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5年,周梅森与江、浙、沪三地合作推出电视连续剧《我主沉浮》。自1990年至今,他完成的改革题材小说已达9部,电视剧已达7部。周梅森笔下最新的主人公———一位经济大省的省长,在改革的闯关过程中,他扮演“马谡”,也扮演“诸葛亮”。他与手下爱将钱惠人配合多年,最终却无力挡住钱惠人蜕变为“腐败精英”。在《我主沉浮》中,他这样感悟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不但资本有原罪,改革也有原罪。”改革者本身有没有“原罪”问题?记者:您提到对中国改革的反思。您反思的结论是什么?周梅森:20年的改革历史产生了一种文化———改革文化,这种文化主流…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犯错误,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变开始的。思想上蜕变,有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须警觉并预防那些“貌似正确、实则谬误”、“不愿直白、却在奉行”的东西,这里称为“盲点”。  相似文献   

3.
张东荪无疑是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五四这一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期,一方面他最早在中国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他从一个民主自由主义者逐渐转变为一个社会主义者,而且受到罗素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基尔特社会主义的鼓吹者,并在越来越激进的环境中坚持改良与调和的观点。过去,对于他的理解常常带有过于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本文试图在“五四”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张东荪流质多变的政治思想,并探寻其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对自己的诗词总是反复斟酌、认真推敲,力臻尽善尽美。即使对一面世就被誉为“精品”、“杰作”,甚至于“千古绝唱”的《沁园春·雪》也不例外,诗人在十多年后正式发表时还作了认真修改,结集时再作修订。他这种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可敬可叹。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头等大事。它影响此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至深且钜我们经常说继承、发扬“五四精神”,然而对于“五四精神”重要内容之一的“民主”,如何理解及如何继承,都值得深入研究探讨。一、“民主”与“科学”口号之提出谈“民主”与“科学”这两面大旗,就不能不提起陈独秀(1879-1942)这位著名的思想家、启蒙教育家。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宣传者、组织者,并曾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之职。北伐时期因执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中被撤销总书记职务。后坚持错误,反对武…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位设计者,总能为团队勾勒出美好的蓝图;他是一位进取者,总能在逆境中点燃希望的明灯;他是一位开拓者,总能在混乱中建立有序的规则;……他叫牟德彬,他的员工私下里称其为“家长”。这并不代表其宽容和溺爱,他总是不断熔化修正其团队的盲点和缺陷,把一群散漫无目标、软弱、没有战斗力的羊群蜕变为一群坚强、凶猛、团结、有谋略……战无不胜的狼群。这位从才子之乡走出去的川南汉子,用其坚韧与睿智已经在中国的南方把自己的事业点亮。有人说,在他身上看见了新的红学。  相似文献   

7.
让大象跳舞!     
杜奎松 《经理人》2009,(8):106-106
陆波和他的公司遭遇了“成长的烦恼”! 彼得·德鲁克引用了生物学家的话来描述公司的发展:甲壳动物在大小和复杂性上只能达到一定程度,超过了这个程度就必须有个骨架。陆波和他的公司面临的就是这个蜕变。  相似文献   

8.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并兼旗下多家公司董事长的苗圩,1997年走马上任以来,经过八年“抗战”,指挥他的管理团队“再造新东风”,将一个亏损严重、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蜕变为今天牵手多家跨国汽车公司、生产经营持续增长的投资控股型公司。东风巨变的背后,折射出公司管理团队“有形之手”的威力,充分显示出中国汽车业界“儒帅”苗圩的领导魅力。  相似文献   

9.
1978年6月,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访问中国,头一天指挥中国中央乐团用管弦乐演奏《二泉映月》,他被那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旋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是,真正使他受到震撼,是第二天在中央音乐学院。当听到用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演奏的“原汁原味”的《二泉映月》时,乐曲独特的艺术魅力把大师彻底征服了。他泪流满面,虔诚地说:“这种音  相似文献   

