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2002-2013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区位商指数分析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变动态势,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地理距离和社会经济距离两个不同角度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蔬菜生产集聚度影响因素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蔬菜生产集中水平具有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经济特征相近的省域之间在蔬菜生产上也具有相互依赖性,但相互依存程度低于地理上相互邻近的省域。相邻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等)具有高聚集的良性发展态势。影响蔬菜生产集聚的因素有:技术条件、市场需求规模、自然资源及交通运输成本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融资规模和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省域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邻近省级区域之间实体经济增长存在空间集聚特征。(2)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但不同的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各有差异:人民币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显著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外币贷款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并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判断。基于全国30个省域(除西藏)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该文首先通过计算各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进而运用时空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域科技人才流动对提高本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影响;科技人才聚集与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才流动的核心要素;环境规制水平对本省域以及邻接省域经济增长质量都具有负向影响;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变迁对本省域经济增长质量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与提高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成渝城市群4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引力模型,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规模完善,成都和重庆在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城镇化率等各方面各有优势。成渝城市群经济联系具有邻近地域指向性、中心城市指向性、交通指向性和相互强联系的特点。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加强多方交流,形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可促进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微观企业层面数据探讨塑料产业省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空间演化,尝试刻画"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不同省域产业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下出现塑料产业出口空间从东部沿海向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的T型产业扩散,出现相邻接"一带一路"次区域—省域的地理空间均衡分布特征;塑料产业比较优势空间分布的中部凹陷带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趋于消失,各省域比较优势空间分布渐趋平衡;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中,聚乙烯比较优势分布向长江经济带沿线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邻接省域的扩散与塑料制品向东部沿海及邻近长江经济带中下游省域的集中并存;塑料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规模经济差异性明显,出现由小规模企业针对"一带一路"区域,较大规模企业面向发达国家等市场的市场竞争结果。  相似文献   

6.
城市功能联系网络的空间外部性对解释区际互联互助、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产业联系下的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及其协调发展空间效应:首先,根据城市产业分类及功能特性构建了城市功能结构体系;其次,基于产业联系角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城市功能网络联系强度,并借助重尾分级法确定网络层级结构;再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空间分布结构、网络密度效率和网络边界效应三个层面剖析各类功能网络结构特征;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城市功能联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全域内各类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形态存在差异,流通和公共服务功能网络呈跳跃式交织联结分布,其余三类功能网络均呈“东密西疏”梯度化递减的网状分布;全域内各类功能联系网络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异性,上游以成渝双核引擎式联动发展,中游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式”轮轴辐射结构,下游呈“一核多中心式”扁平化结构;城市综合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产业联系的分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生产功能溢出效应最大,流通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包含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文章测算了中国1998-2015年各个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相关性,最后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中国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表现出较强的省域差异性,东部沿海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较高,而大多数中西部内陆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则相对较低;省际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在空间上并非呈随机分布的特征,邻近省份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模仿效应,具有明显的集群趋势;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通过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分解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金融发展结构对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专利授权量、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为表征的技术进步均能显著地提升低碳经济增长效率;此外,人力资本对低碳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政府干预和城镇化则对低碳经济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市圈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托,如何加强城市间的空间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区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对2010—2018年山东省各城市间经济相互作用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依赖特征,可将山东省划分为中部以济南为中心的具有单向要素集聚特征的高经济联系度城市圈、东部以青岛为中心的具有双向要素集聚特征的中经济联系度城市圈和西南部“抱团取暖”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低经济联系度城市圈,印证了山东省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空间格局的科学性。此外,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山东省经济空间集聚性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全局范围内经济集聚性不显著,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由此提出由中心城市带动城市圈组团发展、三圈联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准确认识数字经济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拓展数字经济影响的评估视角,也为发挥数字经济和区域一体化的融合倍增效应提供有益思路。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群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打破了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市场分割,助推城市群边界的有效扩大。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主要通过两个作用机制,一是推动创新主体跨城市跨区域进行合作创新,促进城市协同创新网络发育壮大;二是提升城市空间集中度,增强邻近空间范围内的城市要素集聚能力。数字经济的网络性、跳跃性及外部性特征放大了中心城市对外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构建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和要素统筹配置机制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带、城市群、区域经济合作等已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主流模式,研究经济带内城市间的地缘经济关系和空间经济联系有助于促进城市间的互动合作、协调发展.构建欧氏距离模型和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定量研究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地缘经济关系和空间经济联系的演化,分析二者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省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地缘经济关系以竞争型和竞争互补不明显型为主;经济联系强度受空间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双重影响,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地缘经济关系和经济联系匹配效果总体不佳,以弱、较弱经济联系与竞争互补不明显型地缘经济关系匹配为主.对形成不同的"地缘经济关系-经济联系"类型的省市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提高经济合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战略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结论通过了一系列检验;空间双重差分结果表明战略的实施对带内省市和周边省(区、市)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战略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上中下游经济发展,且为下游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要远大于上游和中游地区。