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的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否完善有效,退出方式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决定风险投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就风险投资几种主要的退出方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比较,然后提出了健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风险投资在国内外发展的不同状况,指出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滞后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资金退出机制,提出应尽快在我国建立二板市场.  相似文献   

3.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国风险投资的成功运作看,有效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关键。完善、规范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我国风险投资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安全保障。我国应以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为制度基础,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严重制约风险投资资本的变现退出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风险资本的积极性,中国风险投资业务的发展也难以维持.针对这种情况,从考虑解决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完善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对策,以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各环节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风险资本价值增值和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我国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已经成为阻碍风险投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想发展风险投资 ,必须建立健全退出机制 ,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进行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面对中国风险投资的退出现状 ,借鉴国外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 ,结合中国风险投资的实际 ,提出了符合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如建立二板市场、发展 OTC柜台交易市场和地区性股权转让市场、建立健全风险企业破产清算机制、鼓励和引导高科技风险企业到海外上市等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作为金融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行为 ,获利性退出是风险投资的最终目标。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便捷的资金撤出机制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首次公开上市、并购、回购、清算等。不同的退出方式其资本收益水平和风险性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的一个最关键环节。本文以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借鉴,针对我国风险投资退出运行机制的现状,提出应建立我国第二板股票市场,鼓励收购、兼并风险企业,充分利用香港及海外第二板股票市场,开启新的退出渠道等措施,健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退出机制不仅为风险资本提供了持续的流动性,而且也为风险企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性。从我国风险投资业退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展望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 ,风险投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回顾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指出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其特殊性 ,即 :资金来源不足、人才缺乏、退出机制不畅和法律、法规不健全 ,这些特殊性阻碍着我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风险投资公司资金来源、治理机制、退出机制三个方面,对中国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找出差别,并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和通畅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是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土创投是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中基力量,通过对本土创投崛起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以本土创投中发展较好的达晨创投作为案例总结了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退出途径:比较、问题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比较和分析了风险投资三种退出途径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提出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创造条件,尽快改善退出机制,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nging approach of the Chinese state to health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position of venture capital within that process. How has the Chinese state dealt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posed by globalisation in this field, what status has it attached to 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in innovation and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actions for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addressing these questions, the paper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global context of the venture capital and innovation relationship, the varied nature of VC organisation, the business models that inform the VC approach to health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actors for the role of the state. Secondly, it explores the nature and impact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China on the VC contribution to innovation,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VC industry and its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capacity of the VC sector to contribute to China’s position as a global player in health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by reviewing the insights this case study provides into the problematic character of state adaptation in China to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sation.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本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 ,包括创业资本筹集、使用、退出等全过程的资本运作是其产业化的成功链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科技成果产业化对资本的需求有其不同于传统工商项目的独有特性。因此其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本来源渠道也不适宜于通过银行信贷、证券主板市场发行筹资等方式解决。引导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建立风险资本的适宜退出渠道 ,方能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资本支持 ,并创建制度化的资本支持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问题,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创业板发展过程,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主要资本市场对共性问题的处理方法,结合中国的现状和市场经济走向,提出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的退出机制,积极发展其他融资渠道等建议,为完善中国创业板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创业投资项目评选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梳理创业投资项目评选决策流程和指标体系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并整理我国一些典型创投机构项目评选指标的前提下,运用专家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在Tyebjee and Bruno(1984)设计的5大类18个细分指标的基础上,为所研究的案例公司构建了一个包括7大类31个细分指标的创投项目评选指标体系,并指出了其在评选决策流程中的作用,从而为一般的创投机构构建评选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风险投资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但由于这些风险投资公司几乎都是由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组建的,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微乎其微,其风险投资活动也不很活跃.相反,来自IDG、高盛这类公司的海外风险投资军团却在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活跃,但因受到种种限制,海外军团在我国的风险投资总额不到3亿美元.本文从风险投资组织模式选择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主要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组织模式再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