10.
郭冠英 《领导文萃》2009,(13):69-73
失之交臂 唐德刚曾说:“写一个人的传,你要比他自己还要了解他。” 唐德刚说的是李宗仁(他曾写下《李宗仁回忆录》)。遇到张学良.唐德刚当然视为难得的机遇。可惜,没写出来。但在写的过程中.他比“他自己还了解他”。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作为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不能没有一些领袖人物来领导。但是,究竟谁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长期以来,大多对此含糊其词,或是只提李大钊而不谈陈独秀。本文以陈独秀与“五四”运动为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罗曼·罗兰(1866—1944年)是一位极著名的反对侵略、拥护苏联的杰出战士,是本世纪全人类伟大的良心之一。罗曼·罗兰夫妇(他当时的夫人是俄罗斯人)于1935年的6月23日至7月21日共27天,只到莫斯科一地去进行过一次访问。名义上他是受苏联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和高尔基的共同邀请去访问的(有的文章说只是应高尔基之邀去访问的,但日记内容看来不像),但实际上他是受苏共中央邀请去访问的,看了日记后就可明白这一点。罗兰在资料很不充分、本人又是在全封闭中进行的“访问”,而且又是在苏联的弊端也还远未充分暴露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了很多危险的征候。他在日记中说:“可要小心震动,有朝一日,在一个美丽的日子里,那震动会突然发生的!”(174页)事情也那么准确,正是在此日记得以公开的五年之后,那里的“大震动”果然发生了——苏联共产党自行崩溃了,苏联国家也自行宣告解体了。不过,这些都决不是“突然发生的”,共中根深蒂固的远因,在罗兰的日记中就已经被初步的、温和的指出了。下面我想拣出几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来介绍一下,但我不能全靠转述,而必须引用一些原文。有些事情材料太多的,只能举一二则例子。至于还有一些问题就只有略过,不一一介绍了。  相似文献   

13.
《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教诲儿子司马康的一篇家训文章。此文融事例、名言、典故于一体,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讲道理,把“崇尚节俭,摒弃奢侈”这个论点论证得充分有力,令人信服。他要求司马康不但自己要摒弃奢靡,而且还要教诲子孙崇尚节俭,是一篇教育子辈和世人崇尚节俭的传世之作,今天读来,仍有现实教育意义。司马光家族世代廉俭,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州县官,廉洁奉公,家无余财。身为宰相的司马光在那个“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时代,能够“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独以俭素为美”,以自己为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训诫下一代…  相似文献   

14.
杨尚昆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家,他一生的历史已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融为一体。在担任过党和国家最高职务的领导同志中,杨尚昆是惟一在身后出版日记的。这部日记共110万字,起讫时间为1949年1月1日至1965年12月10日,时间跨度为“文革”前的整整17年。在这17年间,他先后担任过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等职。因此,这部日记就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部日记中,作者不仅简要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还叙述了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堪称是一部观察当代中国史的珍贵记录。  相似文献   

15.
问题     
《领导文萃》2014,(5):133-134
正拍卖之乱象近年来,名人手稿、书信屡拍高价的同时,争议也不断。由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曾在2012年拍出184万元的高价。期间,拍卖公司未理会周作人16位后人对手稿来源的质疑,随后,其后人将拍卖公司告上法庭。除了来源不明确外,伪作进入拍卖市场也屡禁不止。2013年  相似文献   

16.
这位保卫和开拓南疆的汉代大将军,在戎马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称得上是一位“达而不执”的明智者,这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执而近拗”,遭致军事失利,犯了小人,死后被夺官削爵。重新审视这位将领的戎马生涯,确有很多值得吸取的教训。西汉末年,王莽为乱,旧的平衡完全打破,新的政局尚未形成,有实力、  相似文献   

17.
浩程 《决策》2006,(10):72-72
一位二十七八的初中毕业生,基本没受过技术培训,流动于城乡之间,按月领取不高于800元的工资。他以辛勤劳动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但经常遭遇被拖欠工资、用工歧视。这段素描描述的群体被统称为“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07,(10):97-97
他被同行称为“最轻松”的总裁,却拥有着最忠实的员工,他是成功的保健行业“十佳企业家”,他拥有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他是“亚洲最佳雇主”、“中国最佳雇主”南方李锦记的掌舵人,他作风独特、成就斐然,他就是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李锦记集团执行董事李惠森。  相似文献   

19.
辛岛 《领导文萃》2008,(10):102-107
《时代》杂志亚洲版2006年刊登了一份“亚洲英雄榜”,邓小平赫然在列。邓小平入选的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比如“黑猫白猫论”。  相似文献   

20.
张泽田 《经营与管理》2013,(12):102-102
林放请教“礼”的本质,孔子回答:“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孔子虽然非常看重礼仪,但是也反对奢华和繁琐,提出要在实行和效果上符合“礼”的要求。他对季孙氏的“八佾舞于庭”,明目张胆地无礼违规僭越,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对社会上一些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