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案例一:我校初2004年学生张××,小学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父母双双外出海南打工,初中三年,成绩一天天下滑,且染上许多坏毛病,抽烟、喝酒、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甚至私闯女厕所,家长叹曰:"我的孩子由白被染成了黑"。  相似文献   

2.
一、"隔代陪读"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当下,山区-部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二夹皮"层或具有教育意识的家长,都纷纷把自己在当地就读或未读的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就读.目的是享用优势教育资源,打好"万丈高楼从地起"的基础,也便于以后考取重点初(高)中或大学,形成"一着走好,全局皆活"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分离焦虑"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每个孩子在初入幼儿园时都要面对,困扰着很多家庭。以西安石油大学幼儿园为例,从几个措施入手,分析了如何帮助新入园的孩子尽快适应入园生活。措施包括:尽快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早些调节孩子的生活规律,坚决培养孩子上幼儿园的习惯,家长要给孩子信任感,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家长要信任理解老师。  相似文献   

4.
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认真读书,长大成才,孩子早恋,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这样的问题就谈虎色变,感到无比紧张,担心孩子成绩下滑,不少家长和老师觉得无所是从,如果强制反对,只能适得其反,也在孩子叛逆的心里,留下道道伤痕,甚至为他们的人生留下遗憾,笔者认为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必须因人而异,客观地看待孩子早恋这个问题,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的教育策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让孩子自信而阳光的生活在集体中,给早恋孩子阳光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桂列均 《科学咨询》2005,(14):28-29
重庆市双桥区双路中学是一所历史较为悠久的学校.由于诸多原因,在几年前,是双桥区一所非常突出的薄弱学校,许多家长经常对自己上小学的孩子说:"不认真读书,今后只有到双路中学去混日子,看你一辈子怎么过?"在社会信誉度极低的情况下,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走出一条内涵发展的"治薄"道路,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23):51
把冷漠当品味,把懦弱当清高,忙不迭地抢"大苹果",又迫不及待地鄙视普通人——好像脖子仰着仰着,个子真会长高一样。——学者刘瑜点评在中国看到的"贵族范儿"家长们都喜欢说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中国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相似文献   

7.
张学忠 《科学咨询》2005,(22):14-15
家庭是孩子休栖的港湾,更是孩子起航的码头.家长是孩子的经济供应商、行为监护人,更是孩子的第一任和永远的老师.因此可以说,一个好的家长等于一个好的孩子;因此自古以来"家教"一词甚行;因此<美国优秀教师给家长的建议><学会赏识你的孩子>等家庭教育类书刊、报道、探索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8.
大多后进生往往生活在老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同学的戏谑、集体的排斥之中.游离于集体的后进生,由十缺乏应有的爱护、尊重和信任而渐渐形成一种"自卑、厌学、拒教"的心理状态.我深深地知道:对于孩子,特别足后进生,老师的关爱,会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生命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县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学校由于缺乏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几次逃学回家.最后,家长不得不随孩子到北京,陪伴着孩子完成大学学业.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小太阳"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于今年秋天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目前,各地正在就贯彻落实"一费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家长对"一费制"的推行工作十分关注.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1.
他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经常遭遇各路记者的"围追堵截".他的每一次现身都是那么引人注目,似乎他的一言一行都显得"弥足珍贵".央行行长的敏感身份让他不得不娴熟"驾驭"语言,小心谨慎地对外释放政策信息,以避免引起市场的震荡.  相似文献   

12.
陈小玲 《科学咨询》2003,(20):22-22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的共同心愿,但一些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以致造成像夏斐之死、徐力杀母等不应该发生的悲剧,怎样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提高孩子的素质,培养孩子成材,是多数家长迫切想知道的.  相似文献   

1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亲共同的心愿,为了培养孩子成才成人,我们家长力尽所能及地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即使工作压力再大,条件再艰苦,经济再紧张,我们都毫无怨言,只要是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全都默默地承受着.  相似文献   

14.
我担任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有9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得数.但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两个班都不同稃度地存在着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孩子智力差、反应慢、理解能力很有限,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造成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其它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家长管得烦.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下几种"陕乐教育"的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张小波 《科学咨询》2009,(10):17-17
案例一:我校初2004年学生张xx,小学成绩优异,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升入初中后,由于父母双双外出海南打工,初中三年,成绩一天天下滑,且染上许多坏毛病,抽烟、喝酒、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甚至私闯女厕所,家长叹曰:“我的孩子由白被染成了黑”。  相似文献   

17.
何晓玲 《科学咨询》2008,(12):15-15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家长不留情面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如何不小心,这会让孩子感到难堪和抵触,并认为犯错是很可怕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家长不留情面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如何不小心,这会让孩子感到难堪和抵触,并认为犯错是很可怕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相似文献   

19.
李永华 《科学咨询》2008,(22):16-16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家长有很多人是"埋怨教育",有不少家长都是恨铁不成钢,总是埋怨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对于日渐成熟的青春期的孩子,结果不仅适得其反,还会延长他们的逆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