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更好地维护受虐妇女的权利,必须建立完善的救助体系。笔者在此就家庭暴力的内涵、危害、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适当的协助,把家庭暴力降低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破坏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妇女遭受家庭暴力问题近年来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力求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古老而可憎的恶习。家庭暴力的概念在中国一般是指丈夫对妻子肉体实施暴力的行为。无论施暴于何种程度,只要是暴力伤害,都是无视妻子的人格尊严和侵犯其人身权利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上海市妇女保护委员会在1992年受理的3800多件家庭暴力案件中,绝大多数受害妇女处于经常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在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上,普遍存在干预难、取证难、认定难、处罚难等问题.海南的家庭暴力既具全国普遍存在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针对海南家庭暴力的现状,可设置三道闸门加以防范:一为个人道德自律和家庭及亲友成员的内部调解;二为社会力量的介入;三为公权力介入的防治.三道闸门互相配合,环环相扣,真正地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浅析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现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断提升弱势群体 (妇女 )的社会地位 ,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家庭暴力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是遏制家庭暴力的突破口。要消除家庭暴力 ,必须解决家庭建设中的隐患与矛盾 ,辅之于社会援助 ,才是稳定社会细胞——家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概念中对主体范围及其行为类型的界定,体现了立法者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定位以及对受害者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力度。国际社会对于家庭暴力主要有限定性规定、扩大性规定、延展性规定三种立法例。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对家庭暴力概念中的主体范围及其行为类型的规定偏于狭窄,应适当扩大。对我国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不仅应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考虑中国国情,而且还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充分借鉴国外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是婚姻家庭内的一种不文明行为,这种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也存在于其他国家,因此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家庭暴力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极大地危害社会治安、家庭稳定以及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禁止家庭暴力,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制定一部反家庭暴力法是形式的要求,也是更好的解决家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和睦与稳定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安宁,不仅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通过探讨家庭暴力的原因及预防家庭暴力的相关措施,旨在为防范、消除家庭暴力、建设温馨和睦家庭及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亲情犯罪是指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亲情犯罪挑战道德底线,破坏社会秩序,引人关注。传统道德约束力降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家庭暴力等是亲情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重塑家庭道德观、构建家庭矛盾化解机制、加大对家庭暴力的干预力度以及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防范亲情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姬阳 《南都学坛》2003,23(3):122-123
一、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针对家庭暴力的原因 ,学者们从历史、社会、家庭、个人、法治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一 )历史原因。 (1)家庭暴力的产生渊源于古代家庭与自然经济相结合的农业社会 ,而几千年的中国小农经济的价值观念、家庭意识不仅没有彻底根除 ,而且仍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2 )中国封建伦理纲常和礼法规则与宗法家长制家庭结构的历史同构 ,仍具有强大的社会遗传作用。 (3)男强女弱、重男轻女、男主女从的男权中心文化及其权力支撑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渡期才能完全改观。(二 )社会原因。 (1)家庭…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家庭暴力逐渐成为国内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控制家庭暴力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是控制家庭暴力的长远和根本的措施。而"受虐妇女综合症"的暴力周期和后天无助理论,是一种以消极沉默的形式对家暴的"自救";女权意识高涨与丈夫的认识不同步而导致的家庭矛盾凸显也成为以暴制暴的原因。因此,控制家庭暴力,需要在制定社会求助政策时将家庭暴力因素予以考虑,才能建立以司法机构控制为核心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家暴的社会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是近年来我国婚姻领域的突出问题,家庭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男尊女卑、父权制的封建陋习造成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多为女性,而家庭暴力行为的隐秘性、残暴性、反复性,使得反家庭暴力存在困难。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文章以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为切入点,反思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并对防止和制裁家庭暴力问题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家庭暴力规制制度的完善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狭义的家庭暴力,主要是指夫妻之间即婚姻主体对广大妇女所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当前,我国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使广大妇女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严重地侵扰着家庭的安宁,破坏着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深刻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理性思考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途径,对于保障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建立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