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李兴盛先生在知名学者谢国桢教授启迪、鼓励与支持下的流人 (流放者 )研究 ,在学术界独树一帜。为了创建流人史、流人文化 ,乃至流人学这一新体系、新学科、新流派 ,以开拓我国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并为了构筑这一体系与学科的框架 ,李先生近来又编纂了 5 0余万言的《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一书。此书是由上下两编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的。上编为《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概论》 ,阐述有关流人史、流人文化之理论问题。诸如流人的分类 ,流人史的分期 ,我国流刑的演变 ,流人文化的界定、实质、性质、特点 ,流人的历史作用与消极影响 ,以…  相似文献   

2.
独辟蹊途自成体系──评《中国流人史》的学术价值方月最近,我国第一部流人通史专著《中国流人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级专家李兴盛研究员继其《东北流人史》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110万字,32章,207节。后有《中国流人大事记》、《重要流人著述表...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流寓文化与旅游文化丛书》2 3 0余万字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创新与开拓方面。首先 ,它为流人史、流人文化乃至流人学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即它是构筑这种新体系、新学科框架的开创之作。迄今为止 ,流人史与流人文化方面的论著基本上都是“史”的阐述 ,至于一些理论问题 ,诸如什么是流人与流人史 ,流人之历史作用 ,流人之分期 ,流刑之演变 ,流人文化之界定、实质、性质、特点等 ,从无专书问津。丛书之《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的出版结束了这种局面。该书可称是第一部较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这…  相似文献   

4.
1995年我国学术界出版了一部被海内外同仁誉为“超迈流俗,成一家言”、“不同凡响的史学力著”,这就是黑龙江省社科院李兴盛研究员110万字的巨著《中国流人史》。近年来李先生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流人(流放者)研究,独步大荒,放眼全国,饮誉海内外。由于著述等身,业绩显著,影响甚大,历年所获得的荣誉也与日俱增。1991年被评为研究员,同年被评为省级优秀专家与省劳动模范。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2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年8月被评为省直机关科教兴国积极分子。英国剑桥国…  相似文献   

5.
作者李兴盛,1937年11月生于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黑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91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优秀专家、省劳动模范与研究员。1992年10月获国务院津贴,12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李兴盛同志出版专著与主编之书共计25部。专著《东北流入史》获中国图书奖二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流人史》获省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与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另有《中国流人史与流人文化论集》、《诗人吴兆骞系列》,主编大型地方文献丛书《黑水丛书》第五至第十卷(每卷一二百万字不等)等。《黑龙江流寓文化与旅…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兴盛同志撰写的《东北流人史》一书,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1万字,除作者《前言》外,共分3编。上编为《明代与明代之前的东北流人》,中编为《有清一代的东北流人》,下编为《东北流人的处境、抗争及历史作用》。书后并有《东北流人大事记》、《东北历代流人著述简表》及《主要引用书目》等6种附录。全书阐述了自西汉至清末二千余年间东北流人的概况与历史作用。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质的流人史,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准与浓郁地方特色的史学开拓之作。多年来,作者一直致力于东北古代史,尤其是东北流人与东北文献之研究,出版有《边塞诗人吴兆骞》、《清实录黑龙江史料摘抄》、《黑龙江历代诗词选》等许多著述。其中,《吴兆骞》一书,曾得到知名学者钱仲联与罗继祖教授的好评。对东北流人及其著述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为撰写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种意义来说,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科研实践的总结。作为一部歼拓性的学术专著,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杜文玉 《唐都学刊》2009,25(2):125-126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汉唐史的研究一直很热门,就全国历史学界来说是如此,对于西安地区来说则更是如此。这固然是因为汉唐两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两个历史时期,也因为汉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西安,西安人具有更多的汉唐情结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8.
在东北边疆文化中,新中国拓荒文化不仅改写了历史上一向不具主流色彩的流人文化,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影响了中国人十几年,而且为后世提供了双面铜板形象.作为新中国的一面旗帜,拓荒文化是那个时代狂热的理想主义最直接的表述,主宰了时代风尚.但由身份问题而衍生的新流人文化则为拓荒文化提供了另一种拓本.  相似文献   

9.
翻天史卷:一幅乱多治少的画卷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与中国漫长的文明历史相比,1949年以来共和国的40多年历史,不过是一个短短的瞬间。我们在社会治乱问题上的认知、心绪、章法和行为,几乎都深受传统社会的制约。而我们想在其上描画长治久安蓝图的,也只能是传统社会这个历史地基。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不了解、不懂得中国传统社会的治乱历程及其内在机制,我们就无法理解共和国的治乱经历,就无法向长治久安迈步。然而传统社会的历史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一个千古之谜。以地质研究为业的李四光先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曾发表过一…  相似文献   

