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的文字结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和”者由“禾”与“口”构成,“谐”者由“言”与“皆”构成。“有禾入口,人皆能言”,社会则和谐也。前者系民生与社会保障,后者系民主与言论自由。解决好“民生”与“民主”两大问题,社会则走向和谐。“和谐”二字,在中国的文字构成中即充满着文化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陈岚 《科学咨询》2007,(3):52-54
中华文明的文字发展凝结着几千年国人的智慧,在历代书家的作品中,对文字的“设计”无处不在,虽然这种“设计”更多是基于艺术审美的创造,却能引发我们对现代中文字体设计的新思考。创造发展地发展中文设计字体,还可以通过借鉴其他民族对文字的理解,掌握其他文化的文字书写特性,然后应用到中文字体设计中,拓展汉字字体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3.
雷颐 《领导文萃》2011,(14):91-94
“风声鹤唳”、∽晾弓之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形容、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神经极度紧张,听到一点儿“声音”就胆战心惊、惊慌失措。尽管成语总使人有夸张之感,其实成语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概括、凝炼;生活中,确实有人闻“声”丧胆,甚至还有看似强大的政权竞闻“声”丧权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中怎么解析“和”字,我们无需详考。在记忆中随便搜索与“和”相关的词汇,便会使人陶醉在美好的景象中。颜和为悦,声和为韵,气和为顺,风和为畅;邻和之为睦,和衷而共济。虽然人类历史少有和平之景,但对和平、和谐及太平盛世的追寻.始终是广大民众亘古不灭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的文字发展凝结着几千年国人的智慧,在历代书家的作品中,对文字的“设计”无处不在,虽然这种“设计”更多是基于艺术审美的创造,却能引发我们对现代中文字体设计的新思考。创造发展地发展中文设计字体,还可以通过借鉴其他民族对文字的理解,掌握其他文化的文字书写特性,然后应用到中文字体设计中,拓展汉字字体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6.
文字工作在党委、政府办公厅(室)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从个人成长的需要还是从工作和事业的需要看,文字秘书都必须不断提高“笔力”。什么是“笔力”?笔者理解,“笔力”就是文字秘书写作材料、驾驭文字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文字秘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文字秘书必须不断提高的能力。如何实现“笔力”的持续提高?我认为,文字秘书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文字秘书“笔力”的获得和持续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心态不好,带着不良情绪做文字工作,“笔力”就很难提高。一是面对文字工作的辛劳要苦中求乐。和…  相似文献   

7.
禅说二则     
成皇 《领导文萃》2005,(7):85-86
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庭院的树上乌鸦呜叫,杜相国问无住禅师:“禅师听到了吗?”无住禅师回答说:“听到了。”乌鸦飞走以后,杜相国又问:“禅师听到了吗?”“听到了。”杜相国说:“乌鸦飞走后没有声音,为什么还说听到了呢?”禅师道:“听到了或者没有听到,这并不是听闻的本性。听闻的本性本来就没有,怎么会有消失呢?听到有声音的时候,是声尘自心中产生;没有听到声音的时候,是声尘自心中消失,这个听闻的本性,不随着声尘而产生,也不随着声尘而消失,领悟到听闻的本性,就不会随着声尘的转变而转变。应当懂得:听闻没有产生和消失,也没有逝去和到…  相似文献   

8.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任务以后,社会上“和谐”之声不绝于耳,真可谓“改革、发展、稳定话中国,听取和声一片”,这是对当今中国民生、民心、民意的历史性顺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清晰地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党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是置于我国社会的现实基础之上的。这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所形成的堪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媲美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对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是各级各部门检验执政效果、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形式。实事求是、直言功过是对述职者的基本要求。然而,一些述职者却存在作“数字秀”、“文字秀”和“摆功秀”的不“直”风气,其述职报告极尽语言文字排列组合之能事:有的语言模糊,模棱两可,虚浮缥缈;有的迂回曲折,绕大圈子,不知所云;有的“八股”腔调,文字晦涩,听着费劲。在摆功论好时,是夸夸其谈,洋洋洒洒;在述过说错时,则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即便有几句不足之处,也是九弯十八拐后的“性格欠佳”、“学习不够”等轻描淡写之词。述职不“直”,是作风不…  相似文献   

10.
一、学习“天人合一”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区环境 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天,顺应自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纵观中华传统文化,从先秦到明清,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对天人关系都有过不少论述。其中有代表的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苟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  相似文献   

11.
<正> 以前常听日本服务行业有一句口头禅,就是“顾客是皇帝”。 这话一点不假.日本服务行业的服务人员对待顾客,那种谦恭、敬重、热情、殷勤的样子。不啻接驾。到餐馆吃饭,一迈进屋门,服务人员立即迎过来,热情地说:“欢迎!几位?”紧接着“欢迎!欢迎!”之声此起彼应。那种热情、恭敬,真让人有受宠若惊之感。只好在服务人员的引领下就座,绝不好意思退出门去另选他家。当用过餐,起身离座时,那“谢谢!谢谢!”之声又是此起彼应。与此同时,服务人员飞快地争相过来收拾用过的餐具。那收拾  相似文献   

12.
要形成一个由新课程理念影响和引导出的充满民主、和谐、激情的课堂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知能和情感的有序发展出发进行有序的教学设计,体现“三序合一”,同时把握“四度适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发展观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思考什么呢?“强我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是依靠人的素质、修养,这就必然是教育培养者之职责了。因此,我们认为:师重德善,从幼小的心灵开始陶冶,让一个个稚童在成长中德才至善,科学发展,将来的社会不就自成和谐了吗?所以我们在这里谈谈师生构建和谐的问题,谨商讨。  相似文献   

14.
王喜贵 《科学咨询》2008,(23):36-36
从构建“和谐新桥”思路的提出、“和谐新桥”的内涵、“和谐新桥”的实现途径,阐述了新桥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精兵简政,国务院决定将现有的40个行政机构减少为29个,人员将精简一半。世纪之交,中国对公务员亮起了红灯。 ○何去何从?将改革之剑指向自身的国家机关公务员正在煎熬中进行着艰难抉择。他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新的人生舞台。 ○“欢迎加入!”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进京打响人才争夺战的“伯乐”,用一声声春雷演绎着春天的京城故事——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和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和谐。这三个方面中,人自身的和谐是其他两个方面的前提和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领导干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首先要努力实现自身的和谐。一要明志,善谋政以固信念。“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如果信念动,志向坍塌,人生就会迷失方向。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站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  相似文献   

17.
当下,无处不闻“节约”声。人们大声疾呼,节约要从政府机关,从领导带头做起;有人倡言,节约的关键要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这些呼声和建议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时下倡导的节约,还停留在一般的“粗放型”上,而缺乏节约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8.
金笔头 《领导文萃》2008,(15):37-37
近几年来,对干部监督工作是十分重视的,会上说的,文上印的,墙上挂的,几乎“十八般武艺”都搬了出来,但往往却收效甚微,一些“带病”的干部照样在争议声、举报声中“稳坐钓鱼台”,而群众的声音却显得那么的脆弱与无奈。究其原因.一言以蔽之,问题就出在“选人用人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换句话讲。就是“带病提拔”的背后是选人用人上的“制度带病”。  相似文献   

19.
杨敏 《决策》2013,(11):3-3
整整一个月,围绕着9页纸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弹赞之声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0.
自“鸦片战争”前后国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全体国民得到实惠,社会发展后劲十足……世界为之惊羡并称颂为“中国奇迹”。这不是浮夸,更不是泡沫,来自于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的和谐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