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是西方结构主义文论家关注的话题之一。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正好契合了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理论。文章从该小说广受争议的语言和结构入手,指出小说中白描般、片段式的语言,独特的网状结构,多重复合视角的开放式叙事等正是零度写作淋漓尽致的体现,莱辛用零度写作的话语方式更好地表达了她的话语目的。  相似文献   

2.
女性哥特理论认为,女性哥特小说在情节、叙事技巧等方面,与男性哥特小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小说的情节多围绕女主人公逐步揭开男性社会向她隐藏的秘密而展开。《吕蓓卡》中,达芙妮·杜穆里埃通过对女主人公在逐步揭开秘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从无知少女到成熟女性的蜕变的描述,延续了女性哥特创作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吉姆爷》和《阿凡达》两部作品的故事背景、人物命运、叙事情节等方面,认为康拉德小说《吉姆爷》借助"东方"马来叙事散播帝国话语,而美国电影《阿凡达》以小说《吉姆爷》为"原型"宣扬帝国意识形态,是《吉姆爷》中东方主义思想的再现和延伸。在全球化视域下,西方国家不仅借助小说这一表现形式传播帝国话语和意识形态,还采用更为广泛、更快速有效、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形式——电影媒体,确保多方位向第三世界国家乃至全世界推行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4.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戴维.洛奇集文论家与小说家于一身,在其重要作品《小世界》中,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事建构了一个后现代主义浪漫传奇文本。小说文本由"谈这部小说如何成为小说的小说"和"类文本元小说"构成,使关于传统人文批评、解构主义、读者接受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文学本体论等的批评理论探讨转变成小说叙事艺术。同时,作者使用互文手法将高雅的专业知识阐释与表现当代学术界荒诞景观的通俗故事情节并置,讽刺性地质疑文学研究的目的和公共学术批评机构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奥特朗托城堡》是英国哥特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该小说中,"恐怖"成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在恐怖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结合恐怖诗学,《奥特朗托城堡》的恐怖类型分为命运恐怖、权力崇高和乱伦暗恐三种。通过命运恐怖,瓦尔浦尔表现了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的变化;通过权力崇高,作者描绘了理想的政治体制;通过乱伦暗恐,18世纪的社会性别体制得以展现。瓦尔浦尔借助于"恐怖"这一文学对象,通过"崇古"的形式,讲述了"现在"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哥特小说源自于18世纪的英国,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等人将这一写作风格发扬光大,使哥特风格带有本土色彩。霍桑的短篇小说《红字》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是典型的哥特小说,故事中的背景描写充分体现了哥特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当代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继承并发扬了英国现代小说叙事的互文性传统,他的小说《星期六》在叙事结构和主题上分别与《达洛维夫人》和《赫索格》形成互文,共同构建了不同时代文本间的对话关系,彰显了当代英国小说的实验性特征。文章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探讨《星期六》的互文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范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历史主义深刻地影响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历史叙事,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文学的"史传传统"进行了偏离,同时偏离了中国当代以来形成的由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历史话语,以及在进行历史叙事时所惯用的写实立场;它是又一次后现代式的解构行为,并成为退归于文化边缘的批判话语。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有《白鹿原》、《灵旗》、《红高梁》和《叔叔的故事》等。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凯德.班芭拉是"黑人艺术运动"中的代表性人物,她的小说在叙事特点和语言风格方面具有强烈的"黑人性"。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教训》(TheLesson)是收入多部文集的精品。本文将利用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该小说的叙事视角、话语模式、叙事语言与风格。通过对班芭拉小说叙事特点的分析,从而揭示出文本后面的政治意义。"为政治而艺术"正是"黑人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哥特小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青睐,人们抛弃哥特等于恐怖的固有理念,认为哥特小说的体裁、关学特点、性别意识等都具有研究价值。文章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奥多芙的神秘》中的美学话语“崇高”,从而发现作品中的“崇高”其实是不平等权利结构的体现,进而看出作者借小说向男权社会的话语提出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法国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家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为基础,研究小说《远大前程》中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叙事技巧。英国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匠心独具的叙事话语是使这部小说成为经典的重要元素之一。他通过巧妙的叙述手法恰如其分地控制了读者与主人公皮普之间的距离,使其时远时近,从而产生"张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感,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作家徐小斌的小说《羽蛇》《敦煌遗梦》《天鹅》《双鱼星座》等,凭借纷繁的杂语、复杂的关系、深刻的隐喻,诠释着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诸多联系。杂语化的叙事不仅为徐小斌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处莽莽苍苍的话语之林,更为其小说中繁多的“声部”提供了交锋与论辩的广阔平台。徐小斌笔下不论是曾经煊赫的权力话语,还是一时失语的民众话语,或者是呓语、巫语、鬼语等迷幻不清的另类话语,均跟随着时代的脚步日趋发展与完善。徐小斌小说中的杂语化叙事在当代文坛中体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慧血》讲述了一个美国南方梦幻般的哥特故事。《慧血》表象上未有典型英国哥特和美国初期哥特小说特征,也未有爱伦·坡和霍桑心理哥特的特征。奥康纳开创性地将哥特式写作技巧与宗教信仰融为一体,开启了哥特文学叙述的新维度,从宗教浪漫主义角度隐喻了美国二战后南方人的精神迷茫及罪恶感,对美国二战后社会矛盾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惑予以启示,进而引发人们对人性、社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小世界》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戴维·洛奇的"校园三部曲"之一,其小说根植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采用新批评方法、结构主义观点以及巴赫金诗学观进行创作,在深入挖掘学院小说中体现的文学危机、文学理论危机和高等教育危机同时,凸显了作品对话性、复调性的艺术原则。小说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呈现出"去中心"或"拼凑模仿性"等狂欢化的艺术形式,鲜明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的学院小说《美好的工作》是以冲突——融合为叙事模式展开故事情节的,其中蕴含着作家对沟通母题的独特建构。本文以《美好的工作》为研究对象,从人际、不同种族与文化以及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等几个方面,对当代英国社会中学院与城乡之间关系的疏离以及实现沟通的意义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这部小说所传达的沟通的实现其实是作家一种乌托邦式的叙事想象。  相似文献   

