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研究汉语的历史很悠久,研究成果也很丰富,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早期出版的语言学史专著有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和《中国训诂学史》,张世禄著的《中国音韵学史》等。建国后,岑麒祥著有《语言学史概要》,王力著有《中国语言学史》。《中国语文》杂志从1956年开始,先后发表了多篇“中国语言学史话”的文章。国内各种文科学报上,也零星发表了一些评价我国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的文章。这些成果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进一步研究、讨论,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王力与杂文     
提到王力先生,一定想起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然后脑海里浮现出他的《古代汉语》(主编)、《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汉语语法纲要》、《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等语言学名著,殊不知,先生还是一位杰出的杂文家。 先生在不惑之年,即抗战后期,曾因日寇侵华,由北京移居西南执教。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六年,先后在《星期评论》、《中央周刊》、《生活导报》、昆明《中央日报·星期增刊》、昆明《央央日报·新天地》和《独立周报》上发表了五十八篇杂文,共计十二万四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六届评奖工作已于上月圆满结束,共评出二等奖1个(此乃该奖迄今为止仅有的一个二等奖)和三等奖4个,我校古籍研究所副教授张涌泉博士(目前在北大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专著《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1995年4月版)位居三等奖之首(11月8日的光明日报已作报道)。本次是张涌泉博士继1994年荣获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1991年荣获王力语言学奖三等奖(合作)后的又一次获奖,堪称国内外语言学界荣获上述两项语言学大奖次数最多的学者。《汉语俗字研究》系《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由国家古籍整理出版…  相似文献   

4.
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与“厚今薄古”是一致的。语言学的任务,归根结蒂,还是研究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是目前我国语言学的一项迫切的任务。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史著作。客观上它是起了“开荒斩草”的作用:对《汉语史稿》的意义,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评价的。但是,正是因为《汉语史稿》具有“开荒”的性质,它就不可能不有些缺点。特别是《汉语史稿》下册,《汉语词汇的发展》的缺欠较为明显。其中有些问题不论是从教材或者是从科学著述角度看都是亟待改进的。在这里,我们仅就《汉语词汇的发展》,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见,供王力先生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力先生是语言学大师,在汉语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王力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难以窥其堂奥。作为他的学生,我仅就自己的体会,谈谈王力先生的汉语历史词汇学研究①。  相似文献   

6.
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于1993年进行的第五届评奖已于近期揭晓.我校古籍研究所副教授王云路博士和中文系副教授方一新博士以合著的《中古汉语语词例释》一书(吉林教育出版社于1992年7月出版)荣获三等奖.王力语言学奖金设立于1986年,从第三届起每两年评选一次,授予对象是从事汉语或中国境内其它语言的现状或历史的研究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者.据悉,从1986年至今,荣获此项奖金的等次均为三等奖,一等和二等奖都暂时空缺.  相似文献   

