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野仙踪》是清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国内出版的百回点校本 ,多以北大图书馆藏百回抄本为底本 ,笔者发现有点校不精 ,错误时见的缺撼。笔者点校的百回抄本《绿野仙踪》 ,以美国俄亥俄大学馆藏百回抄本为底本 ,以北大馆藏百回抄本为校本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整理的八十回刻本为参校本 ,逐字核对 ,希望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信赖的全本  相似文献   

2.
论《绿野仙踪》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一位生卒年月、籍贯皆无可考的作家李百川,“草创”了他的百回小说《绿野仙踪》前二十一回。接着,又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陆续创作,终于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定稿,历时9年。其实正如曹雪芹、吴敬桂两位伟大作家的艺术磨项远非具体年限可以概括的一样,李百)11的创作过程也远非9年这个数字那么简单,这从他的小说自序可以得到证明。在1753年之前酝酿创作的青少年时代,李百川即“爱谈鬼”而“广觅稗官野史”,欲“破空捣虚,作一百鬼记”,但“拆株之才,自知线短”而…  相似文献   

3.
<正> 版本问题,是红学的核心。六十年来,红学家反复宣传:“《红楼梦》版本最初只有抄本,它们是曹雪芹稿本的过录本,抄本一般都带有脂砚斋的评语,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应必诚:《关于<红楼梦>的版本系统》,《复旦学报》1992年第1期);然而,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三个抄本,事实上都出现在1927年以后;另外几个不称  相似文献   

4.
《绿野仙踪》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嘉靖年间冷于冰求仙得道作为故事线索,是一部融讲史、神魔、人情于一体的作品。它以广博的生活容量和佳处时见的描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作者李百川,生平事迹不详。我们所能依据的有关材料,只有百回抄本作者及他的两位友人侯定超、陶家鹤的几篇序文。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本,通过挖掘文本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意蕴,探寻作者丰富多采的精神世界。   一   整部《绿野仙踪》可以说贯穿着李百川功成名就思想,而这一思想在小说的人物形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人公冷于冰出身仕宦…  相似文献   

5.
惠栋《汉事会最人物志》目前常见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上海图书馆藏有两卷稿本,5卷写本;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旧抄本一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2套抄本,其中一套之母本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另一套为清吴清如抄本;上海图书馆所藏写本与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抄本为一套抄本的上下册。抄本系统反映了惠栋的辑录意图与思路,并对《丛书集成》本有重要的勘误作用。  相似文献   

6.
惠栋《汉事会最人物志》目前常见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上海图书馆藏有两卷稿本,5卷写本;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旧抄本一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2套抄本,其中一套之母本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另一套为清吴清如抄本;上海图书馆所藏写本与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抄本为一套抄本的上下册。抄本系统反映了惠栋的辑录意图与思路,并对《丛书集成》本有重要的勘误作用。  相似文献   

7.
鲁涛 《云梦学刊》2012,33(3):47-47
顾炎武著,张京华校释的《日知录校释》一书,由岳麓书社2011年10月出版。该书是《明清思想经典丛书》的一种,以台湾徐文珊《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简称“北大抄本”)参核,且主要参考了栾保全、吕宗力校本和陈垣校注本的成果。该书共有三十二卷,另有三个附录,反映了当前研究《日知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绿野仙踪》版本、作者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野仙踪》是清代一部颇有名气的小说,百回长卷,洋洋大观,引文摹写,佳处时见,堪与同时作品媲美。然而不知何故,清人著述中很少论及此书,仅见于鲁迅《小说旧闻钞》引《小说小话》。即是在这唯一的一段清人评述中,也未提及作者的姓名。关于此书的作者,尤其是作者...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改出来的杰作──试论《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与诸本的关系花美云《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的出现,是中国红学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不但为我们研究后四十回提供了确凿的佐证,证明它不可能为高鹗所写,也为我们从文学上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红学史上,从18世纪中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到20世纪20年代“新红学”诞生前的《红楼梦》研究,学界统称“旧红学”。由“旧红学”到“新红学”的变革,《红楼梦》“甲戌本”的发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是1927年,胡适偶然购得一部仅残存 16回的《红楼梦》早期稿本过录本,书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为第一回楔子中称此本经“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故称“甲戌本”。这个抄本的发现在学界引起了轰动,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九年夏,毛国瑶同志从靖应鹍家得见一部乾隆时的《红楼梦》抄本(下简称“脂靖本”)。当时,他对照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八十回大字本,将”脂靖本”所独有或有异文的批语,逐条抄录于笔记本上(下称“过录件”),经编号共为一百五十条,这就是现存脂靖本《红楼梦》批语的唯一原始抄件。关于“脂靖本”批语的流传,首先是毛国瑶于一九六四年将“过录件”提供给俞平伯校  相似文献   

