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提时,儿子扬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起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着。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2.
再婚别吃醋     
顾玉书 《老年人》2003,(2):13-13
2002年9月,六旬老人王守成背着百岁的母亲出门旅游。北京是老母亲梦中的“圣地”,他们从安徽全椒县出发,乘汽车,坐火车,首先来到北京游览。之后,又陪着母亲到重庆,坐船游三峡。王守成一家并不富裕,这趟母子俩旅游的钱都是借的。他说: “等明年有钱了,我还要背着母亲坐飞机去深圳、香港瞧瞧。”孝行着实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3.
父亲戒烟     
姜贻斌 《老年人》2006,(1):28-28
父亲抽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母亲过去没有逼他戒烟,她知道我父亲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有许多苦恼,烟雾可以让他麻木,也可以引导他思考。前些年,父亲退休了,母亲却逼他戒烟了。母亲这样做自有道理,且不说曾经有过的痛苦现在没有了,单讲父亲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年纪大了还抽烟,将更加损害健康。于是,她经常把父亲的烟藏起来,让父亲急得手忙脚乱地四处寻找。父亲找不到,嘴里就不停地念叨“:我的烟呢?我的烟呢?”每当这时,母亲总是装聋卖傻:“我哪知道你把烟放在哪里了?”甚至调侃道“:莫不是老鼠拖到洞里去了吧?”但是,这难不倒父亲,他翻箱倒…  相似文献   

4.
回家     
焦晓辉 《老年世界》2014,(13):21-21
他去敬老院看母亲。护工正在给母亲喂饭,母亲无精打采地吃了一口,朝前挥了一下手,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不吃!不要吃!不好吃!”护工手里的碗应声落地,地板上狼藉一片。护工叹口气回头拿簸箕,他正推门进来。护工告诉他,老太太这几天心情不好,不吃不喝,还总爱发脾气。他知道,母亲想他了。因为出差,他已有大半个月没来看母亲了。母亲看见他,立即安静下来,朝他招手,脸上笑意盈盈。他打开带给母亲的杂粮粥,蹲在母亲的轮椅旁一勺勺地喂她。母亲张大着嘴,像个听话的孩子,一口口认真地吃,不一会就把整碗粥吃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作业     
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杨帆直奔县人民医院。“我母亲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他急切地问主治大夫。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老人的时间不多了……”杨帆顿时泪如泉涌。出了诊室,杨帆立即用手机通知副手,从今天起由他全权负责公司事务。杨帆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在母亲身边。父亲早逝,为拉扯他们兄妹四个长大,母亲受尽了千辛万苦。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每次母亲都说“:不就是肚子痛吗,检查个啥,吃点药就好了,妈可没那么娇气!”母亲总是这样,生怕拖累儿女,生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杨…  相似文献   

6.
一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7岁,母亲拉着他的手去学校报名。虽然之前母亲每天都很认真地教他数数,可是到了学校,当老师让他数数时,他不是丢三就是落四;老师问1 3等于几,他扳着手指头想了半天,才怯怯地说等于5。老师便挥挥手对母亲说,明年再来吧。母亲赔着笑,说已经晚了两年了,再晚可就把孩子给耽误了,这孩子真的很乖,您就收下他吧……母亲说着泪就涌了出来。老师动了恻隐之心,迟疑着说,让他来吧,能不能学好,可全在他自己。听奶奶讲,他小时候其实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8个月大就会叫爸爸妈妈,1岁多时就能摇头晃脑地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他两岁那年的秋  相似文献   

7.
不熄的红烛     
张瑞洁  刘植完 《老年人》2005,(12):30-31
我6岁时,生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了。3年后,母亲指着一个瘦小的哑巴男人对我说“:快叫爸爸。”我狠狠瞪了他一眼,冲着母亲嚷道:“我爸早死了,我没爸!”继父虽然听不清,但我的表情他读得懂,他一个劲地对母亲打手势,意思是说“:别为难孩子!”我不叫他爸爸,也不叫他叔叔。同一个  相似文献   

8.
直到有一天,母亲忽然对我说:“你不要和他相处下去了,他并不适合你。”我问为什么,于是母亲说起这样一桩小事:有一天她看到我生病了,却挣扎着下床洗羽绒服,当时我的男友就站在我旁边眉飞色舞地说话,可是却不肯伸手帮忙,连我吃力地倒水的时候他也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9.
不要轻易说“不行” 本刊记者:我的朋友昨天兴奋地告诉我,他母亲的乳腺癌复诊结果显示恢复的非常好,这让他们全家都兴奋极了。他的母亲五年前被查出乳腺癌且有淋巴转移,但他们全家都觉得她一定没事,他母亲也非常乐观,没多久后家里又新添了一个成员,他的母亲告诉他们:“我一定没事,还得看着大孙子长大呢!”  相似文献   

