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老社会保险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基本完成,并且有了法规制度,当前关键是如何落实。医疗保险改革在参照养老保险改革的基础上,也初步定型,即将付诸实践。从这两项保险的性质,实施方式和社会作用上看,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合二为一,在管理方面,将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资金运用方面,也会发挥其最大效用。一、从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险的性质和作用上看,应当合二为一社会保险是指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和劳动机会而陷入收入损失风险时从社会得到物质帮助的制度。但是在整个收入损失的风险中,老年和疾病的风险,是劳动者最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劳动者暂时或永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带来收入减少时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一项社会政策,一般包括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是强制性保险,享有社会保险既是劳动者的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有的从属性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中,无论是雇主还是劳动者都不享有参与管理社会保险事务权的权利,由此带来了诸如社保制度的向心力不强、灵活性不足以及独立性缺失等问题。社会保险事务管理权的缺失违背了社会保险的风险分担与辅助性两大基本制度原则,并最终侵害了社会保险本身所应具有的自治性。其背后的原因是受制于制度转型中的政治、经济以及观念障碍而不当设置的社会保险人所致。参照他国之经验,基于社会保险的本质属性及我国特有的国情,应当以公法社团形式构建独立的社会保险人,从而确保雇主和劳动者管理社会保险事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明确社会保险基金的特征和性质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基础。本文在界定社会保险基金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保险基金的5大特征,论证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从来源看,社会保险基金来源于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从分配方式看,社会保险基金是一种延期的个人消费基金;从所有权看,社会保险基金属于所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共同所有;从社会资金类别看,社会保险基金属于财政资金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社会风险是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前提,没有社会风险,就不会有社会保险。从风险、风险社会及社会风险这些相关概念出发,全面阐述社会保险制度中社会风险的产生及其发展路径,发现社会保险制度上所应对的社会风险是一种中度危险的风险事故,有着自身特定的制度内涵。在此基础上,从作为技术途径的保险原则与社会保险权之权利规则的两个视角分析了社会保险制度对社会风险的应对原理、机制与优势。  相似文献   

6.
鉴于社会保险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收入补偿机制,因而顺利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以满足被保险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尤其是社会养老基金。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往往占去社会保险基金的大部分资金,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又占去了大量的比例。因而社会保险基金建立以...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逻辑是在机器大工业和稳定劳动关系的背景下,以宏观层面的劳资互助为基本原则,用以应对劳动者收入下降风险的正式制度安排,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经济的兴起改变了微观层面的用工模式,对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带来了挑战,但仍然内洽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逻辑,从而可以遵循参数改革的思路,通过明确缴费责任主体、创新缴费基数确定方式、实施分项参保策略、完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等措施将平台经济从业者纳入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中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政策议题,当中的关键环节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转移劳动者的覆盖和支持.在这方面,欧盟与美国建立了一个"雇佣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的层次递进机制,首先通过引入转移劳动者参与本地的经济发展,从雇佣保障方面提供支持,然后逐步提升政策保障的支持范围,由前期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分阶段地扩展到社会救助制度,完成社会保障制度对转移劳动者的纳入和覆盖.而在印度,相关的政策实践正处于探索前进阶段,政策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样值得中国注意.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对中国自身的政策发展提出了规划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保险问题马阿妞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各种经济危险的公共保险计划,其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目的是国家通过强制施行的保险形式,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保险费用由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其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我国先后建立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目前面临着改革,改革的基本原则应是既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又有利于发展生产;既照顾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又注意减轻国家负担。  相似文献   

11.
剖析原有劳动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指出劳动制度、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引入市场机制,并提出劳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模式。劳动制度的改革在于建立一种能使劳动者在宏观政策指导下,自行合理流动的微观机制。企业工资改革应与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实现“自主分配、市场控制、控制市场”的目标模式。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在于将独家包“营”改为各家分“营”,国家从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责任出发,应有一套供全体公民享受的基本保险办法;企业应有一套供其职工享受的按工龄长短支付的补充保险办法;劳动者个人应有一套个人投保、取保办法。  相似文献   

12.
风险沟通作为一种随着风险社会发展出来的治理工具,是风险社会里人们应对风险的有益方式,也成为多元主体进行社会治理、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有效手段.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政策风险评估的过程亦离不开对风险问题的沟通.在分析程式化的风险评估机制给我国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所带来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加强风险信息的交流与整合、社会参与渠道的建设与拓展、政策风险议题的管理、整体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等方面来促进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中的公众参与,使整个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能够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在任何生产方式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只要进行生产,就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历史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有两种基本方式:间接结合与直接结合,大体上与私有制和公有制相对应。所谓间接结合,就是指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介入了一个相对于劳动者的异己主体,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基金是一项应对风险的制度安排。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历史和现状:覆盖面小,但统筹程度较高,基金管理也相对集中;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管理倒退。中国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立法滞后、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外部风险,同时也将在内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筹资风险、委托代理风险和支付风险,这也是社会保险基金进行风险管理的动因。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发展多元投资渠道,丰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产品;加快养老基金的监管立法;建立协同监管体系;建立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全程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出口企业劳动者权利安排问题,采用问卷分析的方法,对大连50家出口企业劳动者进行调查,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劳动者权利安排的情况,调查表明,劳动者在获取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提出加大社会保险检查力度、提升社会组织权的作用等措施,研究结果对解决劳动纠纷,建立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险人是社会风险的风险管理者,社会保险供款请求权是其责任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险人的这种权利会因请求权对象的不同而产生性质上的差异。性质上的差异不但会对权利的保障方式产生影响,还会掣肘其权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研究》 (《三友会计论丛》第三辑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书 ,是青岛大学的周咏梅同志在其撰写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作者以其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从会计的独特视角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 ,为科学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提供了新的思路。众所周知 ,为适应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我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 ,对原有“企业保险”式的劳动保险制度进行了深入改革 ,逐步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保险制度 ,使得对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障从企业走向社会 ,实现社会保险的…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劳动关系中的多样性、兼容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唯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关注职工精神需求;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快社会保险的立法工作;使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具有制度性才能使企业与员工构建起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险基金的信托运营方式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基金作为一种向公众提供的基本的社会保障方式正同其他的社会基础公共政策一道为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而对社会保险基金采用信托的运营方式以及对信托运营的制度设计和监管构成了社会保险基金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权利补救制度是依据争议双方身份的不同而设计的,分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机制和行政争议处理机制。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忽视了社会保险权和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行政途径进行救济。对于现行行政争议处理机制,应该精简供劳动者选择的备选程序,充分发挥行政内救济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