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18-124
汉外语言对比是国际汉语教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极具实用价值的研究领域。以往的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多集中于形式方面的研究,而意义方面的研究则很薄弱。人类认知所具有的共性和特性的双重属性,正是我们进行语言对比分析的有利条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加强和深化语言认知层面的汉外对比研究,应当成为今后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汉日语言对比的训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华珍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对汉日语言对比的训诂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探讨.文章从“证古”、“补阙”、“探源”、“究变”四方面论证了汉日语言对比在训诂学上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对“癌”、“”、“”、“退婴”、“素人”、影像”、“写真”诸字词,进行了汉日语言对比的语义辨考,并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王树勋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0,(1)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我们也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两个教师的知识水平不相上下,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柑差无几,教学内容完全相同,可是教学效果则迥然有异,一个讲得颇有情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于欢快中学到了知识;一个讲得平淡无奇,学生听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5.
梁和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4):114-115
提高教师语言素质是必要的、迫切的。教师加强语言修养除加强自身思想、业务修养外 ,还要加强语言训练 ,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王呈兴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1,(4)
中专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现代语言正确地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说理的能力,为在学校学好各门功课,为将来走上社会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晓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84-87
汉德语言在其语言发展历史中都曾借用和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它们都各具特色.从对比的角度分析属于不同语系的汉德语言借用外来词的现象,探究两种语言中外来词构成的异同和特点及其与本民族语言融合的情况,总结其发展趋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金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3):354-36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哲学上的“语言转向”,语言世界观问题又重新受到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对汉语的重新认识。就汉外对比研究而言,语言观的有无和自觉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对比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语言对比,是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双语领域的语言对比,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区分类型,有的放矢;宏观把握两种对比语言的特点;捕捉难点,区分难易顺序;从习得偏误中发现双语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丁素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72-75
本文运用对比方法分析了中英两种广告语言表现出的不同审美倾向和造成这种倾向的民族文化成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英美文化天人有别的文化观;(2)中国注重人际和谐的群体意识与英美文化推崇个人发展的价值观;(3)中国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而英美人则侧重美与真的统一.文章认为,这些民族文化价值现是中英各具审美特色和审美倾向的广告语言的文化成因;同时认为,这种审美倾向还可能对广告功能带来正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宗达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这里说的新闻语言,指的是我们的新闻机构向人民传播新闻时使用的书面语言。这种语言,不仅要求鲜明、准确、生动,而且要求大众化。列宁曾经指出:“重视经常和不断做宣传工作,就应当确切地和全面制订必须加以通俗化的那些原则。”因此,新闻语言大众化原则,可以说是新闻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 下面,试从遣词造句、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运用群众语言三个方面来谈谈新闻语言的大众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姜忠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汉英语言对比与语言教学姜忠全比较语言学主要是指对同一语系不同语支或语种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的一种语言科学。实践证明,它对语言研究及语言教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8世纪末叶,由于对梵文和欧洲的希腊语及拉丁语的比较研究而盛行的比较语言学,为确定印欧诸语的亲属... 相似文献
14.
成菊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0,16(4):131-132
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简明性与丰富性相结合 ,目的性与针对性相和谐 ,与学生的接受心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进行的幼儿教育活动,一是为了满足幼儿发展之需要,从内在动机上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是为了幼儿从偶发的、自然的、个体化的一些教学活动逐渐转入循序渐进的,有教师指导的、同伴相互交流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激发与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完成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打好理性思维的基础,使教育成为幼儿素质启蒙整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2)
文化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往的研究主要着重于词汇的文化内涵、言语风格和语言的语用研究,忽视了篇章结构体现的文化特性的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发展很快,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深化这方面的对比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龙臻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4)
翻译教学需要翻译理论指导,但翻译理论并不能保证翻译教学的成功,翻译理论的指导性作用远比其他学科对小得多。因此,大学本科阶段的中日翻译教学不必在翻译理论上大做文章,关键要在中日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上下功夫,从而努力提高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昌俊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83,(1)
文学是语言艺术。任何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的感情,震撼读者的心灵,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和美的享受,除了作者敏锐,深邃的思想和籍以表现这种思想的生活图景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要算语言了。 叙事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另一种是叙述者的语言,或者叫作者的助言。叙述者的语言,既包括以叙述的方式表达的语言,也包括以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为方式表达的语言,即除了人物对话以外的全部其他文字。它是构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中人物身世、经历的交代,心理状态的剖析,事件的演进,情节 相似文献
19.
谈谈语言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2):72-74
文化差异直接影响语言交流.英汉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最常见的手段是归化、异化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合理采用有助于语言交流的实现和交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语用迁移现象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以往的同类研究多集中在二语背景下进行.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从三语的角度来研究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问题,对于丰富二语习得理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语用语言迁移与社交语言迁移两个方面切入,对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调查和研究表明,4个民族的学生在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上都存在迁移错误,而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目的语交流中对语用策略的掌握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不恰当地在语义和句法上寻求与母语对等的错误倾向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