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饮食文化的非物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文化是人类最原始和最鲜活的文化。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人类维护自身繁衍、保护文化多样性、探寻最合理可持续生活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饮食非物质文化作为饮食文化中最脆弱且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基本文化基因,是社会意识、民俗民风的集中体现,也是饮食文化传承、保护的难点和重点。在文化、饮食文化清晰界定基础上,提出饮食意识文化、饮食物质文化、饮食技艺文化这一新的饮食文化分类体系,可为饮食非物质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对饮食文化中的非物质性特征的分析,又可为饮食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和国际申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饮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表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产状况、文化教养、心理素质、创造才能,都会从他们的饮食中反映出来。我国素有“烹饪王国”的美称,饮食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整理和研究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对于丰富整个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云南饮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饮食文化渊源久远,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中国区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云南饮食文化又有发育程度较低,缺乏成熟内核与统一风格等弱点。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历史发展、民族构成与现实影响是左右云南饮食文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阐述了云南饮食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影响云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因素、云南饮食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历史时期云南地区与云南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是一次美食博览会,为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饮食资源、饮食方式和饮食礼仪等方面。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将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出现取长补短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推动旅游资源与饮食文化的整合开发,既深入挖掘旅游地饮食文化及餐饮业的无限潜力,又逐步培育饮食旅游的营销价值与独特吸引力,成为目前及未来旅游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探讨和研究的重要主题。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饮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表现为由菜系、民族民俗饮食、餐饮产业和节事构成的饮食景观体系,经组合成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通过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挖掘、餐饮产业培育和节事及文化营销等策略机制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略论唐宋饮食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朴兵 《殷都学刊》2008,29(3):50-54
唐宋饮食文化有着许多显著的不同。唐代饮食文化深受游牧民族和异域风情的影响,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宋代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则大大减弱。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宋代饮食文化则显得细腻精致。唐代饮食文化的贵族化色彩显著,宋代饮食文化的平民化色彩突出。唐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而朱代饮食文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则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7.
客家菜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客家菜是中国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倡议确立和完善客家菜系,并初步构筑客家菜系的基本框架,阐明其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出打造客家菜系品牌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表征,研究饮食文化的变迁对于理解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所选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民族间长期的社会交往对新疆汉民族的饮食文化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以悠久、丰富、灿烂而著称于世,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校历史系林乃燊教授的专著《中国饮食文化》,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饮食文化的著作,它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方法、新理论。该书从中华民族的经济地理、食料生产史、国土开发史、民族交流史的角度,探索中国饮食文化的源流和现状,并展望未来;运用营养学、食疗学、烹调学、发酵学、保朝学等学科的知识去剖析中国的饮食,揭示中国文化的奥秘。作者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构成和饮食风尚,反映了该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素养和创造才能,体现了朝明的民族特质。作者立足于历史的高度,考察了中国饮食传统的形成过程,发掘饮食烹调技术的素材,展示中华民族的饮食风尚和饮食艺术,阐明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规律。《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丛书中的又一绚丽鲜花。  相似文献   

10.
先秦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受地理环境的强烈影响,逐渐形成了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南北两个饮食文化区域: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北方饮食文化区,是以旱地粮食作物黍、粟等为主食,陆地动物为辅食,烧、烤、炸为主要烹饪方法的北方饮食风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南方饮食文化区,是以水田粮食作物稻米为主食,陆地动物和水产动植物为辅食,蒸、炖、煎为主要烹饪方法的南方饮食风味。  相似文献   

11.
当秦汉之际“民以食为天”这个著名的命题出现的时候,实际上“食”不仅只是粮食,而是人类已经从采集野果、茹毛饮血进入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文化层次。随着人类思维的进化、社会的发展、食物生成的地缘差异、不同群体的文化构成以及饮食工具和操作技术的精进,又使人类继续创造出多姿多彩、丰富精美的饮食文化。这也就说明文化正是人类所用以达到生活目的之一种手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在这种多维的饮食文化之中,回族的饮食文化也必然是其中的一链。  相似文献   

12.
李渔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坛大师 ,而且是一位美食家与园林艺术家。他的饮食文化中融入了更多的诗情与雅意 ,表现出浓厚的文化色彩与美学意蕴。作为明清之际风流名教兼而有之的文人 ,李渔的饮食文化具有崇尚自然、富于审美与文化内蕴的特点 ,尤其是注重养生之道。这同他富于生活情趣的性格特征及其主体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疆社科信息》2008,(6):28-29
饮食文化是在人类社会生活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较色,履行着一定的社会功能。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是该文化圈的主要代表,它规范着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方式和礼仪,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饮食思想,同时也是该民族之民族性格外在显现。  相似文献   

14.
草原饮食文化出现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距今50万年前.草原饮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在游牧民族诞生以后,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草原饮食文化在内涵上呈现出草原区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属性,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北方草原地区除了主体上的草原生态环境外,还有农业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又导致文化的多样发展,产生了草原饮食文化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5.
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丽 《学术探索》2001,(6):67-70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无疑会形成旅游业的又一个开发热潮.只有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旅游餐饮消费的潮流和趋势,注重旅游者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对江西餐饮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系统阐述了以打造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促进江西餐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提出振兴江西餐饮业要凝炼赣鄱生态饮食文化特色,通过强化赣鄱生态饮食的区域共性创出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的市场个性;要努力发掘赣鄱饮食的绿色健康价值,赋予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要借"环鄱生态经济建设"舞台丰富和彰显赣鄱生态饮食文化的品牌内涵;政府和行业协会要系统规划实施"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工程",对赣鄱生态饮食文化品牌进行系统建设和持久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生活之艺术”的人生观和传播饮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多种文本具有传播饮食文化的功能.其绍兴童年经验和日本青年经验,决定他传播饮食文化的南北、中日感情倾向差异;其饮食阶层的定位和文学、文化学者的身份与视角,决定他传播饮食文化的实际内涵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及第四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熟练地掌握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国的文化,尤其重点介绍饮食文化和旅游景点,饮食文化双语课程的建设尤为重要.在饮食文化双语教学,由于中外饮食文化差异较大,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较多,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习惯用语,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饮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朝鲜族饮食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禹彤 《理论界》2009,(10):149-150
任何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是在独特的自然风土环境及民族历史文化土壤中孕育、发展而来的,同时又伴随着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延边朝鲜族人民在继承民族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依托本地自然条件,不断汲取汉族、其他少数民族及朝鲜半岛(韩国)的饮食文化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朝鲜族饮食文化,其尚天然、重食疗、融多元的饮食文化特征,在中华饮食中独树一帜,为民族事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活动的最主要的原动力,是人类生活中决不可缺之部分。放因饮食活动而创造的饮食文化,从来就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杰出创造,它含着极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的内容。在民族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往往是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我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卓越创造和多姿多彩,早已为世界所公认。作为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我国各民族,在创造中华饮食文化方面无不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探讨少数民族对创造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无疑对深入认识中华文化一体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