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元小说理论这一角度出发来解读艾丽丝·默多克的《黑王子》。《黑王子》的文学价值在于它的形式和结构。作品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真实的层面,它让读者相信情节和人物的真实,另一个是虚构的层面,作品中多处表现了默多克作为作家的自我意识,以及艺术虚构性与现实性的关系。真实与虚构共存的结构使《黑王子》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元小说。  相似文献   

2.
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也处于争议之中。本文认为,作者与文本的合谋制造了真实性,但虚构性无法彻底消除,不仅文本会暴露叙述痕迹,接收者也有对虚构性的获意倾向。真实是非标出的,以真实性为意义活动的底线,虚构向真实靠拢从而巩固了表意秩序。同时,虚构又满足了虚假僭越真实的意义渴求。  相似文献   

3.
历史演义小说,既要演史,又要演义,大概可以按照创作特点分为历史的小说化和小说的历史化两类,但无论是哪一类历史演义小说,都有虚构和纪实的部分,虚实相生可以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历史演义小说这种虚实相生的特点,才能够实现其寓教化于娱乐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说无法追求到与现实一体化的真实,虚构真实不来自与现实真实事物的直接对应,而来自与现实相差别的符号系统,符号对于真正事物的表达仅是真实的幻觉,表明一种真实被现实承认的可能。古典小说力图建立真实的感情空间以替代对现实的感觉,20世纪小说的极大特点,是虚构真实的符号化,并以此超越现实真实的幻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小说观念在其发展的进程中,长期伴随着历史著作的影子,小说被当作是“史之余事”。究其根源,主要是神话的历史化以及儒家正统观念的要求。以“信”、“实”,而不是以艺术真实要求小说创作,成为批评小说的一大标准。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小说创作开始脱离历史著作而成立。从此,人们对于小说的独立价值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小说评点的出现以及明代文人对话本的编辑、加工和拟话本的写作,标志着小说观念中对小说艺术肯定评价的确立和对小说性质认识的加深。金圣叹在建立中国古典小说美学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纪之交,德国文坛罕见地涌现出大批家族小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家族小说在德国又重新焕发生机,其原因在于它与历史反思结合在一起,成为回忆文学的表现形式.由于回忆主体的不同,回忆文学形式的家族小说主要分为三类:反思二战历史的家族小说、德语犹太家族小说和表现移民生活的家族小说.家族小说已经成为当代德语文学中一种新的叙述模式,而这种叙事模式建立的背后不仅蕴涵着文学体裁的渐变,也反映了社会形势和学术思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孔雀胆》的故事不见于元代的历史文献,是明代后期由云南地方文人虚构出来的故事。虚构出来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大理官绅对唐宋元三朝的辉煌历史的追思、怀恋;是明朝嘉靖年间,大理总管的遗民们的故国之思,是大理段氏家族没落的挽歌。  相似文献   

8.
作为原型小说作家,近藤经一备受关注,他的《受伤的人鱼》是日本文学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小说以日本游泳名将高石胜男为原型,讲述了游泳选手三村龙彦与一对姐妹西田明子和阳子间的感情纠葛.本论着眼于围绕小说的历史事件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文坛的变迁,考察该小说在文本创作上的虚构与背后的真实,以及推动《受伤的人鱼》文本成立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9.
非虚构小说是小说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一种小说创作热潮 ,是小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一次积极拓展。非虚构小说的奠基作《冷血》以其创作实践表明 ,无论在社会价值还是美学价值上 ,非虚构小说都可以和传统的小说相媲美  相似文献   

10.
历史叙述的实践证明,任何历史著作不可能全真,只能部分真实.这是因为: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历史化、哲学化倾向在各个民族的神话演变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写史出于政治和道德的目的或迫于政治和道德的压力,不从实而书或不敢从实而书;史家的历史观影响历史叙述的全局.  相似文献   

