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中国企业负责或参与的海外高速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涵洞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政府已着手构建工程和科技领域的国际话语体系。在这一背景下,相关翻译人员的培养日益重要。有必要选择工程类大学英语专业的科技翻译课程为研究对象,调研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技能、素材选用、授课方式以及学生实践等现状,提出改革方案,以科技翻译课程改革来促进中国工程技术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胡艳玲 《国际公关》2023,(11):113-11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国内各个行业的发展实现了极大的飞跃。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河南地区的企业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必须将自身的生产经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紧紧把握住国家相关激励政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根据自身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选择有效行之的优化策略,从而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为国家与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稳定持续地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走出去”企业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背景下,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否需要语言服务,尤其是否需要为数量庞大的农村空巢老人提供语言服务,值得研究。从语言服务自身的作用以及空巢老人的现实需求来看,空巢老人语言服务不应被忽视,应该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一部分。面向农村空巢老人,可以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闲聊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语言技术服务以及语言教育服务等等。农村空巢老人语言服务建设有现实意义,其有助于满足空巢老人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公共服务“适老化”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进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成为我国贫困治理、实现共同富裕中亟须攻克的难题.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分析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缓解家庭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家庭的贫困状况,但减贫效应随着区域、受教育程度和城乡差异而存在显著差异.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这三个分指标均显著降低家庭的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部地区的减贫作用显著大于对西部地区的作用,需要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数字普惠金融在高学历群体中的减贫作用显著大于对低学历群体的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在微观层面,通过增强居民主观选择金融服务意愿缓解居民融资约束;在宏观层面,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进而提升减贫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必须正确认识在世界大格局下中国现有的社会结构及其特殊性,处理好党和群众、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一整套良性互动的利益均衡机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必须正确认识在世界大格局下中国现有的社会结构及其特殊性,处理好党和群众、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一整套良性互动的利益均衡机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与成果总结为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强话语保障。但如何打破西方国家对现代性话语的把控和垄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在话语环境、话语内容、话语渠道方面仍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鉴于此,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着力丰富话语内容,提升文化亲和力与理念引领力,做到言之有物;推进话语创新,提升方案贡献力与议题设置力,做到言之有理;搭建话语平台,提升制度创设力与传播辐射力,做到言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9.
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建构具有时代紧迫性。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对话语系统的影响,发现自然语言有代替人工语言之趋势,新媒介技术改变了传统话语传播模式,数字化知识体系重构了话语内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面临着虚拟交往带来的话语主体异化风险、信息过载带来的优质话语生产困难、互动性带来的主流媒体话语引导权消解等问题。因此,需要建构具备数字思维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主体,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优质话语的数字化生产和传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的“中国特色”价值,从而契合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衡量法治状况标准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几个环节入手,分析其具体操作者所处的文化氛围、话语背景及其在当前中国的法治场景中所表现出的话语立场,检讨当前中国法治状况的复杂成因.指出,法治现状的根源正在于各种话语力量的历史性冲突和隔离,这种状况的根本改善取决于法治表象之后的人的法文化立场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党的使命任务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共同富裕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非常重要。其理论价值表现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更是人的才能全面发展的条件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其应用价值表现为:以消灭贫困为底线;以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康建设;以协调和统筹区域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间的共同富裕以及将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表现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稳步迈进的重大举措。同时,共同富裕需要由媒体引导价值取向,由深化法制和制度改革作为保障,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实施,使人民感受到共同富裕的实质进展。  相似文献   

12.
党建话语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而提升其吸引力、感染力、表达力、传播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丰富的理论滋养、充足的实践探索、明确的时代需要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历史经验和现实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的构建因而成为可能。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性工作,必须坚定话语立场、更新话语内容、创新话语表达、推动话语传播、优化话语评价,解决好“为谁说话”“说什么”“怎么说”“说话效果如何”“如何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设能源强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离不开能源话语实践特别是能源治理话语实践。中国能源治理话语以其特有的话语概念已经形成国家话语,但只有通过国家翻译与国家修辞转化为国际话语,才能够切实赢得全球能源话语权,提升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能力。从中国能源话语研究现状着手,阐明能源治理话语的内涵及特征,提出构建“三库合一”的能源治理话语翻译资源库,包括中国能源治理话语翻译术语库、翻译语料库、翻译修辞案例库,整理收集中国能源治理话语的相关资源,依托翻译这一跨语际实践规范能源治理话语,提升能源治理话语的认可度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道路。但在国际社会上却对“中国道路”存在种种曲解与误[JP2]读,表明中国道路国际话语传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构建中国道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肩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核心目标是要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道路的伟大成就、独特性和世界意义。要从宏观上夯实中国道路的实践表达,从中观上完善中国道路国际传播话语表达体系,从微观上研拟具体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高质量做好民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必然要求“一个民族不能少”。以建党百年的大历史观审视党的民族工作,将“一个民族不能少”作为价值遵循是一条重要经验。百年以来,“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经历了奠定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础、进行共同富裕的社会动员、确定共同富裕的政策保障和彰显共同富裕的时代目标四个表达阶段。虽然每一阶段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都致力于推动共同富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历经百年嬗变,既是一种价值遵循存在,同时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主体、主题、主力等理论要素。话语来源于实践,也指引着实践的发展,“一个民族不能少”话语具有促进解决各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等实践指引价值,能够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迈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阶段,分析现代产业体系的影响机制,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远景目标有重大意义。从“共富”与“共享”两个维度分析“物质富裕”“精神富裕”与“共享发展”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影响,继而选取2008—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收入效应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有正向作用;平等效应阻碍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只有当平等效应低于0.0208时,正向作用显著;发展能力效应有利于产业体系发展,且当发展能力高于11.4853时,边际作用明显提高。为此,应增强市场要素报酬作用和增加就业,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发挥分配制度和推进城乡融合,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力资本专业化培养,提高个人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展现出了极大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为共同富裕积累了物质力量。但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革命也加剧了生产领域对人的替代,带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普通劳动者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劳动致富的可能。回顾马克思对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对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工人的替代现状研究,能够为我国处理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借鉴。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合理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弘扬工匠精神,为工人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而农民经营性收入则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浙江农民经营性收入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响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并从浙江省情出发,提出了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机械化、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等路径,以期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展现出了极大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为共同富裕积累了物质力量。但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革命也加剧了生产领域对人的替代,带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普通劳动者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劳动致富的可能。回顾马克思对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对资本主义国家产业工人的替代现状研究,能够为我国处理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借鉴。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合理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弘扬工匠精神,为工人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