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推动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于2007年9月20日至24日在承德联合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的理论、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成就、历史学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藏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9-58
张岂之先生毕生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与教学,为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倾注了数十年的心血,张先生的学术研究以中国思想史为核心,以华夏文明的演进为主线,以民族复兴为最终归宿,并逐渐将研究的视角从思想史延伸到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其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国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等三个方面。此外,张岂之先生还对中华文化的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彰显了一位人文学人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6)
王明珂先生的新作《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结合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多种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从反思性研究视角为历史学研究提供研究方法指南,试图使读者能透过文本表象(表征),认识社会情境本相,练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聆听到历史的弦外之音,进而有所行动,让人类生态逐渐得到良性调整。这部著作对于研究处于边缘地位的民族历史及其传统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亮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4,(1):80-91
学界对中国“通俗史学”研究的重要分歧在于对史学“娱乐化”(作品)的理解与接受,辨证该问题需从中国“通俗史学”自身的发展史及其学术功用之实践入手。从中国“通俗史学”发展的渊源来看,其历程至迟于唐代已开始,这个历史过程可以20世纪初“新史学”的提出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不同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从“通俗史学”普及历史知识、延伸正统史学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中国“通俗史学”的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条以通俗历史读物等简化正统史学的形式为主,一条以讲史等娱乐性活动的形式为主。历史地看,两条路径下的史学“通俗化”发展均促进和实现了历史意识及史学意识的深化,延伸了史学本身在教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因此,当下的“通俗史学”研究应以时代意识来重新定位史学“娱乐性”作品。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26—28日,由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主办、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社会科学处联合承办的国家、社会、现代化: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7.
夏劲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3):284-285
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9日——2004年5月3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科技文化与中国社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诸多颇有新意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9.
王纪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51-65
2011年3至5月,河南省"福彩.中原人文讲坛"举办了以"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包括三次学术报告和一次学术座谈会。卢晖临教授在分别以《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中儒家文化的命运》《现代化之旅中的基层治理》《中国制造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前途》为题的学术报告中指出,我们应以"同情式的理解"和"批判性的反思"来看待儒家的百年命运,以复兴我们的文化;20世纪以来的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经纪统治破坏了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和资源;制度性安排使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在座谈会中,各专家、学者就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基层社会治理,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模式建设、培育现代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处于一种"魂不守舍"的境地,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文化模式;在反思近代以来的传统文化时不能忽视人们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内生性动力,且文化建设的中国路径问题应区别于侧重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中国教育之"病"在于工具理性的教育模式压缩了教育功能;传统社会资本的破坏和现代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和社会的碎片化存在;社会组织的缺位使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无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企业缺乏责任伦理,政府则缺乏应有的人性化关怀和对历史的尊重以及理念要优于制度设计的执政思想。这次研讨和交流启示我们:应在延续传统中构建当代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模式,并要有正确的方向、方法和心态等;在培育现代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应凸显公民意识与责任意识等价值理性,在实践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善民生。此外,这种学术报告与座谈会相结合的学术研讨方式对于促进思想交流、推动学术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深入研究,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学术转型的原因、路径与方法,经学的近代转型,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古史辨"与近代史学,国学与中西学术,近代著名史家的学术与思想以及清代学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在海内外传统学术研究中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学者直接对话并推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5):589-592
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萧萐父先生通过对近代以来的“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这两种文化观的分别检讨,以“历史接合点”的观念重新审视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从连续性与断裂性辩证统一的角度对“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论进行了双向扬弃,为人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思考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提供了颇具启发性的思维参照系。 相似文献
12.
曹建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09-109
2009年8月23日-8月27日,“现代化与牧区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研究所、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加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农业经济研究会、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会、内蒙古伊利乳业集团等多家单位协办。来自加拿大阿尔波特大学、英国哈亚当斯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牧业厅、内蒙古高等院校、新闻媒体,以及牧区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月19—23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和暨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外关系史百年学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珠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版工作者、在校研究生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外关系史百年学术回顾与展望”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内容涉及学术回顾与学人纪念,中外政治、经济交往以及文化交流等几个方面。兹将其研究与讨论的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初,梁启超在批评中国传统史学的弊端时提到,旧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当眼光向下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开启了一座历史的宝库,其存量之巨、内容之繁、价值之大,足以让我们屏息静气。举凡司法档案、契约文书、山场清册、花户执照、宗教科仪书、族谱、唱本、碑铭、账簿等,时段不一表现不同,转换一地而又形态各异。就契约文书而言,自上个世纪以来,近80万件(册)千年徽州契约文书的发现被誉为是20世 相似文献
15.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4,17(3):F002-F002
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5月29日至30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辩证法研究会、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 相似文献
16.
17.
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与乡土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光炜: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一些在当代乡土题材小说创作和研究上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作家、批评家来参加这个会.乡土文学创作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是一个关涉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话题,已经有很多讨论和研究.但是,在我的理解中,这个话题在今天实际有一个如何语境化的问题,即怎样认识当前的乡土小说创作与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文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创作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王向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50-56+153-154
19世纪末日本的那珂通世最先以“上世/中世/近世”的西洋式历史分期法来撰写中国通史,接着内藤湖南提出“宋代近世说”并进行论述,后来宫崎市定予以继承和发展,且将“近世”与西洋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相对应、相比较,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史亦即所谓“东洋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上古/中古/近古”与“上世/中世/近世”之间、“近世”与“近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逐渐明晰,“近世”的内涵逐渐得到确定和确认。“近世”既是“中世”后的时代,也是“前近代”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这样的“近世”不仅是东方史的分期术语,也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历史性质的判断用词。“近世”论以及“上世/中世/近世”分期法,打破了以往以改朝换代为线索的史撰模式,将东洋史纳入了世界史体系,又颠覆了西方人关于东方历史只有改朝换代周而复始的历史这一刻板的印象,具有很强的史学理论价值,不仅对日本东洋学、东洋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20世纪后一百多年的历史学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010年4月2-5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和港澳台的60余名学者围绕和谐文化的内涵、清明文化与中华精神、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特色、感恩文化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等展开热烈而深入的研讨。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 相似文献
20.
王雅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5):633-634
第一次拜读冯天瑜先生的《中华元典精神》是十几年前的事。当时,作为一名文化史专业的研究生,对文化讨论中的诸多问题充满兴趣而又疑惑不解,《中华元典精神》在中华文化的生成机制、发展脉络及中外文化交互关系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其后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中,随着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扩大,中国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因职业的缘故,我也接触到不少不同价值取向、各种流派风格的学术论著,在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因此增添了新的困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