研究结论为继续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发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经济发展“领头羊”的带动作用以及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各省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能源需求主要由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等因素决定,价格机制在调控能源需求方面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用空间滞后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和空间误差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检验证实: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未能影响到本地区的能源消费,但能源利用效率等被忽略的因素对邻近区域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可测度2002—2008年中国31个省(市)出口产品质量,统计分析这些省(市)出口产品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空间自相关条件下广义基础设施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区域空间分布看,出口产品质量呈现明显空间集群现象,且该地理空间分布上依赖属性存在高度稳定趋势,形成了以上海、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为核心和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为外围的"核心—外围"空间分布格局;社会性基础设施比经济性基础设施影响大,特别是文化教育;不仅本省域而且邻近省域广义基础设施对本省域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为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和缩小区域间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的差距,不仅要完善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加快区域间一体化建设,还要加快核心与外围区域间的对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交易成本对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交易成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但交易成本的空间溢出效应却显著为负,即邻近地区交易成本的降低不利于本地区经济增长。本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碳足迹及碳生态承载力指标测算我国碳足迹广度,并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时间上,我国碳足迹广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2017年小幅下降;空间上,东、中、西人均碳足迹广度具有显著差异,北方省份普遍高于南方省份.(2)人均碳足迹广度主要呈现H-H集聚和L-H集聚,且集聚特征愈发明显,其中山东、河北等省份始终稳定在H-H集聚区,而北京、上海等地与周边省份形成L-H集聚区.(3)我国省域碳足迹广度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本地区及邻近省份碳足迹广度产生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在5%显著性水平下对其具有负向作用,城镇化对碳足迹广度具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因此在未来强调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应通过碳额的分配重塑我国各区域间的协同、创新和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中国西部兰州—西宁城市群县域经济的空间集聚格局,探究县域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州—西宁城市群所辖41个县(区)之间经济集聚水平差异逐步增加,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和"点—轴"特征。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集聚存在空间依赖性,经济集聚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和西宁市所辖经济核心县(区),经济集聚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和海东市所辖经济欠发达县(区)。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集聚存在溢出效应,人口密度、工业化率、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率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具有负向抑制作用,投资水平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7.
经济集聚和乡村振兴作为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重点问题和现实诉求,二者能否"相得益彰"备受关注。虽然现在脱贫攻坚任务业已完成,考虑到"贫困陷阱""顽固贫困"以及"贫困代际传递"等关键问题仍然存在的客观事实,实现传统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破除连片特困地区的相对贫困桎梏和防止返贫的关键突破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在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探讨了经济集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认为经济集聚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但对邻近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对称特征,"经济集聚中心"对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影响同时具有规模效应和随距离衰减特征。作者以西部经济最活跃、贫困问题相对突出的川渝地区218个区县为样本,将反映地理和经济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引入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上述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全部样本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对农民的增收减贫效应在时间维度上存在路径依赖和"滚雪球"特征,具有长期的正向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但其短期效应并不显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仍然是较长时期内地方政府必须加以重视的工作重点。对传统贫困县和非贫困县两类地区分样本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典型的空间非对称性特征,"经济集聚中心"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和随距离衰减的特征,经济集聚不仅不能有效促进边远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当地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的恶化。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认为在肯定经济集聚对农村居民收入积极作用的同时,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后脱贫攻坚时期,既要不断增强经济集聚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要重视经济集聚对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在减贫效果上的差异,合理调整政策,有意识地将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和深度扶贫政策相结合,切实做到持续改善贫困县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在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在鄂西地区确立一到两个城市承担起鄂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的"一主两副"战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也适应现实的经济资源约束和发展要求,是我省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可以将"一主两副"融入湖北省当前"两圈一带"战略,作为其战略支撑点去推进,以此促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二是可以统筹武汉城市圈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给予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多支持;三是在省域副中心城市进行必要的机制、体制创新,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四是在继续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同时,因地制宜,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给予区别对待;五是扩大城市的区划空间,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中国120个样本城市的相关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组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指标的测度模型,并以中国东、中、西部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为例,分别用模型测度了它们的城市化质量水平,然后结合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质量主要指标的差异认为,省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协调发展取决于区域城市化的内在质量,要提高中西部省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应该重点培育次级高能量城市,增强省域城市体系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城市网络张力.  相似文献   

20.
对“一带一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及国家经济联系的研究是推进沿线国家合作相通的基础,基于 GIS 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一带一路”的空间可达性,进而引入引力模型,测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强度,探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及引力格局划分方法。研究认为,“一带一路”中国地区主要节点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通道”型空间特征;西安是“一带一路”起点地区的质心城市,承担了中国境内大部分区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国家及地区的联系,沈阳是东北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联系的区域特征明显,具有强经济联系的国家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等,较强经济联系的国家基本为中亚区域国家,主要是蒙古、哈萨克斯坦、波兰等,欧洲区域的大部分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根据经济联系强度,将“一带一路”经济带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中蒙俄、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纽带,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合作,三大区域应该加强优势互补与贸易相通,打造城市群与重要节点城市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