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自清朝史地学者张澍自1804年判别、认识出历史上曾存在过西夏文字以来,到1932年间北平图书馆出版馆刊“西夏文专号”使西夏学研究一步步走向辉煌,80年代至今以成为西夏学研究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2.
西夏学研究中藏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夏与藏族的特殊关系 ,在藏文文献中也保留了许多有关西夏的资料 ,但由于藏文文献的不易见到和藏文文字的障碍。随着藏学的发展和汉译藏文史籍的不断出版 ,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文献在西夏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发表了一些相当有份量的文章 ,涉及到党项族的起源、西夏的建国及其灭亡、西夏的遗民等问题 ,从而为西夏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对藏文文献在西夏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介绍了一批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宁夏大学西夏历史研究所与西夏文化研究所,1993年两所合并为西夏研究所,2000年更名为西夏学研究中心。2001年,该中心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史金波新著《西夏文化》,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作者多年西夏研究的结晶,是我国系统地研究西夏文化的第一部专著。 西夏是我国中世纪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较高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西夏学研究较之其它学科,迄今还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而西夏文化又是西夏学研究中一块比较荒芜寂寥的园地。西夏学兴起之时,中外学者主要集中于西夏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六十年代以来,学者们的研究重心渐渐转移到西夏历史,然而重点又是  相似文献   

5.
将近元旦,喜得宁夏社会科学院景永时先生所赠由他主编的《西夏学译丛》三册,十分高兴。其中有孙伯君女士编《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简称《论集》)两册。《论集·说明》中称,在众多国外早期西夏学论著中,只收集“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物和文献的研究”论文,对“单纯就汉文史书描写历史事实的文章不予收录”。不言而喻,这个定位是非常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一个重要王朝。它的统治民族称谓[弭](附录1),西夏时期汉译文为“蕃”,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为党项(tangut)。近些年来对党项人亲属称谓和婚姻的研究也成了西夏学家所关注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对当前西夏学的进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翻译西夏文文献时,元论是字典、词书,还是典籍、文书,都会遇到亲属称谓。目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西夏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关西夏历史、语言文字、文物考古等方面的论著纷纷问世,使我国西夏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因而西夏史与党项族史是密切关联的.然而,国内正是在党项族史的研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比如西夏正式建立之前党项族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唐末党项拓跋氏割据势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以后西夏的建立有重大的关系,可是已出版的有关西夏的论著,不是记载过于简约,就是论述各异,莫衷一是.笔者不揣冒昧,试就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是目前藏学界与西夏学界都重点关注的话题。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对西夏译藏传密教文献的研究,而对显教义理文献涉及较少。事实上,在黑水城出土的西夏译藏佛教文献中存在大量的、能够代表藏传佛教后弘期"经院学"传统的文献。对这些文本的对勘与研究能够对藏学及西夏学研究做出三方面的贡献:一、理解夏译藏的语言体系;二、厘清藏传佛教在西夏更为完整的传承史;三、以西夏材料反观前弘期初期的藏传佛教史。文章成功同定了夏藏文本的《正理除意之暗》,并讨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西夏译量论文本,指出整个桑浦量论传统在西夏时期深入传播的历史可能。  相似文献   

9.
<孔子和坛记>是中古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一部道家俗文学著作,其汉文原本已佚,唯西夏译本尚存.前人已经发现该书的叙述线索套用了<庄子·渔父>,本文则进一步指出其汉文原本的撰成时间应在唐代中叶以后,内容为佛、道两家思想的杂糅,且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这是唐宋西夏时代佛教与道教世俗化的反映.文章最后利用西夏译本对相应的汉文底本进行了构拟,希望能为西夏学和古代河西俗文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英、法两国“前西夏学时代”的学术史,重点评述伟烈、卜士礼、戴维理亚、毛利瑟、沙畹、伯希和、伍尔芬敦等人的西夏研究,目的是从中提取学科发展的经验,供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夏与吐蕃、回鹘在经济文化上具有较深的关系。吐蕃藏传佛教被西夏各届广泛接受,传播至河西地区。西夏历法源于吐蕃,藏语作为重要的宗教语言也深受重视,很多西夏人通晓藏语。回鹘文字是西夏文之外的第二文字。西夏佛教深受回鹘佛教影响,大量回鹘佛经被翻译成西夏文,回鹘僧人在西夏地位极高。吐蕃与西夏间的贸易主要是西夏以茶叶交换吐蕃的牲畜。西夏盛产的青白盐也是与吐蕃贸易的重要商品。西夏占据河西,向回鹘商人征收重税,同时还把回鹘的各种奢侈品转卖至周边政权。  相似文献   

