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气、喉、罩"是歌唱的三大支柱,从最基础的歌唱呼吸、打开喉咙、面罩共鸣出发,获得最完美的歌唱。正确的呼吸是美声歌唱的基础,呼吸是歌唱的动力,谁掌握了呼吸,谁就能赢得歌唱;打开喉咙是美声歌唱的关键,稳定喉头是获得美声歌唱的最佳状态;面罩共鸣是美声歌唱的灵魂,没有面罩共鸣,就没有完美的声音,也没有美好的歌唱。  相似文献   

2.
歌唱的呼吸、共鸣、打开喉咙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文章结合作者的声乐教学经验阐述了这三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歌唱的深呼吸,打开共鸣腔体,获得正确的歌唱位置,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3.
只有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中的通道 ,才能打开喉咙 ,发出结实明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声乐教学的角度着重论述歌唱的呼吸、打开喉咙、歌唱的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各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声乐教学中的基本技术训练是指:歌唱的呼吸、歌唱的打开喉咙、歌唱中字与声的结合、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安放、歌唱中声与情的结合的训练。只有扎实地抓好了基本技术的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唱歌者如何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这是初学歌唱的人最致关重要的一环,因此,科学地掌握歌唱的方法,运用科学的发声原理,经过系统、认真、刻苦地训练,方能掌握歌唱技巧。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上,声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并悉心研究的一门艺术学科.有成千上万的人专门或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它,试图使自己的嗓子唱出美妙的歌声来.可我们知道,用最小的力气和最少的气息获得流畅自如的歌声,这才是声乐技术的最高原则,而打开喉咙则是达到这个技术高度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打开喉咙歌唱对胸腔、咽腔、头腔等腔体所起的作用,再从气息、共鸣等方面,谈打开喉咙歌唱的重要性,使我们能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让我们的声音更加优美动听.  相似文献   

8.
声门是歌唱发声的主要振动体。歌唱要取得优美动听的艺术效果,就应学会掌握科学的声门控制方法:1.正确地打开歌唱喉咙;2.恰当地闭合声门,取得呼吸支持;3.积极发挥声带的调整作用。同时,要有清晰、纯正、圆润的吐字  相似文献   

9.
在声乐教育中,声区统一是衡量女高音歌唱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歌唱的呼吸、共鸣、打开喉咙等要素是重点、难点问题,它们影响着声区的转换和统一。现结合多年的在声乐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阐述女高歌唱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释了在演唱过程中,喉头的低位置和打开喉咙的意义;打开喉咙与保持喉头低位置的内在联系;怎样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的标志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新昆山腔的曲律规范与汤显祖剧作的"失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魏良辅的改造,新昆山腔具备了“磨调”的唱法和“转喉”的发声技巧,并对曲唱的字声提出了规范要求。而沈璟又在曲谱上对它进行更为苛刘的限定,反使之成为传奇的束缚,限制了剧作家的才情。对唱腔曲牌的“犯律”并不始于汤显祖,只是平仄和押韵的不谐,不方便以吴语为基础的昆腔“转喉”的唱法。因此被吴中文人指责为“失律”。  相似文献   

12.
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学声乐的学生存在着重发声方法、喉头位置,而不重呼吸的运用等现象。应正确认识歌唱的呼吸,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把握好歌唱的呼吸及运用,掌握好正确的训练方法,这是学好声乐的关键。声乐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13.
"开喉吸气吐字发音"能处理好喉头与呼吸的矛盾,喉头与真假声的矛盾,喉头与吐字及共鸣的矛盾.能充分发挥歌唱器官生理机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气息深、喉部松,位置高是声乐三元素--气息、共鸣腔体、振动声带--在歌唱中的最佳状态的科学概括,也是掌握歌唱艺术的基础和要领.教学中,不能机械地割裂开来,要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高师声乐教学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注重"声、情、理、心"的训练,即: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学生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歌唱的技术发展和表情达意的需要都不能忽略语言的功能。本文探讨了歌唱与讲话使用的是相同的发声机能 ,将讲话声作为歌唱训练的基本元素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以优美的说话声建立起歌唱发声的规则是正确歌唱唯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能想当然地将二者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7.
<渭城曲>是唐代一支送别的歌.中唐时已广为传唱.<全宋诗>、<全宋词>中的有关歌吟,反映出<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及传播情况,对其歌唱者、歌唱声情、歌唱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述及.在宋人的诗歌创作中,<渭城曲>已形成专门的一"体".分析这一典型个案,诗歌歌唱在诗"体"形成中的意义即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发声方法正确与否,呼吸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