7.
对于汉语古典诗歌语法的研究 ,王力先生首开其端 ,其《汉语诗律学》堪称开山之作 ,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意义。其后 ,《唐诗语言研究》、《唐诗的魅力》等分别以语言学和文学为学术背景 ,对近体诗句法现象和句法特点作了进一步的发掘。从纵向看 ,汉语古典诗歌句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前代无法比拟的成绩 ;从横向看 ,与其他领域比较 ,汉语古典诗歌的句法研究仍显得相当冷落 ,仍是个值得开拓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60年代初,王力先生给北大学生开过“中国语言学史”,这门课的讲义后来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发表(1963年第3期起连载),1980年,王力先生又将旧搞重新整理成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这本《中国语言学史》是继岑辍祥先生在《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8)之后又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虽然它只是一本“简史”,但在当时与这一领域的其它著作,如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治学史》、张世禄的{中国音韵学史})甚至岑辍祥的《语言学史概要})相比,其观点之新、材料之富、体系之严密、研究之深入都达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9.
藏语的文化语言学释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语的文化语言学释例王尧(一)近年来,在语言学界开展文化语言学研究,甚为活跃,特别是在几位青年学者推动下,做出不小的成绩。首先,应该提到申小龙同志的工作成就,他在近十多年中用文化的观点研究汉语发表了一系列的专门著作:《中国句型文化》、《中国语言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对量词的产生及其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汉语发展史的内容,同时对于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也很有帮助。有关量词历史的研究,语言学界的前辈们已作了不少工作。首先是刘世儒先生花了七年时间完成的《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该书对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量词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王力先生和史存直先生分别在他们的著作《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语法史纲要》中对量词的发展也有专章论述。论文方面有:黄盛璋的《两汉时代的量词》;王兆麟的《古汉语数量词定语后置问题》;【法】游顺钊的《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王力、高名凯三位先生以普通语言学为理论指导进行研究工作 ,共同开创了语法时期 ,吕氏《中国文法要略》(《要略》) ,王氏《中国语法纲要》(《纲要》、《中国现代语法》(《语法》)、《中国语法理论》(《理论》) ,高氏《汉语语法论》(《语法论》)便是其间的代表作。朱德熙先生在《汉语语法丛书序》一文指出 :“吕、王二氏的书反映了前半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所达到的水平。这两部著作 (笔者按 :是指吕氏《要略》和王氏《语法》)几乎是同时出版的 ,同工异曲 ,各有千秋。”而高氏的语法体系同样在我国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一直产生着深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几乎是同中国的哲学、经学、文学等民族文化的发展,兴衰与共的。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字研究,更是建构我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石。然而,关于中国语言学的史学研究,却历来不为时人注目。其著述寥若晨星,且涉足范围狭窄,往往限于训诂、文字、音韵等方面的单科研究。直至近期以来,方有几部全面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专著面世。继1981年王力所著《中国语言学史》结集出书之后,1985年出版何九盈著《中国古代语言学史》,1987年又相继出版濮之珍著《中国语言学史》和胡奇光著《中国小学史》。这是清理我国语言学遗产、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语言学家马庆株先生,1942年生于天津静海。他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汉语专业研究生,1981年到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南开语言学刊》主编、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学术委员,《汉语学报》、《汉语学习》、《东方语言学》编委,《现代语文》顾问,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4.
王力:中国语言学研究和教学的一代宗师张双棣王力先生青年时期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在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实验语音学,获博士学位后返国。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在高等学校任教,并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王力先生学识渊博,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济大新秀     
<正>鹿荣女,1976年出生,山东平阴人,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后,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词汇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鹿荣老师主要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国际教学专题研究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及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9篇刊于《世界汉语教学》《编辑之友》《汉语学习》《语文建设》等CSSCI来源期刊;合著著作1部,参编教材1部。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认知的可逆句式句法语义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6.
8月27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继承、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为纪念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110周年诞辰及祝贺郭锡良先生80华诞而举办  相似文献   

17.
端正学风,停止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读书报》12008年11月26日第5版(人物版)将徐通锵教授(下文简作“徐”)和《求索者——徐通锵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8,以下简称《求索者》)封面的照片同王力、朱德熙、林焘先生及这三位先生纪念文集封面的照片并列,我阅后感到十分不妥。我认为,不论从学问还是从人品方面看,徐绝对没有资格同王、朱、林相提并论。联系到《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29日14版(专版)发表的潘文国教授的文章《中国特色语言学的艰难探索——写在(汉语字本位研究丛书)出版之际兼纪念徐通锵先生》(笔者专门打电话问过《中华读书报》的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18.
继60年代王力先生的开山之作《中国语言学史》问世之后,时隔20载,又一部同名力作—濮之珍先生的《中国语言学史》(系原教育部“1978年至1983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内教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了,如果说王著曾引导人们对中国语言学史进行了初次的认识,那么濮著则是对这种认识所做的深刻的反思,是对中国语言学史所进行的必要的再认识,由作者的语言学史观所决定,濮著对中国古代语言学的特征、语言学遗产、中国古代语言学领域各发展时期进行了重新考察,作者独具慧眼,另辟蹊径,令人为之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一近十年来,随着辞书编纂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词典学理论研究也以崭新的面貌、丰硕的成果饮誉海内外。汪耀楠教授的理论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他在《辞书研究》(上海)、《词典研究丛刊》(成都)、《湖北大学学报》(武汉)及其他刊物上,先后已发表了30余篇论文。《词典学研究》,是他的词典学、训诂学论文的选集,由25篇论文组成。原中宣部出版局局长、《汉语大字典》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力以同志为他的论文集写了序言,民主德国科学院中央语言研究所卡尔·伊尔丝博士为之写了评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训诂学家周大璞教授对他的论文曾给予很高评价。可以说,汪耀楠的词典学、训诂  相似文献   

20.
王力先生(1900—1986)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学贯古今,汇通中外,博大精深,在音韵、训诂、词汇、语法、方言、诗律、汉语史以及辞书编纂和语言理论等诸方面都有成系统的专著,而在语法、汉语史、诗律方面更是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