12.
西夏律法档案是指西夏制定的法典、规定及依据法典处理违法案件所直接形成的、有备查利用价值的文字材料.西夏文献的出土及编纂出版,使我们有幸目睹了种类齐全的律法档案的原貌,为更深入地研究西夏律法档案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因此,本文拟对西夏律法档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并进而对其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夏历史、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了,已发表、出版了一些论文和专著,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是,引用西夏文原始资料来研究西夏史的人并不多。这是什么原因?一是研究西夏文原始资料的人很少,以前限于条件,译文难免有出入,不敢轻易引用。二是西夏文资料往往零星出现,孤证难立。三是被沙俄大佐柯兹洛夫掘去的大批西夏文资料,至今未能全部公诸于世,致使学术界不能充分使用。为了发挥西夏文原始资料的作用,使它更好地为研究西夏史服务,笔者仅就自己接触到的西夏文资料,择要归纳,重新翻译考订,用以说明西夏文资料对研究西夏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交流对西夏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地处西北边陲 ,曾创造过具有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西夏人与周边各族的积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夏文化教育的发展 ,突出表现于崇佛纳儒对西夏文字产生、推广的影响和对西夏的蕃、汉学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货币上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由来已久,如西夏、元、清诸代的钱币上,分别铸有西夏文、八思巴文和满文。新中国的人民币上除了采用汉字为主要文字外,也曾先后采用蒙古、维吾尔、藏、壮4种少数民族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均由该少数民族书写高手书写,并经内蒙古、新疆...  相似文献   

16.
西夏的藏传佛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乃至整个西夏文化影响很大 ,而西夏对于藏传佛教的东传又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夏接受并发展藏传佛教有其民族渊源和历史基础 ,受到西夏和吐蕃两个民族政治关系的影响。西夏的藏族僧人数量较多。现有各种资料表明 ,藏传佛教在西夏的发展大抵以河西走廊为重点 ,并逐渐向西夏腹地延伸 ;藏传佛教对西夏的影响 ,主要是在西夏中后期。设立帝师是西夏僧官制度的重要特点。新发现的文献表明 ,早在元世祖忽必烈封授八思巴为帝师 (1 2 6 9年 )一百年前 ,西夏就开始封设帝师了。西夏时期的文献出土、发现很多 ,其中不乏藏传佛教经典。西夏故地 ,还发现了大量藏传佛教的绘画和雕塑。藏传佛教对西夏的佛教建筑也有显而易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天英 《中国藏学》2016,(2):120-125
甘肃省瓜州县博物馆藏有三件西夏藏文医药文献,出自瓜州县东千佛洞泥寿桃洞。从出土地点、同时出土的文物以及文字特点等方面考证,属于西夏时期。所记泻药药方、凉药药方、创伤药药方、治眼方,具有藏医药特色,用药多为西夏常见药物,反映出西夏时期河西地区的一些常见疾病,说明西夏医药学除了吸收宋、金的先进经验外,还向吐蕃学习,构成了西夏多样化的医药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从目前已经刊布的西夏文献中,进行了细致的钩沉索隐,发现西夏文书的种类可分为官方文书和私人文书两类,并作了简要的探析。这为今后研究西夏文书档案史提供了很多方便。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我国甘肃武威西郊林场先后发现多座西夏砖室墓,并有明确的记载,而出土的文物、随葬品也为研究西夏墓葬文化提供了详细而真实的参考资料,并且通过墓葬的重见天日,更是印证了西夏文化融合的的论断,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感受千年前的西夏王朝独有的文化内涵。在此,本文就详细探讨和研究了西夏的各种葬俗、西夏墓葬的形制、规格以及所反映出的葬俗特点。  相似文献   

20.
西夏是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党项羌人所建立的政权,白元吴于1038年称帝立国至1227年亡于蒙古,传10帝,存国190年,几与宋辽金诸王朝共始终。如果从881年夏州政权建立“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算起,西夏则历时达347年之久。西夏幅员辽阔,奄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不仅创立了独特的官制,而且还创制了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建立了一整套法律、货币体系。其文化成就虽在宋朝之下,但绝对比辽、金要高得多,这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遗址、银川及河西走廊诸地发现的为数众多的西夏文献、文物所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