16.
传奇是中国小说最基本的叙事模式与传统之一,也是影响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生成、发展的最重要的"中国经验"之一,本文即试图据此阐明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说《边城》是一个传奇;二是《边城》作为传奇叙事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三是《边城》传奇叙事的生成背景与动因,以及其中传奇叙事传统作为"中国经验"对现代小说叙事以及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完全按照内聚焦型视角叙述作品的《蝴蝶梦》展示给我们的是一段贵族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作者选择这种叙事视角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一种"人是平等的"命题,寄寓一种"纯粹是灵魂呼应灵魂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因了"爱情障碍"的设置和排解,使叙述者"完全被戏剧化"了。由此看来,达夫妮·杜穆里埃将叙事视角定位在內聚焦型上,使整部小说成了主人公的戏剧独白,这样把叙事话语、非叙事话语融入人物话语之中,把感知视角和认知视角紧密结合起来,使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其小说叙事方式上的革新意义凸现。  相似文献   

18.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擅长用后现代的叙事技巧讲述故事,她的获奖小说《给樱桃以性别》采用独特的时空叙事方式,构建了大量具有隐喻意义的空间。幽闭所、刑场是权力表演的表征性空间,表征着权力对个体的约束和支配;言语之城、爱疫之城是话语集权的空间表象,体现了话语集权对个体的影响和规训;构建异托邦是温特森的挑战性空间实践,以空中之城、领域外之地颠覆现实规则,解构现实社会权力。研究温特森作品中的权力空间,可以揭露西方权力体系及话语体系的真相。  相似文献   

19.
莫言是一位很有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就本质而言是批判性的启蒙叙事。其城市题材与现实主义文本《倒立》,通过"话语"这一叙事视角展示了当代政治权力对个体主体性的压抑,表达了对中国公民独立主体性成长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朱利安 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小说主题广泛,艺术形式新颖,思想内涵深刻,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当前,学界主要从历史主题、权力话语、后现代手法、英国性等视角展开对巴恩斯小说的研究,忽视了小说中的媒介记忆书写这一独具特色的题材。《101/2章世界史》和《英格兰,英格兰》通过隐喻手法,再现了人的身体作为印刻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福楼拜的鹦鹉》展现了作为记忆之场的广场景观所承载的深厚历史记忆。小说中游客通过参观和体验凝结着多重历史内涵的景观,将记忆固化在头脑中。《东风》通过描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了网络永久性保存记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当代社会数字化媒介记忆的弊端做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