12.
<正> 1962年张友鹤先生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简称“三会本”)问世后,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旧抄本,如齐鲁书社1981年1月影印的二十四卷抄本、山东省博物馆馆藏的711号和703号抄本以及最近中国书店影印的《异史》。我们校注的《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朱其铠、李茂肃、李伯齐、牟通校注)曾采用二十四卷抄本和山东省博物馆本作为主要校本,做了一些整理版本、校勘文字的工作;当时还没有见到《异史》。《异史》出版后,笔者对《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版本整理,作了一次复案;同时,关于《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也再次引起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天妃娘妈传》作者吴还初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人小说《天上已娘妈传》(又名《天妃济世出身传》),中土久佚,日本双红堂藏有明万历建阳乡。1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复印本出版了黄永年先生的标点本,作为《中自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的一种,作者标明“[明]吴还初”,其余米详。书前的黄永年先生《校.点说明》中说:“上卷卷首题‘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速士余德年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择’。下卷卷尾有‘万历新春三岁忠正堂能氏龙峰行’o行牌记。”1990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也记作者为吴还初,但版记“万历新春三岁”作“万历新春之岁”。《…  相似文献   

14.
《李生六一天缘》考陈益源《李生六一天缘》,文约三万五千字,其间穿插诗词达一百首,是明代中篇传奇小说中篇幅较长的一种,收录在万历一、二十年间的通俗类书《绣谷春容》,其他类书或小说汇编均未见。大连图书馆藏有清抄本《艳情逸史》,第一、二册虽为《李生六一天缘...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早期传抄本,迄今已经发现的只有十几种①。解放以来,出版界曾相继影印了七十八回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京本,旧称庚辰本)、十六回残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残本,旧称甲戌本)、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简称脂戚本)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脂稿本)。这些早期抄本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据《皖人书录》作者蒋元卿先生函示,戴名世《忧庵集》,他早在三十多年前即曾寓目,并著于书录中。近年汪庆元撰文初步介绍了该书的基本内容及作者(《文苑遗珍书林秘藉》载《江淮论坛》88年第1期),并加以校点由黄山书社出版。汪文称“《忧庵集》从元刻本,”似臆断,因《皖人书录》、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并载有康熙刻本,又文称安徽博物馆所藏《恍庵集》“疑为清稿本”,亦无据。该书时有脱字,以白钉标识;且序称全书二百余条,今存仅1171条,与清华大学所藏抄本类似,当属清抄本。该书点校出版后,仅见王树民先生著文批评校点方面存…  相似文献   

17.
郁永奎 《江淮论坛》2005,(2):160-170
《红楼梦》的创作,经历了《风月宝鉴》→《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复杂的演变过程。《红楼梦》是今本《红楼梦》的第四稿。“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①《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它原来在“贾探春理家”之前《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位置上,而后被作者向前移至“葫芦案”和薛宝钗“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②故事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沿着这里往下创作,直到“末回《警幻情榜》”③为止,从而创作出“百回”④《红楼梦》。而后,曹雪芹将《上三十回》⑤压缩成三回《红楼梦》,放在第四回之前,作为小说的开端,之后,他又从开端修改下去,成为“百十回”⑥《红楼梦》,但始终未改变《红楼梦》创作思路。《红楼梦》创作思路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思路,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思路。这为统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红楼梦》结构、主题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古代史籍与小说中都有不少同名交错的记载或描写,《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籍贯“太原说”,与《(天启)淮安府志》著录“《西游记》”被认定为百回本小说《西游记》,进而以吴承恩为此书作者,都有同名交错之误的可能.古代小说考证要充分顾及作者、作品同名现象的严重性,把不能仅凭同名下判断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并“阙疑”能“缓”.当今《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籍贯的认定应该回到“东原罗贯中说”,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作者的认定应该回到明世德堂本不题撰人的原点上来.作为学术研究进步的阶梯,虚假的明确远不如真实的模糊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红楼梦》甲戌本“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现存脂评系统的《石头记》早期抄本,共有十余种,其中只有甲戌本独有“凡例”。同样是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命名的三个早期抄本,已卯、庚辰两抄本都没有这篇“凡例”。“凡例”是甲戌本独有的。这种现象当然引起了红学界的重视。1927年,胡适最初购得甲戌本时,便“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头记钞本”。1961年甲戌本影印出版时,胡适又说:“这个甲戌本,在四十年来《红楼梦》版本研究上曾有过划时代的贡献”①。对胡适的意见,有许多驳诘的文章,其中吴世昌先生的态度最为激烈。吴先生认为“甲戌本的命名,极不科学”,甲戌…  相似文献   

20.
<正> 《周易外传》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周易外传》七卷,凡一百三十六论,此次所见之版本凡七:其一为抄本,其六为印本。抄本即船山五世从孙嘉恺所手录之本,现藏湖南省博物馆,为1951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邵阳曾家所收船山遗著抄本十一种之一。但嘉恺抄本并非此次始用于校勘。四十年代,马宗霍曾以此抄本与金陵本对校,作有《校勘记》一百六十五条:五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