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曙豪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6):68-72
周作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人的看法上.在他的"人的观念"中,生死观、享乐观、妇女观、轮回观是其内核.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观念源自生物进化论和自然人性论.妇女观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文化人类学对他的影响.轮回观主要受到佛教和基督教的影响."人的观念"体现在他的小品文中,形成了淡、雅、缘、苦的文学趣味,还体现在文论中的人道主义和审美非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2.
关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03-110
对古文学的调查与整理阑入了中国现代散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其动因源自周作人早年留学所处的革命环境,及“五四”时期形成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新生运动影响了尚处于被引领和启蒙状态中的周作人,并充分体现在后来他所厘定的言志派谱系中。对韩愈、试贴诗、八股文和桐城派的批判是周作人建构现代散文诗学的重要一环。战时的周作人提出两大改革与三盏灯火,源于对道学派的反驳。周作人介入个人日常生活现代性体验,道德、智识、个性、趣味等是具体表现。周作人从思想到艺术的一系列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生态,包括美文、近代散文、杂文等散文理论的倡导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甚至培育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化散文和大散文,产生了当代反响。 相似文献
3.
林树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128-129
五四以来,神话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周作人的知识体系与思想态度中,神话也是一种具有特殊情结的文学形式。本文通过周氏所建立的关于神话的科学认识、所培育的浓厚兴趣以及利用神话来达到启蒙目的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在神话这一古典形式下周作人的现代思考。 相似文献
4.
刘卫国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2):42-46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文学观念建立在“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思想基础之上,这一文学观念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但可惜的是,周作人没有将自己对“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的正确理解贯彻到底。不过,探索者的失足落水并不能归咎于“消极自由”的“个人主义”,不能否定这一文学观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安文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97-100
文章梳理了周作人的中国现代散文源流观 ,肯定了他将西方个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本土化的散文源流阐释是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鼎川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5-8
周作人写于新文化运动中及其后一系列涉及人的发现、人的解放以及人口文化素质的文字,尤其是有关妇女解放、儿童教育、性教育等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许多重要言论,是中国现代人口文艺与文化理论的滥觞,为中国现代人口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可贵的基石,对我们当前研究现代人口学和人口文化理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中的牛教授遇刺事件在人物性格、遇刺原因、过程和凶手揣测等方面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30年代末周作人遇刺事件的折射与艺术再现,这一情节寄予了老舍在周作人落水这一事件上民族与个人情感的艺术批判。 相似文献
8.
杨青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132-133
周作人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文中通过对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总结与分析,论述了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对其文学创作思想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少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74-79
周作人的文艺批评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是那么“传统”却又如此“现代”,因而分析周作人1927年以前的文艺批评及批评思想,尝试探求它既“传统”又“现代”的缘由就显得尤其必要。周作人的文艺批评可在较为外在的形式、韵味层面和较为内在的思想内容两个层面上考查。他的文艺批评在文体形式、语言韵味及审美情调上更多地汲取了传统的养分,而在批评的内容和思想上由于对“人”的发掘和关注而更多地体现了其现代特征。此时周作人的基本批评心理和态度是指向社会与人的“启蒙”,而且从启蒙的角度看周作人的观点至今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从1920—40年代与韩国文人和知识阶层有过持续的接触和交流,堪称中国文人中最关心韩国文化的一位。他学习韩国语,还高度评价韩国的艺术价值,支持韩国的独立,积极肯定韩国的文化认同。当时韩国人也和周作人这位中国新文学主要作家频繁进行交流,关注他的文学活动及思想观念,并把他介绍给韩国,有时予以评论。最值得瞩目的是1920、30年代在北京留学的丁来东(1903—1985)发表的《周作人与中国新文学》(1934年9、10月)。这篇文章系统、全面地对周作人进行了评论和介绍。丁来东对投靠日本帝国主义以前的周作人的文学活动及思想立场集中进行了探讨,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由于丁来东的文章出现,从那以后韩国读者们对作为中国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周作人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丁来东的周作人评论是和中国、日本的周作人研究同时进行的。丁来东于1934年5月结束了北京留学生活最终回国,他可能已经了解到从那年4月初开始展开的对周作人《五十自寿诗》的争论。而倾向于无政府主义文艺论,对马克思主义持批判态度的丁来东与周作人在意识形态上达成一致,产生了共鸣,而且当时韩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没落的现实等各种变化因素重叠在一起,使丁来东对周作人的文学活动和思想态度更加关注。结果是丁来东通读了周作人的许多作品和著作之后,发表了《周作人与中国新文学》,这篇文章包含了对周作人的人生文学观、言志文学观、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点及成果、周作人丰富的阅读修养、以内容与思想为中心的白话文学论、批判国民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思想立场、周作人对小品文这一成为现代文学顶峰的文学体裁的提倡、对民间文艺的重视以及具有包容性的文艺批评态度等大量内容,这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相当系统全面的评论。苏雪林的《周作人先生研究》是1934年12月发表的,增田涉的《周作人论》是1935年9月发表的,而丁来东的《周作人与中国新文学》是在早于他们的1934年9、10月间就已经发表了,这一点也有必要予以关注。虽然丁来东对周作人的评论不是长期持续进行的,但却是在较早时期进行,而且在韩国又是首次系统全面地评论了周作人,因此这在东亚的周作人研究史上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关键是文化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经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3):12-16
认为从人类社会和世界城市发展史的时空维度,成都市作为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在取得“六个一体化”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理念,是对既有城市概念的革命性颠覆,并指出文化理念是其建设的关键,需要大力进行文化的“六个一体化”建设,以确保中国特色、成都特色建设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2.