11.
邹自振 《南都学坛》2003,23(5):42-44
自《红楼梦》问世时起,就有关于是否“政治历史小说”的论争。建国以来,此论从新角度加以认定的更不乏其人。经对原著的认真梳理、归纳,认为持论者的主要依据,并不符合小说的客观实际。书中描写的四大家族的罪恶以及农民与地主、奴婢与主子的矛盾不过是小说展开时的历史背景,而如果抽掉了宝黛爱情这一主线,这部小说也就不成其为《红楼梦》了;而抽掉那些隐晦曲折的历史背景的描绘,虽然会减弱《红楼梦》的深刻性与全面性,但基本面貌还会保留。因此,撇开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场景,抓住次要的章节加以发挥,便判定它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历史小说”,事实上脱离了《红楼梦》艺术形象的主要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2.
历史真理论     
对应于历史认识的三种形式,历史真理有三种,它们都有广义的符合特性,都由广义实践检验:事实性真理是认识结果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它以经验事实为标准,由客观实践检验;理论性真理是认识结果与逻辑体系相符合,它以逻辑体系为标准,由理论实践检验;价值性真理认识结果与主体的实际价值取向符合,它以主体价值取向为标准,由思想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学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感性思考,它将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化娱乐、思想倾向以及风土人情等时代精神的构成因素浓缩在历史客观形象中,以立体、全面的方式呈现于世.通过文学反映历史是帮助后人认识和了解过去往事的一种辅助手段.作为分别引领两个时代文学潮流的小说模式,革命历史小说作家与新历史小说作家面对同样的历史题材时,作出了大相径庭的历史判断,从而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了解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范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历史主义深刻地影响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历史叙事,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文学的"史传传统"进行了偏离,同时偏离了中国当代以来形成的由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的历史话语,以及在进行历史叙事时所惯用的写实立场;它是又一次后现代式的解构行为,并成为退归于文化边缘的批判话语。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有《白鹿原》、《灵旗》、《红高梁》和《叔叔的故事》等。  相似文献   

15.
台湾"大河小说"气势雄浑磅礴,将台湾人民半个世纪的生活和斗争涵盖其中,表现爱祖国、爱民族的母题,以其强烈的历史感和鲜明的史诗特质,及对民族向心力的热烈赞誉,充盈着深厚的史志意蕴。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哲学思潮的转折,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在对小说形式的创造性发展中,加入了对前期启蒙观念的反思,创作了一系列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和对话体小说,思考个体精神状况及现实境遇。小说形式的灵活开放与启蒙思想对宗教迷信、传统偏见、僵化体系、风俗道德的反思与批判结合起来,对启蒙的深入、传播、演化和拓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小说史"历史客体"的"虚构性"、"差异性"与"流变性"并非分析述史对象的终极法则,而是一种"重建"历史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当前策略".作为当前一切"重写"与"重评"的主导原则及其操作方法,结构观念的"开放性"、情节手法的"本体路线"与话语方式的"兼容"原则正是迈向中国现代小说史"巨构"之作的真正起点.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哲学史上,莱布尼茨对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有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另一种是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休谟、卡尔纳普、罗素、维特根斯坦都继承了莱布尼茨的思想路线,坚持在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作出严格的区分,并试图在两者的对比中说明逻辑真理的独特性质。文章通过对逻辑和西方哲学史上逻辑真理研究的回顾,指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二者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一致的。而且,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一样,都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9.
传奇小说的"立身之本"在于虚构,即创作者有意识地虚构故事,借故事来传达主观情志,但宋代传奇小说在虚构的同时,还保留了实录的叙事风格,以期备补史阙。这在宋传奇的题目、开头、结尾和语言上都有所体现。探其原因,一方面,宋传奇的文体渊源可上溯至史传,实录是宋传奇对史传叙事方法的一种继承;另一方面,在宋人的小说观念里,文言小说仍是史书的附庸,因此应当与史书一样秉笔实录。宋代传奇小说对实录补史的追求,是文言小说自身发展规律与宋代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小说(1941)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的小说最初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被保守的文人鄙视.但当它的流行程度和内在美感达到了足够的程度,它就要强迫自己引起知识阶级的强烈关注了.知识阶级从不识字的民众中获得了这些伟大的史诗般的传说,润饰之,修正之,某些情况下重构之,从而使之成为中国传奇中的伟大经典.这些起源于流行的经过修订的名著变成了新艺术形式、新语言和新文学的老师,靠着它们的教导,中国的上流阶层专心学习创作他们的原创小说,不全是当作一种文学娱乐,也当作一种社会讽刺,当作一种社会批判和变革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