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问题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和精神分析理论都是打着反对先验理性主体和存在主义主体的旗号而发展壮大的。但是,以福柯为代表的后政治主体和以拉康、齐泽克为代表的精神分析主体之间仍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差异。齐泽克精神分析视野下的幻象主体和驱力主体是用一种分裂的主体理论彻底打碎了和谐、完满的古典主体观,而福柯的主体观却不知不觉回到了这种古典思路。齐泽克和福柯在哲学主体观上的根本差异,同时也意味着二者在主体的异化及其解放这一问题上的不同思路。研究这一差异将有助于深化对现代主体的理解,也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的重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
<正> 潜意识(the Subconsciou nsess)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基石,虽然早在十七世纪哲学家、神学家们就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和探索,但精神分析学说的潜意识理论则创始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从个体出发,并基于生物个体的机制,提出了这一理论,因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也可以称作个体潜意识,该理论对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诸理论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狄甫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最能彰显其古典精神分析气质的概念,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儿童的恋母情结,并以古希腊神话人物的命运为暗喻冠以俄狄甫斯情结之名。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领域的核心理论——性欲论、本能论、人格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儿童心理性欲发展必然性的产物,它的顺利解决将影响个体的性别认同及其对未来性对象的选择,因而对于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现代哲学批判话语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援引和吸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构成其独特的理论建构之路.因此,以具有代表性的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例,通过揭示哈贝马斯与弗洛伊德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展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精神分析学的整合路径(从"反思"到"交往"),来洞察和把握现代哲学理路的这一演变特征及发展走向就显得极为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解释学的视角将"症候"和"解释"视为古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并主要从形式的方面对这两个内在关联着的概念做出分析,借以凸显古典精神分析的解释学维度.本文认为,症候是从力的相互争斗中产生出来,作为伪装与扭曲的表现而存在,而解释正是对症候的分析,即对构成症候的力与力量关系以及力的伪装和扭曲形式的分析.解释反向地重建症候被构成的过程.由于关乎症候的最重要问题集中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即症候的意义是什么,以及意义何以具有症候的形式,相应地,解释既作为深层解释,又作为对症候的形式分析而存在,即解释不断深入地挖掘症候的意义,同时致力于说明意义为何能以症候的形式表现自身.  相似文献   

6.
马广海 《文史哲》2001,(4):55-60
社会文化现象的心理根源、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决定、群体心理问题以及个性与群体或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精神分析理论中蕴涵的四大社会心理学论题。它们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社会学关注的主要领域及其方法论立场。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心理学论题的梳理和概括,不仅可以系统地总结精神分析学派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而且,通过考察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立场还能够给当代社会心理学以方法论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析研究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近年来精神分析研究的相关进展,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2007—2010年来国内精神分析研究的发展予以探讨,旨在客观描述我国精神分析研究的成果概况。重点梳理了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如对精神分析运动的规律探索,构建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深化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学派和代表人物研究,拓展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多学科研究等。在此基础上,反思了国内精神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原创性的学术观点不够,对弗洛伊德等人经典著作的重译或重编现象严重,专著与译著数量的失衡,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其相关著作的引进工作亟待加强,以及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研究与多学科研究之间不协调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中 ,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就是假设人类的行为是理性的 ,因而对组织的研究总是局限于研究基于人类理性所产生的规范和制度。而自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方法以来 ,很多的学者开始运用这一方法来解释组织的行为 ,创立了精神分析的组织理论 ,其中 ,戴蒙德 (Dia mond)就是著名的代表。精神分析方法在组织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拓宽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但同时也把组织理论从传统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 ,那就是过于强调人类行为的非理性 ,使得对组织的研究易于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韩振江 《兰州学刊》2008,(1):187-189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已经走过近一个世纪的理论和实践历程,精神分析文论也成为美学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不汲源泉。精神分析文论随着心理分析和治疗的范型转换,也在不停地进行着理论革命,从而形成了不同与其他文论范式的知识谱系。我国在五四时代就开始引进精神分析文论,同时开展了丰富的文学批评,但是在接受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我国精神分析批评之花繁盛,而理论果实稀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关春华 《理论界》2005,(7):194-195
超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思潮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其影响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领域。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入手,分析了超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指出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