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蓓蓓 《云梦学刊》2010,31(1):92-94
梁元帝萧绎是南朝最著名的藏书家,生前累计聚书约十四万卷。他在位期间,梁秘书省、文德殿及东宫藏书之富,可以说是空前的,并且其藏书兼具多、广、善三个特点。萧绎所著《金楼子·著书》篇实系其为自著或命人代撰之书所开列的一篇目录。这篇目录对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萧绎的文献学成就还体现在对古籍的校勘、考证及注释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论司马迁的文献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丽真 《齐鲁学刊》2006,(1):117-121
司马迁的《史记》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古文献的大量保存。包括集纳古籍,保存文献;辑佚古书,辨别真伪及对当代文献的保留三个方面。二是对古文献的考信态度。表现为以实地调查考信文献;对文献进行互考时,坚持采儒家文献;坚持“多闻阙疑”。三是以文献为基础的目录学成就。表现为创立发凡,方便检索以及重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相似文献   

3.
张美莉 《船山学刊》2010,(2):175-178
文献学家陈垣发凡起例,对文献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建基工作。以此,结合陈垣在文献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学术思想,论及了其目录学、校勘学、古典文献学及文献学人才培养,指出其所归纳的义例和原则,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光 《船山学刊》2009,(3):39-41
叶德辉是晚清著名藏书家、刻书、版本目录学家及校勘家,其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思想对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结合叶德辉藏书、辑佚、刻书的实践,从事目录、版本、考据、辑佚方面论及了其文献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指出其文献学思想与实践对今天文献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戴丽 《云梦学刊》2003,24(5):57-58
南朝文献学家任昉一生致力于图书的收藏、点校和编目工作,他不仅在图书收藏、校雠、目录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淑梅 《理论界》2005,(5):127-127
本文探讨了文献学的源流,分析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论述了两者相互交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胡凤丹、胡宗懋为清末浙江永康籍著名刻书家和藏书家,胡氏父子以其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穷一生精力搜集整理刊刻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古籍资料,并做了大量的校勘编目工作,在文献学的诸多领域作出了贡献。文章从藏书、版本、校勘、目录等方面探讨了胡氏父子的文献学成就。  相似文献   

8.
艺术文献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文献学在艺术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艺术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以及艺术文献学与艺术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艺术学倍受国人关注的今天,给艺术文献学在艺术学学科中科学定位,进而厘清它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以及它与艺术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必需。  相似文献   

9.
王先谦一生在古代文献的整理方面作出了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汇刻、钞纂、编撰、注释、校勘的著作共达四千卷以上。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文献学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记录 《殷都学刊》2011,32(2):35-41
中国古代文献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其一,崇敬文献典籍、重视文化传承成为文献整理者的自觉意识;其二,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文献整理原则和求真求实的文献整理宗旨;其三,文献整理体式丰富多彩且不断创新,适应了文献典籍极其丰富和人们从不同角度诠解文献的需要;其四,摒弃了文献整理形而下的观念,有着文献整理旨在阐明义理和经世致用的价值指向;其五,自觉摆脱琐细考证,不断进行文献学方法的总结和理论探讨;其六,重视完善自我,关注文献学家的修养。继承这些优良传统是当今文献学发展的必由之途。  相似文献   

11.
徐永明 《晋阳学刊》2014,(3):138-141
作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升降起伏的一生走过几步关键的棋,有对有错。他树反元大旗,归顺朱元璋两步棋走得很精彩,但他对待人才的几步棋却都走错了。究其原因,与方国珍读书少、文化素养低,志向不够远大有关。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印证和推动力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保证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并阐释了文献资源共享对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王琼《双溪杂记》一书的写作、版本、流传情况的论析的深入讨论,对主要版本之间的文字内容差异的互勘以及对《双溪杂记》研究明代历史文献价值的深入论析。可以看出,《双溪杂记》是一部研究明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4.
运用献计量学方法,以载量、核心期刊、核心作为依据,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论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政治的统一首先需要思想的统一,在黄老思想已不合时宜的情况下,汉武帝登基数年,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将这一理论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经学从此在思想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霸权.当时的社会性质、武帝的性格构成以及他对意识霸权的利害分析,最终决定他会取于经学.  相似文献   

16.
"晋学"应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学科体系,根据不同时代的历史地位与政区演变特征,"晋学"研究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各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研究重心。如先秦时期三晋历史与文化研究侧重于自然环境与华夏古代文明、三晋发展与华夏民族形成等重大课题;秦汉至宋元时期并州民族与区域研究的核心在于北方民族迁移与王朝政治格局发展的区域性考察;明清以来山西社会研究则集中于由人口大迁移、自然灾害以及商业兴盛所引发的山西区域社会的剧变及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世界符号化和数字化的成就和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符号化和数字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中国古代比西方更早进行世界符号化数字化的探索,这就是易经及其后发展起来的象数易学。它对中国古代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历法、音乐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6世纪以后,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开始落后于西方,从外在的原因来看是由于以伽利略为代表的寻找自然现象间的数学关系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内在的原因说来,是周易世界符号化数字化的理论存在一些不足:如重符号关系不重数量关系,其符号系统不利于表述思想和对实用性的过分追求等。  相似文献   

18.
三国是一个经学式微的时代。与魏国和吴国相比,蜀国经学更见衰落。然而,经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蜀依然存在,并且缓慢地向前发展。通过钩稽现存史料,蜀国经学学者十二人,经学著作十五种;学术渊源既有师承今文经学,也有师承古文经学,还有师承融合今古文之经学;经学特点以今文为主,多元并存;经学发展由鼎盛走向衰微,由一元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学生中营造学习空气的企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空气浓不浓是一个学校学风好不好的重要表现 ,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高职学生生源层次复杂 ,存在着学习不用心、不刻苦、不扎实的问题 ,需要构建合理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成就动机、实施创造性学习方略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空气。  相似文献   

20.
薛忠文 《齐鲁学刊》2004,(2):158-160
“新历史小说”力求保持历史的原生态,而不再成为教科书的知识补注。“新历史小说”突破了过去单调划一的历史发展模式,对现实社会和当代人性进行总体性观照。“新历史小说”作家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不作简单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