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地质调查院离退休的老同志,一有啥事总会想起老干部处那个“小干事”。这个“小干事”成了老同志心中最亲的也是时刻离不开的人。 这不,电话铃“丁零零”响起来,我一听就是他的声音:“曹老总,我是爱国,听说一会儿要停水,您赶快接存点水,请您转告周围邻居。拜托了。” 我住的这幢楼里都是离退休老同志,接到电话抓紧时间接存下水备用,大家感激地说,要不是人家爱国告知得早,咱吃饭可就成了大难题了。 张爱国这位“小干事”外表身强力壮,虎头虎脑的,像是个“粗人”,可有谁知道,在工作上他的心  相似文献   

2.
先请看一课堂片断:老师让一学生说出两个代词.那学生答道:“谁、我?”那位学生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没有?从一个角度看,他的答话表明他不知道教师是否在让他回答问题(“谁,[你问]我[吗]?”),而不知道老师是否在让自己回答问题当然就无从回答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他的答话中所出现的两个词恰好都是代词,因此我们又可以说:那位学生准确无误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为什么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两种背道而驰的解释呢?  相似文献   

3.
0.1 “这个人谁都不相信”是个歧义句,有两种理解,即 A:这个人不相信任何人。 B:任何人都不相信这个人。 同类句举例如下: ①这个人任何人都不认识。 ②(在这儿)他们人人都不知道。 ③他谁也不想。 ④小李哪个也不骂。 ⑤这地方人连中央领导也不相信。 0.2 我们说这类句子是歧义句,孤立地看表达两个意思。但构成歧义是有条件的。这条件不仅来自句子的某一部分,而且是几个部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有一部分失去条件,歧义就可能丧失,或句子不能  相似文献   

4.
记得30多年前有一首歌叫《祖国大地任我走》。当年播放这首歌时,和听到其他歌曲一样,我们都知道这是宣传。祖国大地能任我走吗?比如想去台湾,那是要两头枪毙的;想去香港,也是算“叛逃”,一样是“死刑”。除此以外,该可以“任我走”了吧?且慢,“介绍信”呢?那时候没有身份证,比身份更重要的是“单位”,一个没有“单位”的人,就是下等人、人下人、政治贱民,谁都有权力审查你,谁都有权关押你。我就亲眼见过农民进城私卖了几个鸡蛋而被五花大绑送到派出所的事。那么如果有了介绍信,可以“任我走”么?也未必。钱呢?粮票呢?住什么地方呢?百般无奈。  相似文献   

5.
李志东 《社区》2010,(13):51-51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了,暖气热了,业主委员会也建起来了,很多人都希望住到我们小区来。”居住在香苑小区的胡国宝老人自豪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都是羡慕我们小区和谐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争相居住的小区过去竟然是一个各种治安案件频繁发生,社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甚至要集体上访的“麻烦社区”呢!  相似文献   

6.
过去,地主、资本家和一切剥削阶级都说:“穷沾富光、富沾天光”。意思是说农民、工人都是靠他们养活的,我们穷人沾了他们的光。这真是昧着良心说黑说。速三岁小孩都知道,一个人要生活,不管他是那一个,都少不了食、衣、住、行用,要吃饭就要有柴、米、油、盐,菜。这些东西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都是我们农民和工人种出来的,做出来的。土改时,我们农民都唱过“谁养活谁”这只歌,这只歌是说:  相似文献   

7.
谁都知道唱歌是什么意思,不过在特定的环境下它还有另一种含义。如果你去旅游,途中导游问:“谁要唱歌?“你可千万别自告奋勇高歌一曲,人家那是问谁要上洗手间呢!数年前去云南旅游,第一次听到导游用“唱歌“来代替“上厕所“,还说那是当地特色。随着旅游次数的增多,发现这一叫法已经推广开来了,各地的导游都这么说;而知道个中意思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如果发现某个导游不晓得这个说法,他们还会嫌他不够“专业“哩!有一回一个导游将这一“专业用语“加以引申,他在停车加油时对大家  相似文献   

8.
逼你成功     
刘墉 《社区》2002,(18):54-54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义是为谁忙啊? 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 “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  相似文献   

9.
“沫若”谈     
郭沫若的“沫”,我们都知道是古水名,即今大渡河,又名铜河。但“沫”本写作“沬”,不读mò而读mèi(妹)。其实这个“沫”与“沬”的不同读音,郭沫若本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郭老曾在《创造十年续篇》里谈到笔名“沫若”的由来:他(即范允臧——立和按)问起我的笔名的意义来:“沫若”(Mo Jo)两个字,是不是取自佛经的“如梦幻泡影”那样的意思?但我的名字其实本是“沫若”(Mei Jo),是由我的故乡的两条河,沫水与若水合拢来的。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里有“关沫若”的一句,便是那两  相似文献   

10.
《山西老年》2012,(3):47-47
汉字,谁都知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据说,老祖宗造“牛”和“半”这两个字时,遵循的也是上述规律:牛有两支角,两支角的“半”字自然要读成“牛”;而半是一半,只有半边,“牛”字就为半。  相似文献   