李雨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2):90-95
近代版权制度肇始于17、18世纪的英国,反映出诸多的宪法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从特权到私权的转换.这一转换的实现,一方面得益于英国议院对皇室特权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出版商内部因为利益而产生的冲突.治理权与审判权的分离为限制王室的特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上议院认为版权是一种成文法上的权利,普通法上并不存在版权.最初的版权判例,在有关版权的正当性论证方面,发展出了自然权利、激励机制和公平三种进路.近代版权从特权向私权的转换构成了当时英国政治组织结构变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乔建中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3):30-34
从自我观念的心理涵义和发展特点入手,依据心理学的新近研究成果,论述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及其发展的制约作用,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应予以重视并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鲁迅彷徨时期失却启蒙热情,转向探索灵魂的复杂性及矛盾性,从对诚的渴求到对伪的探寻即为其中之一.鲁迅自从文时代就倡导诚的精神,把它视为改造中国国民性的有效途径.鲁迅在彷徨时期却发现诚为虚无的存在且缺失同情的道德品质,伪呈现出作为伦理存在的道德意义.从对诚的需求到对伪的探寻,隐喻着鲁迅彷徨时期的思想转向,表明其思想重心已由科学性的真转到伦理性的善上来,即由尼采式的个人主义转到人道主义上来. 相似文献
15.
高尹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中国在晚清政府和袁世凯政权统治之下形式上保持了统一,然而帝国主义此间共攫取中国领土300余万平方公里.1916年至1928年,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时期列强却未再能大片鲸吞中国领土,这一奇怪现象与近代国民的国家和地方观念、边疆的防守力量的充实以及军阀对侵略的抵制和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程慧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85
通过自制四连杆加载装置,对HRC150型齿式橡胶弹性联轴器进行周期扭转振动实验,得到不同频率和不同幅值下的滞回曲线,发现联轴器具有硬弹簧特性,非线性恢复力矩的刚度系数和阻尼力矩的阻尼系数均与振幅、频率有关。其次,采用迹法模型建立其非线性恢复力矩和阻尼力矩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拟合识别;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模型滞回曲线与实验滞回曲线进行对比,发现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系统的位移振幅及非线性刚度特性,但是不能较好地反映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兵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49-51
丁玲的《在医院中》和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有着相同的情节架构,二者都可被解读为一个关于现代性的传播和接收的故事,但二者在大跃进时期不同的命运却透露出后革命阶段现代性与革命性的复杂纠葛。《静静的产院》里的荷妹形象说明过硬的阶级身份、无可辩驳的革命名义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后革命语境中现代性话语得以传播的合法性前提。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深受影响又立意疏离的关系,使他有可能形成一种属于他个人的独特视界。尽管儒道赋予了士阶层安身立命的价值意义,但它自身依赖政治权力而“不得其路”的内在困结也给士阶层的道路实践带来了同样难以消解的问题。“道”无法得到现实保障的脆弱结构意味着士人在“行道”实践中,坚持“道”的理想就意味着“殉道”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聂国心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2-15
本文从反封建意识与生命意识完美融合的角度重新解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认为这篇散文既有针对现实的反封建的呐喊,又有来自作者内心的生命的呼唤,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极具穿透力的思想光芒和深厚的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