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流通运行过程中,流通组织起着把商品从生产领域转换到消费领域进行配置和实现的职能。因而,如何促进流通组织的变革和发展,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流通组织的运行效率,是现阶段商品流通过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商业部门的劳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劳动?它同一般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有什么不同,能不能说商业部门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或者都不是生产劳动?我国学术界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意见。(一) 商业是在流通领域发挥职能的经济部门,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流通一般地仅是实现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流通时问是对于生产时间的一种限制,流通时间越长,必然会把更多的资金束缚在流通领域,从而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如果没有流通,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就无从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就难以进行,所以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3.
流通网络浅论王中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实现,需要通过交易和转换过程来进行。商品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和转换所形成的特定关系,就是流通线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有众多的经济主体存在,它们相互之间交往所形成的流通线路,就集合成纵横...  相似文献   

4.
流通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流通过程的经济关系的科学。它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生产为媒介的流通过程,即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的实现过程。包括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具体地说,它要研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换;商品从生产转到消费(即再生产)过程的运动形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及其实现条件;流通过程的劳动消耗及其效果和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流通领域长期存在高度集中而又封闭分割的特征,国内与国外市场、内贸与外贸相互隔绝,存在两个管理体制和两种政策环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流通领域的体制环境已经面貌一新,开放型现代流通体制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与WTO接轨的商务管理体制已见雏形,商贸服务业的产业延伸促进了体制创新。改革的主要经验是,以对外开放为先导,以开放促改革;改革遵循先易后难、边破边立、逐步完善的渐进路径;突破传统商品流通领域框架,建立了容纳更多服务业的新商务体制。改革经验的经济学含义是,选择出口导向开放战略作为改革突破口具有必然性:商品与服务流通的市场结构与人力资本存在内在联系;扩大非物质产品流通是体制创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商关系之认识周作伟李为群在我国,工商关系一般理解为专门从事生产和专门从事流通的两类不同性质企业的关系,主要是指从事生产的工业企业在流通领域涉足的情况,即自销产品在产品总量中的比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再按传统的观念理解工商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近七、八年来,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纷纷建立。至1991年底,工商系统管理、统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达1509个,是1983年的7.5倍。这些批发市场对于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首先,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集散渠道。这是由于打破了三十多年来,按行政区划组织商品流通和纵向经济、独家经营的流通体制。按商品经济自然流向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新型交易中心,由地区性、封闭性的商品交换,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开放式的商品流通网络。特别是一些鲜活的果菜,批发市场适应了商品自然属性的要求,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较好地解决了分散生产与集中消费、季节生产与全年消费的矛盾,能够吸引和汇集四面八方的商品和客商,使大量的商品在最短的时间由流通出去,既促进了生产,又满足了流通的需要。据统计,目前全国通过批发市场成交的果菜商品占社会交  相似文献   

8.
<正> 一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虽然不一定直接参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但必定参预商品的消费过程,必定是消费者。现代社会商品经济愈是发达,商品的功能和品种类别愈是丰富,商品进入人们生活领域的范围就愈加广泛,对人们行为和需要  相似文献   

9.
(一) 对于消费力这一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一些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思格斯认为,人的消费力是当作需要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消费能力一经创造出来后,就又成为消费的条件和首要手段,它表现着劳动者个人才能的发展。在具体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力时,马克思提出并区分了“社会消费力”和“绝对消费力”两个概念。列宁也分析了一定的社会消费力和消费状况,同社会生产按比例进行具有的密切联系,这一任何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着的普遍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我们可以把消费力理解为消费者为满足物  相似文献   

10.
交易方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方式是生产资源配置和商品实现的最基本方法,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流通力的发展,传统交易方式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而网上交易的出现、发展,更是交易方式的新创造。本文在交易方式的理论阐述基础上,着重对网上交易的优势、难点作了分析,并从选择与优化的角度,提出了促进网上交易方式扩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消费文化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文化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它的思想是 ,在所有的人类社会中 ,消费都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结构 ,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文化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消费文化”通常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组织消费的方式 ,它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自 1 8世纪以后逐渐增加 ,到 2 0世纪又经历了几个重大改革阶段。在消费文化中 ,消费主要采取商品消费的形式 ,即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物品 ,而不是直接使用生产出来的产品。现代消费采取的这种形式寓意深刻 ,而这正是消费文化研究的内容。例如 ,消费文化研究商品的意义如何在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产生、传…  相似文献   