10.
母亲在病中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从不住医院的。这一点她特别像外婆,一听说要住医院,要做检查,病仿佛就要加重三分。姐姐打来电话告诉我,母亲患胆结石引起急性胆囊炎,非住院动手术不可,但她顾虑重重,要我做做工作。我急急地赶回家,未进母亲房门,就听见她大着声问:“是晓牧回来了吗?他忙,你们要他回来干什么!”晓牧是我的乳名,母亲能凭我的脚步声一猜就准。母亲憔悴不堪,脸蜡黄,看得出刚刚和剧烈的阵痛搏斗过,虚汗浸湿了衣被枕巾。我说:“母亲,您别固执了,不住医院会危险的。”母亲望着我,没吱声。一会儿,她突然问:“瑜子这次考…  相似文献   

11.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这以后,孙红雷开始变得孤僻、沉默。  相似文献   

12.
朱哈看门     
朱哈的母亲去参加亲友的婚礼,把朱哈留在家里。临行,她对朱哈说:“你好好看门!”朱哈在家等到中午,母亲还没回来,他就把门拆下,扛在肩上,找他母亲去了。母亲看到  相似文献   

13.
梅花毛线衣     
毛汉珍 《金色年华》2008,(11):42-43
18岁那年,他因为行凶伤人,被判了6年。从他入狱那天起,就没人来看过他。母亲守寡,含辛茹苦地养大他,想不到他刚刚高中毕业,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母亲伤透了心。他理解母亲,母亲有理由恨他。  相似文献   

14.
赵文静 《老年人》2010,(5):27-27
周末带儿子回家看望父母,刚摁响门铃,父亲就出来迎客了.他笑呵呵地对我和儿子说:“快进来,我正在包饺子哩!”落座后,我朝屋里瞄了一眼,却不见母亲的身影。一问才知道,母亲出门办事去了,不回家吃饭。  相似文献   

15.
黎明  依依 《女性天地》2005,(6):26-28
阳光少年误成“午夜牛郎”乔伟明1981年出生于河南信阳—个单亲家庭,父母在他4岁时就离异了,母亲魏芳贞独自苦熬硬撑把他和姐姐拉扯大。少小就体会到母亲艰辛的乔伟明非常懂事,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魏芳贞心中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土味人生     
与一位老友闲聊,他说常喜欢用两个字概括某些熟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例如“正直”“实在”“利索”“窝囊”等等。我对这种画龙点睛般的说法颇感兴趣,就十分认真地指着自己说:“那送我两字如何?”老友稍有迟疑,似有所思,我未等回答就自我解嘲地认了“土气”二字。  相似文献   

17.
小小  一风 《现代妇女》2005,(6):30-32
一位体恤母亲艰辛的研究生在做兼职贴补家用的过程中,不幸误入歧途,沦为令人憎恶的“皮条郎”和富婆的“面首”。为了脱离陷阱,他以偷窃的方式筹款“赎身”,最终锒铛入狱,痛不欲生。他的母亲为了挽救这个本该成为栋梁的儿子,不惜辞掉工作,跟随孩子辗转三个城市。在母亲和爱心的谆谆教导下,儿子战胜了自我,表现突出。目前,一家IT公司的老总已向狱中的他发出了就业邀请函……>>>母爱三地迁徙,演绎浓情“哺育”2004年3月12日的一个晚上,一位头发花白的妇女愤怒地抓了一把碎石头砸向了郑州闹市区的一家大酒店,酒店的迎宾玻璃被砸烂了,随即酒店…  相似文献   

18.
秋枫 《老年人》2013,(1):28-29
2007年9月25日,这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唐国强回青岛看望寡居的母亲殷丽明。然而,令殷丽明有点意外的是,只一盅茶的工夫,儿子的手机就响个不停:不是这家企业请他剪彩,就是那位同学邀他喝酒叙旧……唐国强边接电话边为难地看着母亲。殷丽明知道儿子是个大忙人,大度地对儿子说:“你去忙吧,妈不介意。”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襄樊市下属的县级市宜城市人大的一次选举,让29岁的周森锋备受关注。这位“80后”的清华大学硕士,被当地一位公务员认为是“中国政坛第一人”。据说,成为“第一”的因素有两个,一是29岁就担任了县级市党政正职,二是他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市长。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儿时的回忆里,对“你”只有一次深刻的印记。那是你从远方打工回来,踏进家门,看见桌上的面条,便扑过去呼噜呼噜地吃下去。到第四碗的时候,你终于抬起头,看见角落里惊恐万状的我,憨厚一笑,说:“傻小子,过来一起吃。”我没有过去,而是躲进母亲怀里,小声问:“他是谁?”母亲柔情地看你一眼,笑了:“孩子,他是讨饭的,你看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