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湖南是全国边销茶主产区,益阳安化、岳阳临湘、常德桃源三地边销茶生产历史悠久,所产的茶也丰富多彩,可谓湖南边销茶的三个黄金产区。以湖南黑毛茶为原料制成的边销茶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和湘尖等种类,主销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湖南边销茶素有“三尖”和“三砖”之说。“三砖”是指黑砖、花砖和茯砖;“三尖”,是指天尖、贡尖、生尖。  相似文献   

2.
湖湘边茶行     
益阳茯砖茶、安化千两茶、临湘青砖茶、白沙溪黑砖茶、“天尖”、“花卷”……如果不是因为策划这期《湖南边销茶》专刊报道的缘故,可能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对我们湖南这些砖状饼状的紧压茶并不是很了解。虽然湖南边销茶千百年来一直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中担当着服务边疆与民族团结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     
什么叫紧压茶? 紧压茶是我国五大商品茶之一。因为加工制作的时候,需要经过蒸压紧缩而成形,所以叫作紧压茶。紧压茶形状多样,有饼形、塔形、砖形、方形等,以砖形居多。花色品种有康砖、茯砖、黑砖、花砖、青砖、米砖、紧茶、金尖、沱茶、方包、小京砖、七子饼等十几种。也有人以种代类把它叫作砖茶类。边疆兄弟民族爱喝哪些茶? 兄弟民族对茶各有所爱。如西藏的藏族人民,爱喝四川产的康砖、金尖茶和云南产的紧茶;新疆的维吾尔族、青海的藏族和甘肃省的兄弟民族,爱喝湖南产的茯砖,少数人则对黑砖和米砖感兴趣;内蒙地区的兄弟民族喜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2,(2):26-27
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的茯砖茶,约在1860年左右问世,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一日不可缺”的日常生活饮料。当时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近代,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经过反复试验,1953年终于在安化就地加工茯砖获得成功。现在益阳茶厂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就是茯砖。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12,(3):26-27
<正>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的茯砖茶,约在1860年左右问世,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一日不可缺"的日常生活饮料。当时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近代,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厂经过反复试验,1953年终于在安化就地加工茯砖获得成功。现在益阳茶厂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就是茯砖。  相似文献   

6.
砖茶与西北少数民族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砖茶是我国西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民族茶。砖茶不仅仅具有普通茶的生物性功能,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它还具有政治、宗教、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砖茶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自古及今,它在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以及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工具性角色,承担着文化使者的职能;西北少数民族对砖茶的厚爱和依赖,也创造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砖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湖湘边茶行     
<正>益阳茯砖茶、安化千两茶、临湘青砖茶、白沙溪黑砖茶、"天尖"、"花卷"……如果不是因为策划这期《湖南边销茶》专刊报道的缘故,可能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对我们湖南这些砖状饼状的紧压茶并不是很了解。虽然湖南边销茶千百年来一直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中担当着服务边疆与民族团结的重大责任,但它们一直没有被生活在中部省  相似文献   

8.
“川”字砖茶是湖北赵李桥茶厂生产的老青砖茶,并非四川所产。它以香气纯正,滋味浓郁而深受蒙古族同胞的欢迎。这种“川”字砖茶煮饮能去肉食之腻,解青稞之热;能提神醒酒助消化,能恢复疲劳增加营养。故此是内蒙等地区的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湖北老青砖茶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据《湖北通志》中记载:“同治十年,重订崇、嘉、蒲、宁、城、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讲的老茶即老青茶,川字砖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2):45-45
湖南省临湘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是湘北地区最大的茶叶专业公司,年产茯砖茶3000多吨,名列湖南省茯砖茶厂前三名,是国家民委、商务部、财政部、全国供销总社等8部委确定的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和原料代储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85万元,有员工12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40人,公司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资产总额1800多万元,年购销各类茶叶3000多吨,  相似文献   

