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教育具有跨界的特征,高职大学语文是高职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任务,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作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通过项目化和任务驱动,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改进,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在高校遭遇到的困境,主要是由于课程设置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因此,大学语文的改革应该围绕学生的需求重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在互动和专题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多形式和多角度地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语文趣味、生动的优势,真正实现语文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门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高校恢复开设以来,成绩巨大,经验很多。但在今天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高校人才规格需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就非常有必要进行新的改革,《大学语文新编》(编者注:此书系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正是这一探索的成果。与以往大学语文教材相比,本教材明确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寓人文性与美育性于能力培养之中,将知识一能力一素质三者整合起来,追求在宽厚的大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严重萎缩,影响了这门课程作为人文素质课所应发挥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读书及语文学习方面的调查,对大学生的语文基础、文学素养、人文精神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并针对大学语文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 一、大学语文是学习专业知识所必需的基础课到目前为止,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已经十分普遍,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对促进专业学习起了很大作用,逐步扭转了过去曾一度出现的学生入学后不适应专业学习的被动局面.实践证明,大学语文是有生命力的.但是,人们对大学语文教学至今还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其中最突出的观点是: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中学语文的补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师生中持这种思想的人不是少数.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人心动摇,抱着一种临时应付观念.如不彻底纠正,这种思想还会继续危害大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视角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可以进行以下尝试:准确把握<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做到文本解读、欣赏品悟与听说读写并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教材、篇章的选择;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尝试教学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学习效应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学习能动系统中获得,是学习主体对文本客体深层意蕴理解吸纳后,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结果。影响《大学语文》学习效应的主导因素是文本的审美价值和学习主体的能动反映。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目的是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在此主要阐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春  杨敏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1):131-134
作为高校基础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正日益被边缘化,面临尴尬的境地,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教法,探索大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独立的价值体系与标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的终极意义,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本文是我们长期教学探索与实验的总结,分析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改实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政课信仰教育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和大学生的主体需要的矛盾,这一矛盾严重地制约了其实效性的提高。由感性和理性、知和信、务实和务虚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矛盾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等解决这一矛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