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是九十年代我国经济腾飞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它为我们更新观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所作的深刻阐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新的创造和发展。这一理论向我们提出了历史性的任务:重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努力探索和研究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以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的实践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这里我们仅就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与正确理解改革、开放、搞活的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当  相似文献   

3.
领导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马克恩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领导学作具体的理论指导;同时,建设中国现代领导学,需要把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丰富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升华,并汲取当代世界上以及我国历史上领导思想和理论的优秀成果.党的十三火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辟地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轮廓,为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学,指引了方向,规划了轨迹.本文据此拟着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继民主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典范,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必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 一、为什么经过这样长的时间才提出这一理论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加以解释和说明。一是,在有些同志看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好象仅仅是对一个简单事实的确认,这是不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反面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这一思想,对于揭示改革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深刻变革作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改革理论和革命系统,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将有很大促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存在的尖锐矛盾,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仍然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  相似文献   

6.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这首先又要求理论的创新。我们党在80年代提出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去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必将会产生更加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这位伟人的个人经历与中华民族整整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化紧密相连,他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思想品德已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和革命的进程,升华为属于中华民族无价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战略思想、理论观点,而且要学习他的革命风格,更深入地推进改革开放,更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改革十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毋庸讳言,我们走过的路是曲折的。改革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改革的深化,固然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具体措施,搞好治理整顿,积极而又稳妥地解决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实践,需要有正确理论的指导。在某种意义上,解决指导思想方面的问题更为根本。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针,明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的一次重要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集中概括。它为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年鉴事业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年鉴的编纂工艺如何进行改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湖南的经济发展状况出发,联系《湖南年鉴》的工作实际,对此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历来是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科学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概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过程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分析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的国际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光辉部克敏邓小平同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是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而为适应这种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必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依法治国,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在经济方面,就是要在经济改革中,逐步探索和建立起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这是一项极其艰巨,极其错综复杂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既不能照搬苏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客观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新的理论突破,不仅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必将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党的十四大确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工作的有效配合。既需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还需要有思想、道德、文化方面工作的协调配合。就某些方面或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的作用是其它手段无法代替的。因此,加强道德的现代化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如何搞好当前的道德建设,已成为我们必须迫切思考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根据和奋斗目标。 1 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曾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模式,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作为社  相似文献   

16.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改革和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现实情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运筹帷幄,创立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及指导意义的伟大理论。 这一理论,内涵丰富,赋于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许多体现现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新体系,用新的思想、从新的视角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对外开放思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大厦,也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以当代各国加快发展科技为背景、以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和教育的基础地位为依据,把中国引上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轨道。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了解、把握和顺应世界教育的主流,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教育要面向未来要求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发展和繁荣云南的社会科学本刊评论员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它集中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及其所指引的科学方向,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精...  相似文献   

19.
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14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熟化体系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渐进式改革到全面整体推进阶段,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达到定型化和成熟化的阶段.我们已经总结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样的新的历史阶段,在具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认识和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的要求尚有一段距离。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中小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工作,需要从教育观念、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不断增强工作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我们教育者协同社会各方,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中小学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