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家的背影     
张清  饶宗颐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F0003-F0003
饶宗颐先生是大家。他治考古学、甲骨文、史学、敦煌学、目录学、礼乐、楚辞、佛学、中外关系史,且都有不凡的造诣和自己的著述。他吟诗作词,写韵文骈文,最近结为《清辉集》出版。他是书法家,又是画家,今称之为艺术家。 饶先生书法,能写篆、隶、行、草、楷、金文、甲骨多种字体,皆清新俊秀,有自家风貌。饶公亦擅绘事。可写山水、花卉、人物,可白描,可写意,时细致,时粗犷,  相似文献   

2.
茶的基本属性茶性总的来说,茶性是偏寒凉的,但不同的茶,其性味是不一样的。不发酵的绿茶是寒凉的,发酵的红茶是温性的,而乌龙茶与普洱茶介于两者之间。功效提神、清目、利尿、清热消暑、解酒、消食、生津止渴、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体质按中医的说法,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寒性体质的人怕冷,热性体质的人怕热。女性、老人寒性体质的较多,青壮年热性体质的较多。  相似文献   

3.
刘子石 《徽州社会科学》2000,(1):61-64,F003
中国砚台的颜色很多,产地也极复杂。通常分红、黑二类。红的人统称“端砚”。黑的人统称“歙砚”。实际不是红的都产于广东古端州,而黑的都产于安徽古歙州。由于产地或坑的不同,红的颜色上有紫红、深红、浅红、灰红等;黑的有纯黑、青黑、青绿、灰黑、灰色等。此外,还有绿、黄、白及一些杂色石砚,搜集齐了可谓五彩纷呈,令人眼花。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火可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见高热,头痛,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疗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方法。常用降实火药物有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虚火是指阴  相似文献   

5.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明,豆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中医认为,豆渣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作用。经常适量进食豆渣可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等,有助于老年人延年益寿。香煎豆渣饼原料:豆渣、红辣椒、生菜叶、洋葱、面粉适量。配料:盐、味精、油、番茄沙司适量。做法:尽量攥干豆渣水分,生菜切末,红辣椒、  相似文献   

6.
羌族社会伦理思想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羌族社会伦理思想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主要以原始宗教经典、神话、传说、歌谣、小说、故事、诗词、寓言、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言传身教,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自由、平等、公正、和平、安宁等社会观念和勤劳、节俭、诚实、正直、孝顺、团结、互助等伦理观念,是羌族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和主流。这些观念通过上述各种形式在羌族民间长期流传,引导和规范着羌族人民的日常行为,是羌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一、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及关系需要考察。价值是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对于主体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一个东西,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就是其价值。价值主体,可以是个体人,也可以是群体组织,乃至国家、民族、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物,能不能作为价值主体来看,价值哲学界有不同意见。对主体有作用、有意义的价值客体很多,大致可分类为物质、制度、精神、人。因此,价值大致可分为物质价值、制度价值、精神价值、人的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一个整体,就叫价值体系。价值观与价值是有区别的。价值有客观性、现实性、具体性,价值观有主观性、理论性、抽象  相似文献   

8.
《家庭科技》2006,(10):37-37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根据中医理论,秋季饮食关键是滋阴润燥。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有芝麻、雪梨、荸荠、蜂蜜、银耳、苹果、香蕉、葡萄、萝卜、藕、豆制品等。此外,因辛味食物易至燥,酸味食物能生津,所以秋季饮食要少辛多酸。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等,多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石榴、葡萄、山楂等。老年人多有肝肾阴虚,加之感受燥邪易导致肺部  相似文献   

9.
黄钊 《船山学刊》1995,(2):126-136
柳宗元不仅是我国中唐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卓越的政治思想家。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至今仍然闪烁着政治家的智慧光芒。 柳宗元(773~819)生活的时代,正是唐帝国由鼎盛开始滑向衰崩之际。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不久,黄巢起义即将爆发,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集中表现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集中、赋锐苛重、民不聊生、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面对这种政治局面,当时的有识之士主张革新除弊、重振朝纲。永贞元年(805),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革新派在唐顺宗李诵的支持下,实行政治革新,其主要内容为:罢免贪官、选用贤才、废除宫市、停进“羡余”、释放宫女、平反冤案、  相似文献   

10.
宋雯 《家庭科技》2011,(2):16-16
神经性皮肤炎药水:由细辛、鲜羊蹄根、土槿皮、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乌、闹羊花、荜拨、蟾酥、酒精制成。有祛风、止痒功能,适用于神经性皮炎以及其他顽癣。使用时,先用清水洗净患处,然后外涂,每次涂5~6遍,每日2~3次。需要提醒的是,本品含有剧毒药物生川乌、生草乌等,专供外用,切忌入口,以免中毒。涂药时,应避免涂到患处周边或皮肤破损处。因含有易挥发的酒精,用后须盖紧。  相似文献   

11.
清代大庆地区的驿站主要有大庆市肇源县辖境的茂兴站,乌兰诺尔站等。这些驿站是为驱逐沙俄的入侵和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而建的,是东北地区驿道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黑龙江地区的边防建设、土地开发、经济、文化交流和城镇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新疆园林业的发展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西域研究》2001,(3):21-28
本文分析了新疆园林业的成因,阐述了各历史时期新疆园林业的发展,总结了新疆园林业演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特定语境中的义位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义位由一定的义素组成义位结构。当语言义位进入交际后,受到语境信息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产生与静态时不一致的、新的言语义位结构,形成言语义位。言语义位形成的轨迹是,语言义位义素的变化,引起语言义位结构的变化,诞生言语义位。义素变化的方式不同,义位变化的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诗发展可分为两段:1987年以前为前半段,其重要特征为现代主义和乡土诗的对立与融合.1987年7月解除戒严后至1989年为后半段,其基本走向为本土诗与后现代诗并存.新闻诗、录影诗、环境生态诗、政治诗、本土诗、后现代诗的出现,说明80年代是一个多发展、"混声合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公元 1 64 4年 ,清统治者入主中原 ,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清朝中央政府 ,乾隆二十四年( 1 75 9) ,清朝在征服准噶尔之后 ,进而清除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封建割据势力 ,统一了新疆。清朝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表明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的完成。清政府为维护政治局面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对民族、宗教问题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政策 ,允许新疆各民族穆斯林保持其伊斯兰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正常的宗教生活。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本文即叙述维吾尔族中的伊斯兰教情况。一、宗教信仰与宗…  相似文献   

16.
高校档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萍 《阴山学刊》2001,14(3):103-104
搞好档案利用工作是开发高校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针对目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在澄清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改进检索手段、丰富馆藏量、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的著述形态和语式主要有三种:重历史;重逻辑;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近年来,重逻辑形态渐成我国当前文学史研究的主流,甚至有过于主观化的倾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二是我国学术界对百年文学史进程反思的矫枉过正;三是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浮躁和世俗化的氛围。其实,任何对文学史“重写”、“重构”等的努力都不能无视文学史的“史”的特性,因为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学史是一门科学。文学史研究要走出主观性的迷雾,关键是坚持对文学史原生态的把握与追求,吸收重历史学派的合理内核,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 ,邓小平、江泽民及我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大量关于和平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主要包括 :我们的和平观追求的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统一的和平 ;是积极的、真实的热和平 ;是建设性、创造性的和平 ;是公正的、共享的和平 ;是理性、持久的和平。明确这些价值取向 ,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和平的对外政策及和平崛起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主要包括 :读者范围的重新确立、新的知识传播载体出现、流通服务手段的变革、流通服务系统的重新定位和馆员角色的转变 ,正是这种变革才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