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惊诧     
新调来的政委乒乓球打得好。到任第一天,就把旅里几员“大将”全部“摆平”。政委打得兴起,手一挥:“来,来,来,谁还上!”机关的参谋干事们纷纷退避,收发员小郭不服气,接过球拍:“我来!”上去一场鏖战,结果政委当众败下阵来。政委笑着连说两声: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09,(11):145-145
有人问美国华尔街40号国际公司前总裁马修·布拉:“你是否对别人的批评很敏感?” 他说:“早年,我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我急于要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  相似文献   

3.
一、“爸爸教我学游泳”还是“我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
  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四幅图,以激起他们对暑假生活的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当观察到第三幅图的时候,有学生说:“这幅图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在游泳池教我学游泳。”有孩子说:“在暑假里,叔叔带我去游泳。”我正准备指导学生观察下一幅图时,一个孩子把手举得高高的,好像有非常急的问题要问。我叫了他的名字,他说:“这幅图还可以想象成‘我在游泳时不小心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我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这幅图不是明摆着“爸爸在教我学游泳”吗?可是为了不打击这个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能够让他正确理解图画,我马上问全班同学:“可以这样想像吗?”立马有人举手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4.
陈染 《领导文萃》2009,(11):82-82
身边有些事情.经常使我联想起一则笑话: 救生员说:“终于抓着你了,你不可以往游泳池里撒尿。” 撒尿者说:“大家不都是在游泳池里撒尿吗?”  相似文献   

5.
在旅党委班子里,我是年轻书记。七名常委中,有入伍三十年、经验丰富的老旅长,有担任过五年团长、政委的“老基层”,有土生土长、熟悉情况的“老海防”。论年龄,我排行老六;论军龄,我居第四;论经历,我一直是“老机关”,当书记还是头一回。从长期做机关工作到挑起书记重担,从管几个……  相似文献   

6.
私访     
《领导文萃》2007,(4):119-119
一天.布什到伊拉克私访,在村头看见一家磨坊里一头毛驴在拉磨,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铛。布什好奇地问磨坊主:“老乡,你为什么要在毛驴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呢?”磨坊主说:“万一我打瞌睡了,毛驴也不走了,铃铛就不响了。我听不到铃声。就知道毛驴偷懒了。”布什说:“要是毛驴在原地不动,光摇头,既不干活.又能使你听到铃声,那怎么办呢?”磨坊主愣了一下说:“哎呀,先生,我哪能买到像您这样聪明的毛驴啊!”  相似文献   

7.
张聿温 《领导文萃》2008,(20):102-106
一天,陈云来到毛泽东的会客室,毛泽东劈头问道:“你电话里说有急事面谈,什么事这么急啊?是不是为‘一五’计划的事呀?”陈云回答:“一五’计划的事还未考虑成熟。我是想向主席反映一下高岗同志的问题。”毛泽东略感惊异:“高岗?他怎么啦?”“我看他有点不正常。”陈云说,“他主动找到我门上.同我谈对党和国家体制调整的看法。散布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些话很出格。”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睡觉     
办公室里一女同事中午外出.没把手机带走。她老公不停的打电话来。午睡的男同事被吵烦了,拿起手机大吼:“我们在睡觉,你烦不烦啊!”电话再也不响了。半小时后,女同事怒气冲冲地回到公司:“刚刚是哪个混蛋说跟我睡觉来着?”办公室里寂然无声。  相似文献   

9.
2007年的绝招     
在这个基本实现了煤气化的城市里,一卖煤球的小贩竟出奇地忙碌,生意做得很好,其诀窍就是男扮女装,花枝招展。并不无得意地放言:“现在干啥不都得追求个回头率嘛!”此招可称之为“哗众取宠”。街头一卖蟑螂药的小贩,在自己的药摊前竖起一块大牌子,上写:“蟑螂不死,我死!”有人打问他也不答话,只用手指指牌子.  相似文献   

10.
叶延滨 《领导文萃》2007,(6):166-167
读纪伯伦的文集,跳人眼帘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这句话让我停止阅读,进人思考。也许我说得过于正式了,这种正式是因为它让我想到另一句同样精彩却意义迥然不同的话。那句话是列宁说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是列宁在哪本书里讲的。我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感谢坚挺     
许多人──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在曼谷的泰国王宫里,摩肩接踵,拥挤着一群一伙然后又散成黑压压一片的中国人。让我常常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在故宫里或王府井大街上。有一个旅游团的领队用汉语大声一咄喝:“集合了,集合了!”一下子跑过来数不清的不认识的面孔,纷纷用汉语向他打问:“你是哪个团的?”“这是不是水利局的团?”这有.b.象当…  相似文献   