10.
一南朝鲜的中国现代史研究刚刚开始,研究队伍还不强大,研究的角度也比较单一.从研究范围上看,南朝鲜的中国现代史研究也包括中国的近代史,基本出发点是把中国历史作为东亚历史的普遍现象之一进行研究.不过,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原因,南朝鲜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逐渐出现研究中国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动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逻辑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张忠义教授近年来发表了几十篇有关中国逻辑史和因明方面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瞩目。读了忠义新著的《中国逻辑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一书,更使人感到欣慰。我认为,该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具有明显的特色。一、不泥旧说,创见颇多“变项”是逻辑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在《中国古代逻辑中变项与常项》一文中,从纵的方面说明“彼”、“此”等确实具有逻辑变项的性质,而且从横的方面与西方逻辑、印度逻辑作了比较,指出在人类逻辑思维发展初…  相似文献   

12.
李宝梁 《社科纵横》2007,22(7):113-114
现代口述史的兴起得益于人类记载历史的手段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人对过往历史和当代所经历事件的一种文化自觉。现代口述史远超出传统历史学范畴,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和社会记忆,不仅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更可贵的是通过口述的研究方法,真实记录下不同时代所发生的变化,为后人重温历史,从中分析提取有益的经验或教训提供丰富翔实和可以考证的历史资料。开展口述史研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口述史的真实性;要面向民众,多视角地反映各种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历程和规律;尽快建立起口述史工作规范;善于总结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更好的开展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留学史的研究始于教育史研究大家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一书中对清末民初的日本留学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此后,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对中国人留日史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和《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是其代表作。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在日本,以阿部洋为首的研究团体从教育交流史的角度在中国人留学史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在中国,李喜所、王奇生等出版的留学史专著使这一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进入21世纪,中国人留学史研究进入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国际会议频繁召开,中日学者交流领域广泛,个人和研究团体的成果丰硕。本文将对2000年以后在日本发表的论文、著作、资料目录等,分类归纳逐次介绍。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史研究已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这一研究的热潮中,有关北京城市史的专著与论文也大量出现.作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北京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北京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都是全国其他城市所无法替代的.为此,本文拟对整个20世纪中外学者有关北京史的研究作一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代史学理论出发,提出地方志即中国式的地方史的观点。并从历史上地方志的历史学科属性、前代学者有关“志即是史”的探索,以及方志发展中与地方史合而为一的事实等方面加以论证。进而对史志关系以及传统史学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指出要将地方志成为一门独立的方志学而脱离历史学科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阅江学刊》2012,4(3):149-F000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自2011年获批以来,一直以建设一流科学技术史硕士点为奋斗目标。该硕士点有六个研究方向,即气象科技史、科技典籍与文献研究、科技翻译史、中外科技与文化交流史、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2012年4月该硕士点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9月将迎来首批24名研究生。目前,该硕士点已投入3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成立了气象历史文献研究院、气象人文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购买了中国爱如生综合数据库、中国地方志、大成老旧刊等数据库资源,组建了一支具有气象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语言学、文学、法学等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博士学历15人。  相似文献   

17.
体例独到,特点突出宁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我国地区史、城市史的研究正在发展起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除去整体上要作研究之外,对各地区、城市史也应该深入研究。这方面已做了很多的工作。从地区史、城市史的角度来说,《北京通史》是一部大型地方史,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艺术美意识历史嬗变的再思考,有助于从艺术观念史的角度把握中国人美感意识转向的大致脉络及中国人美感形态的特点,有助于研究中国美学的特点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中国艺术美意识大体以中唐为界点,由崇美走向尚韵,主要表现在艺术目的与功能、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审美感知方式的转变上。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名黑龙江省历史研究所。1964年并入当年成立的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为第三研究室。1979年随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成立而恢复建所,使用现名。历史研究所设有渤海史研究室(含唐以前黑龙江地方史的研究)、辽金史研究室(含元朝黑龙江地方史的研究)、地方史研究室(研究明清、近现代黑龙江地方历史)、中俄关系史研究室和资料室。全所共有26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7人、助理研究员13人。 1973年以来共发表论文、译文250余篇,专著、译著20余部。主要专著有:《沙皇俄国是怎样侵略中国的》、《东北近百年史讲话》、《黑龙江沿革史讲稿》,《黑龙江近代历史大事记》、《渤海史稿》、《边塞诗人吴兆骞》、《东北国际约章汇释》等。译著有:《十七世纪俄中关系》、《哥萨克在黑龙江上》、《满洲人在东北》、《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的功勋》、《阿穆尔边区  相似文献   

20.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如何?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问题。今天,如果我们回首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空间.我们就会被无数变幻莫测、五花八门的人的图景遮蔽。我们尽可举出历史上各种人的图景,但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类。生物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性格学、民族学、文化形态学等都从不同角度描绘过人的具体图景.但所有这些最终都未能阐明人的本质自身。本世纪20年代,德国哲学家M·舍勒首次系统地表述了哲学人类学思想。舍勒一扫对于人的种种偏见,力图单刀直入地接近人的本质。在他看来,人是生命冲动与精神本质的双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