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起源于古代天体日月星辰崇拜的七夕节蕴含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爱情观、道德观和婚恋观,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先进文化唤醒民众意识的作用,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对中国妇女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经济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命名源于西周经济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家庭模式奠定了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雏形,而社会分工和女子地位的降低,使牛郎织女的故事完整化。本文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中探析了“七夕节”产生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但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源泉,与此同时,诗人的珠言妙语也为七夕这一民俗节日注入了文化元素和人文精神。本文力求在七夕这一民俗节日的宏观背景下,以时间为线,进一步去探寻历代七夕诗创作之起源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6,(5):21-22
"七夕颂歌"利用最新的数学动画技术对南阳汉画像石中的神话故事进行处理、艺术创造、再现,通过当前流行的数字媒体手段来扩大传播范围,再现汉画像石被历史尘封的面貌,使更多的人以便捷的方式认识和了解汉画像石这座巨大的文化瑰宝,从而为汉画像石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七夕节的习俗和传说都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今天的七夕节已经成为日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尽管起源于中国,日本的七夕传说却有着自己的特点。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的七夕神话不同之处的比较,剖析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可以找出其所蕴含的不同的文化特性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6.
七夕五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夕宗教文化现象无比繁杂而又影响甚巨,古今中外学者虽多有研究而始终不得要领。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比较全面地考证了这一宗教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为相关宗教神话、天文历法、民族迁徙、民风民俗、文学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道路。作者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无比繁杂的七夕宗教文化均当源于夏人的原始宗教和天文历法。原始夏历纪日,当兼顾月亮盈亏规律和夏人宗教信仰,而将一月四分为一七、二七、三七、四七,所余时日当另作月尾,以应女人行经之期。一七、二七,月呈死而复生状,象征先妣生命力、生殖力均得复活,且有无限生命神力,故古人祭之,意在假借月神女神两种生命神力;三七、四七,月呈将死状,象征先妣生殖力、生命力均渐死去,无力可借,故古人不祭。古人“七夕”祭祀先,意在祈祷活人“长生又长生”;又有“七七”丧葬礼,则欲祈祷死者复活,“长生再长生”,佛教只是附会了中国的这一原始宗教而已。古人“七夕”祭祀先后,青年男女无论婚否均可纵情野合,暂时恢复群婚时代的自由,但已婚男女只能一年一度才可放纵,平日则被严禁越轨,这才是牛郎织女神话的本像。西王母本称“西母”,亦称“希母遮”、“西摩”、“西膜”,本是西北羌戎的“母虎工”,其神话最晚从殷代开始传入中原,并最晚在汉代  相似文献   

7.
宋代七夕诗歌,部分地展示了集市的热闹繁华与乞巧场面的隆重热烈。由于节日的特殊内涵以及鲜明的角色限定,文人的参与显得冷淡随意;加之宋代文人的疑古精神较强,学究气浓厚,宋代理学的影响渗透,宋人收敛的心性特点等因素,使得文人诗歌书写较多集中在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反思与批评,对乞巧行为的便宜附和与不屑一顾,以及借助七夕而抒发的其他情感,议论说理突出,幽默诙谐,游戏翻案十足。七夕民俗为宋诗提供了鲜活的创作素材,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沦为诗歌反思批评的对象。宋代七夕民俗,狂热得真实;七夕诗歌,理智得稍显矫情。  相似文献   

8.
七夕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既与民俗神话密切相关,又与时代精神声气相应,还受制于文学自身的演进。文章详尽分析了唐代各个时期七夕文学的特点,认为正是新体裁的使用、视角的变换和意境的开拓以及对时代精神的回应,使得七夕文学不断推陈出新,汇成了独特的唐代七夕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9.
七夕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既与民俗神话密切相关,又与时代精神声气相应,还受制于文学自身的演进。文章详尽分析了唐代各个时期七夕文学的特点,认为正是新体裁的使用、视角的变换和意境的开拓以及对时代精神的回应,使得七夕文学不断推陈出新,汇成了独特的唐代七夕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0.
节日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信仰,亦体现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七夕”,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和文化传统的民俗节日。它描绘着中日文化交流的轨迹,也反映了中日两国各自的传统信仰、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本文拟通过对中日两国“七夕”节日习俗的基本形态及其衍生过程的考察与分析,探讨日本民族对中国文化传承接受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1.
《离骚》是时代的产物,是楚文化的产物,但更深入一层看,它是整部上古文化的产物,是千百年来四方百族多元文化交融汇聚的结果。东南西北各方文化在楚国这块土地上碰撞、融化,造就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造就了《离骚》独树一帜的多元文化色彩。反言之,《离骚》也映证了华夏上古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12.
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仡佬族的“敬雀节”是一个集人与自然、社会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与社会象征意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这一传统民俗,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及民俗变迁。  相似文献   

13.
清华简《系年》篇中许多关于齐国的记载,为研究齐国历史文化提供了新资料。齐长城的设置年代和地域问题,众说纷纭,《系年》明确记载晋敬公十一年(公元前441年)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解答了学者的疑问。通过《系年》,还可以了解代齐前后田氏的地位和世系问题;梳理春秋战国时期齐与晋的关系发展,战国初年齐与越的关系等问题,补充史籍记载的不足。《系年》襄平一地,见于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可以印证襄平在齐境。  相似文献   

14.
“道经”首篇是《老子》全书之总纲,当从“以老证老”、考虑语境、整体把握这三原则出发来考察,方能正确地阐释本章之旨。其中“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形而上的“非常之道”,而“无”和“有”则是老子分别对远古蛮荒与近古物质两个时代的称呼。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立足于党和国家的利益,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评价观,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用实际行动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文化大革命”不匆忙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文化大革命”否定评价再到改革开放过程中对“文化大革命”辩证评价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对创作主体之气,刘勰既从自然层面阐释了生理之气的内涵,也初步朴素地察觉到主体心理精神之气的某些社会性成分,且结合两层面有机地诠释了养气之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台湾女诗人席慕蓉以诗名享誉海峡两岸,引发了诗坛上的"席慕蓉现象"。她从自我生命出发,挖掘共同的人性和共同的情感,营造了爱与美的诗歌世界,以婉约清丽的抒情风格,感动了众多读者的心灵。今天她的诗歌仍具有再解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热贡“六月会”的宗教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地区藏族、土族及部分汉族群众普遍参与的宗教性民间节日 ,关于其文化内涵 ,人们各抒己见 ,说法不一。文章运用宗教学理论就热贡“六月会”中的民间信仰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模式”是国外学者对中国发展的一种认知态度,自提出伊始就争议颇多。它的提出某种意义上具有挑战美国所倡导的“华盛顿共识”的嫌疑,有可能成为“中国威胁论”的另一托词;它只看到了中国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而忽视了其中应汲取的经验教训。“中国模式”仅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20.
“乜贴”是回族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其扎根于回族当中,世代相传,在回族内部有始无终、周而复始地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回族社区的贫困问题,加强了回族共同文化心理,体现了回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