10.
《民族大家庭》2020,(S1):63-65
赵李桥茶厂是赤壁砖茶著名品牌企业,其生产的青(米)砖茶已成为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赵李桥茶厂一直重视边销茶的产、销管理工作,保证了边销茶的产量、质量、供应量稳定,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6月12日,农业部在京发布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榜上有名,这是湖北首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羊楼洞位于幕阜山脉北麓余峰、湘鄂交界的低山丘陵地带,是世界公认的青(米)砖茶鼻祖之地,也是国内外公认的传统青砖茶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素有"中国砖茶之乡"之美称。羊楼洞砖茶历史悠久,源于唐朝,盛于明清。  相似文献   

12.
赵刚  于鹏飞 《民族学刊》2022,13(7):8-15, 138
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中华民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两个概念。当前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时出现了忽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强调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总称,甚至否认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与主干,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与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构科学的中华民族观,并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中华民族知识,同时,要依据中华民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民族特点来构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2,(3):46
<正>岳阳市三湘茶厂是2004年成立的股份制企业,位于湖南湖北两省交界的重镇羊楼司,境内和邻省县市盛产茶叶,资源丰富,是茶叶生产加工的集散地。岳阳市三湘茶厂现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主要生产边销茯砖茶,现有2条茯砖茶生产线,主要产品有三湘四水牌、三湖牌、金三湘牌茯砖茶及丰盛牌绵羊茶砖,每年向新疆、青海、内蒙古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一具体的现实问题和单一学科视角,缺乏一种系统的理论阐释理路和知识图景。要破解这一困境,需要重新找回结构主义之理论与方法。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共同体结构。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需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结合结构主义之认知论和方法论,从政治、社会等诸层面出发,对其展开系统考察并提出具体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陈纪  韩凯波 《民族学刊》2023,14(1):42-49, 144
由传播技术迭代与革命而衍生的新传播媒介,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重要载体。当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新传播媒介应承担起强化各民族历史记忆,培育各民族公民意识,增进各民族国家认同等主要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新传播媒介这三种功能,可以分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身份基础、政治基础。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新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规制其负面影响是正确运用新传播媒介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12,(3):45
<正>湖南省临湘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是湘北地区最大的茶叶专业公司,年产茯砖茶3000多吨,名列湖南省茯砖茶厂前三名,是国家民委、商务部、财政部、全国供销总社等8部委确定的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和原料代储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85万元,有员工12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40人,公司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资产总额1800多万元,年购销各类茶叶30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创利税200多万元,主要产品有"春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中华民族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1988年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的Tanner讲演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中华民族研究这一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数次明确提及"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概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中华民族的理论,由此引发了学术界(特别是民族研究领域)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是中华民族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一般是指  相似文献   

18.
虎有泽  张博文  李辉 《民族学刊》2022,13(12):23-31, 14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民族事务,把民族工作纳入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来布局谋划。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政治性、统一性、稳定性、历史性、普遍性等五个理论特征,还有显著的时代意义,我们可以从组织路径、政治路径、思想路径、物质路径、社会路径、法治路径等六个方面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尊重差异追求共同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王丹  王茹俊 《西藏研究》2023,(3):33-42+160
西藏各民族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西藏全面融入实现共同富裕和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战略性、现实性、内生性、必然性和关键性意义。进入新时代,西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一系列极为复杂严峻的现实挑战,也迎来了诸多特别关键的重要机遇。当前,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战略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整体工程,需要坚持物质支撑、政治引领、法治规范、教育塑造、社会保障等多维路径,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下实现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薄辉龙  徐君 《民族学刊》2023,14(4):35-43, 138
从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的视角回顾援藏政策的逻辑构成、实践路径和社会效果,对民族工作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援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针对西藏地区率先实施的宏观性民族政策,体现了中华民族“起源-自在-自觉-自强”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现实逻辑和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逻辑。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援藏政策经历了主体、形式、内容等层面的变迁和完善,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以民生为落脚点,以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和法律援藏为主要特征的实施路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了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文化基础、法制基础和社会基础。鉴于援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耦合性,研究发现援藏政策在政治整合、经济互惠、文化接触、法治规范和情感认同等功能的作用下推动了西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