12.
巧妙的批评     
<正>美国一家企业经理查尔斯有一天中午去他的钢铁厂,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他们的头顶上就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字样。可以想象,查尔斯有权怒气冲冲地指着牌子吼叫:“你们不认识字吗?那里写的是什么?”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朝那些人走去,递给每人一根雪茄,并说:“各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这些雪茄,我真是感激不尽。”那几个工人听了以后立刻知道自己违反了工厂里的一项制度,且急忙向查尔斯当面作了道歉。  相似文献   

13.
最好的麦穗     
汪兆龙 《领导文萃》2007,(5):118-118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一次向门徒们讲授“选择”的哲理。 他把门徒们带到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对他们说:“请选出这麦田里最好的一支麦穗.然后把答案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国营情结     
有一天我栏出租车,一辆亮着“空车”红灯的夏利向我靠过来,待靠到我近改时车主却又想离开。但车身已经离我太近,突然加速很容易将我挂倒,只好犹犹豫豫地停下了。我拉开车门,禁不住笑了,司机原来是我朋友的弟弟。我问他:“是不是到跟前一看是我就又想跑啊?怕我不给车钱?”他显得很不好意思:“我怕您笑话。”“为什么?”“干这个太丢人!”他是当真的,我也不再笑了:“你不偷不抢,别人羡慕还来不及呐,怎么会丢人呢?有时连我都想干这一行,离地三尺,高人一等,自由自在,不少挣钱。”“得了,您别拿我找乐儿啦。”“这怎么是找…  相似文献   

15.
朴实新教育     
“生命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却有滋有味地流过的。”李镇西,曾无数次在他的班级日志里这样感慨。
  “您那么忙,靠什么毅力坚持写下那么多故事啊?”
  面对这样的疑问,他总是坦然回答:“我不觉得这需要什么‘毅力’,因为这是我本身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用文字记录自己和学生每一天的成长,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相似文献   

16.
上任伊始.有同志问我.履新之后怎么烧“三把火”。我没有“三把火“,刚上任不了解情况就“烧火”.那不符合唯物主义。若说有,我这儿倒有“三盆水“——一盆洗脑.保持清醒.不保守.不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盆洗手.干干净净,清正廉洁.当好人民公仆:一盆洗脚.舒筋活血.勤下基层.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7.
前一个时期,在一张文摘报上,看到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曾景忠研究“九&#183;一八”是谁下令不抵抗的文章摘要。后来借用儿子电脑在一个叫“五柳村”网站上查到了曾文的原文:《澄清有关“九&#183;一八”事件不抵抗方针研究的误区》。文章围绕谁下了不抵抗命令而展开为几个“澄清”,最重要的我以为是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8.
包光潜 《领导文萃》2007,(11):31-33
“这个月怎么扣了一百五十块钱?” 到财会室一问,会计说:“你不知道啊,大家都扣了。有一百五的,还有二百的。” 我问:“为什么?怎么不通知一声呢?” 会计告诉我,今年我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山洪水灾,每个公职人员都要捐款。  相似文献   

19.
西装     
高一 《领导文萃》2010,(8):146-147
我这人不大讲究穿着,平时很少穿西装出门。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妻忽然心血来潮,从衣橱里翻出我结婚那天穿的西装,说:“今天就穿这套西装上班吧。”我想:“穿就穿,反正穿啥都一样。”临出门时一照镜子,人还真精神了许多,索性又将皮鞋脱下擦得锃亮,这才气宇轩昂地去上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名著《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出场便根据她的声音、态度等表现,了解了其意图、性格、情绪、表情,描画出了她的形象,这就产生了“声音名片”。日本的铃木健二先生曾说过:“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家庭里,凭这个人在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可以基本上判断其‘教养’的水准。我每天收到好多预约演讲的信件,还接到很多委托讲演的电话。我凭着对方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能判断其修养如何,凭对方在电话里的第一句话就可以基本决定我是去讲还是不去。”由此可见,电话形象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