12.
消费导向社会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成熟,其典型为1950—60年代的美国和1970年代的日本。这种社会的特点是: 1.虽然在任何社会中都有生产和与之相应的消费,但在消费导向社会中,商品消费日益扩大和丰富以至于达到“饱和状态”,许多原来不是商品的东西也都成了商品,消费对象即消费客体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2.消费主体的范围也突破了原来的界限而扩大到社会大众。大众消费社会的特点是许多家庭都具有了自由购买力,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消费能力,不仅货币而且大众消费心理也成为重要的因素。3.作为大量消费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由于技术革新形成了大量生产、大量流通的体系;另一个是为了实现大量商品与服务的销售,市场有了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发展。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又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地丰富和增长,在每一个新的实践阶段都会形成新的需求模式。所以马克思指出,生产从来都是社会的生产,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消费也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具体的消费。人所消费的物质生活资料、精神文化产品是社会创造出来的,人的消费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逐步改变了私有制社会那种生产与需要、劳动与消费相分离…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近、现代是追求富国获得成功的时代.百年来的技术革新,等于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现存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丰富了国民的生活,为他们创造机会去寻求更新、更高的需要.技术是在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领域中使用的知识、工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市场价格为导向来配置社会劳动、经济资源、社会产品和生产力布局,实现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开放型经济制度。其最主委的特征就是在竞争机会上要求人们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要展开有效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就必然要求商品生产者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公平地位。这种公平有着特定的规定性,它既不是利益完全均等,也不是按需分配的平等,更不是在每个个别场合都能实现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它首先是在各经济主体之间公平地交换商品、公平地参与各种市场的竞争。然而,由…  相似文献   

16.
1.相当多的一些人认为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所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而政府的调节行为所要解决的是“怎样生产”的问题。这样,很自然的结论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前者显然是“基础”,而一旦所有制这个基础确立了,那么其他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所有制这个基础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就社会主义而言,以为公有制度在全国的彻底建立。就能自觉地保证生产、流通、分配置于整个社会的自觉调节控制之下,就能实现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就能引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未免是把“基础论”绝对化、理想化了。前苏联70多年和中国40年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并不是由于公有制本身不牢固,或者说公有制本身受到什么损害而造成的。同样,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基本内容也不是把公有制彻底变质。所以我认为,对于现代政府来讲,经济发展过程,也就是对经济运行的调节过程。它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中,政府力求找出调节的—般规律,以期实现对社会经济资源合理而有效地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一) 生产力因素的合理配置问题是当代经济学的重大课题。不仅需要通过结构经济理论研究其配置的质态组合,还需要通过规模经济理论研究其配置的量态组合。研究生产力因素的量态组合,最基本的问题是关于企业规模的合理化。企业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资源的利用效果,因而也就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不同的产品、不同  相似文献   

18.
重构营销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主动、消费被动的认识不同 ,强调消费不再是与生产活动相对立的吸收或者占有商品和服务 ,而是需要对产品、消费者、相关利益群体进行重新定义和重组 ,对非价值市场营销因素也纳入营销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平衡性表现为有计划和按比例发展的更广泛的范畴,并受生产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互关系中变化的制约,而这些变化本身又影响扩大再生产比例。集约化给予再生产基本要素平衡和比例的演变以决定性影响。在按节约资源方式进行再生产的集约型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条件的特点是,国民收入和社会最终产品比社会总产品  相似文献   

20.
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是商品流通中固有的经济规律。在组织商品流通中。承认不承认这个规律,按照不按照这个规律办事,对于加速商品流通过程,节省流通费用,更快地实现商品价值,不断地满足社会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无疑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商品流通中,除去这些规律起作用外;还有没有它自身所固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