11.
不知道延续多少年了,有些人不仅自己在“糊涂”,而且还积极鼓吹别人“糊涂”,不管是大的原则问题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统统都应该“糊涂”,以为“糊涂”就是“聪明”,行之必有好处,且好处多多。恰恰相反,笔者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糊涂”,而要清醒,至少在大事上要清醒。如果大事也“糊涂”,没有是非,黑白不分,那他就是个不讲原则的人,不是明白人,而是心灵被污染的人,这样做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有的人崇尚郑板桥的墨宝“难得糊涂”,却没有理解郑板桥的本意。作为一句哲理名言,郑板桥的用意在于劝导人们不必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遇事…  相似文献   

12.
安琪 《北京纪事》2015,(3):41-44
45分钟的课,教案修改了40多次
  “小朋友们,你们都有哪些好朋友呢?”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回答。李红颖叫了几个孩子回答之后,接着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还有一个好朋友,那就是我们的身体。那么,谁知道什么部位属于我们身体的隐私部位呢?”小朋友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说头发的,有说脚的,只有一个小男孩的答案最正确,他说是小鸡鸡和胸部,是内衣和内裤覆盖的地方。李红颖接着告诉大家,“我们的隐私部位是不能让别人碰的。如果有陌生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是让你触碰他的隐私部位,这都属于性侵害。”  相似文献   

13.
河闻 《今日南国》2006,(8):41-42
副厅长难过的年关对原河北省交通厅副厅长张全来说,2005年的春节,绝对是个难过的年关。一进腊月,他主管的几个处长都“进去”了,先是省交通厅道路开发中心沧黄筹建处原处长王运芳、副处长刘聚仓,随后和他关系密切的交通厅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办公室(简称“项目办”)原主任宋敬信也“进去”了。更重要的是,张全在北京工作的儿子张翼鹏也被办案人员带走,连他这个当副厅长的爸爸都不知道被关在哪儿。  相似文献   

14.
“仁”和“礼”到底谁高,这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久有争论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争论总是伴随着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想把孔子向上抬一抬的人就大讲其“仁”,以“仁”为孔子思想之核心;想把孔子往下压一压的人则大讲其“礼”,把孔子思想体系的中心归结为“礼”。“仁”和“礼”好象成了抬高和压低孔子的依据,这是极不应该的。我认为:“仁”与“礼”就其实质而言不存在谁统摄谁的问题。“仁”是属于孔子伦理学的范畴,而“礼”在通常情况下则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知道,处在不同学科中的两个概念是不能比较谁高谁低的。然而“礼”在有些时候又同“仁”一样作为一伦理范畴出现,这就是“礼”作为外在的强制又可以化为内在的自觉,从而影响、控制个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每天打开电视机,荧屏上“明星”做广告的图像便频繁出现。谁都知道时下是“明星热”的年代,社会上众多追星族对“明星”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把“明星”的话当成“金口玉言”;把“明星”的言行视为做  相似文献   

16.
干什么事都慢,做什么事都不急,在我们小区,说起冯松没有几个人知道,但一提“慢大仙”准保人人知晓。爸爸妈妈给他起冯松这个名字,本意是要他做个像武松一样的男子汉,可现在,冯松的含义变成了“逢事就松”。  相似文献   

17.
这时代变化得也真是够快, 怎么与时俱进也都跟不上它前进的脚步。甭说别的,单就这新事物、新名词就够你应付的。若干年前,谁知道什么叫“三陪”、“二奶”?可如今对“妻妾成群”也见怪不怪了。去年从报上看到,  相似文献   

18.
一位朋友准备在沈阳开一家美食城,一段时间以来,他四处取经,不久前,他约我同去盘锦,据说那 有一家“桃源新村”值得拜访。出发前,我向几个盘锦人打听了一下这家“桃源新村”,他们升口同声:“桃源新村呀?到了盘锦,你打听谁谁都知道。”这天我们趋车前往盘锦,好信儿地在盘锦街头打听了几位当地人: “请问您知道‘桃源新村’吗?” “你问的是哪个‘桃源新村’呀?” “噢?有几家‘桃源新村’啊?” “你们是外地人吧?‘桃源新村’有好几家呢!在盘锦有谁不知道许老板的“桃源新村”! “我们要去总部。” “你们这么走……” 热心的盘锦人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一路下来我们又打听了一些人,真是问谁谁知道。 说句不谦虚的话,上至五星级酒店下至乡村野店,我去过的饭店太多了,留在记忆中的又有几家呢?对这家路人皆知的“桃源新村”不免有些不服气。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黑龙江省某地有一位住豪华小区的老人.把门上的报箱堵死,让投递员敲门送报,他情愿付投递员每月100元“敲门费”。原来,老人不是为了看报。而是为了订“敲门声”。他要求投递员。“如果哪一天敲不开门了。就报警吧”。因为他的老伴走了,儿子出国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不知道哪天命归西天。  相似文献   

20.
父亲下厨房     
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他是位从北京来到山区,奉献了一辈子、被组织上授予“山区人民的好公仆”的基层领导干部,但谁也不晓得父亲还是位精通煎炒煮炸的掌勺“厨师”。 其实,有关父亲“下厨”的经历以前连我也很少见。他经常是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地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我们兄妹的生活和学习,一切“后勤工作”主要靠姥姥和当教师的母亲来完成。然而父亲是一个干啥都要干出个名堂的人。他管林业,当地的林业工作能在全省受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