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严重,功利化趋向难以消解,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和各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冲击难以避免,而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从而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依托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应该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三元接对的教学模式,三管齐下,共同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3.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依托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应该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三元接对的教学模式,三管齐下,共同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其逻辑起点是要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和特征。当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也呈现出现实性和功利性等时代特征。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注意教育体系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教育方法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5.
王业青  陶李 《办公室业务》2023,(22):102-104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力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对于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史学习对于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百年党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党史学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继续为高校学生打基础具有必要性,也是巩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党史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在依据和重要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状况具有一定渗透作用,这种渗透是通过学术研究渠道和媒体渠道进行的。现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渗透中存在不足之处,要弥补这一不足,必须将新型"意见领袖"元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型"意见领袖"引导平台。  相似文献   

7.
理想信念是人的立生之本,是人思想和行为的指挥器。在新时期,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趋于功利化,拜金主义盛行;缺乏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缺失;内心比较脆弱,缺乏毅力恒心和承受力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等是解决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值得采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琦 《经营管理者》2013,(24):248-248
理想信念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是民族的希望。能否把我们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接班人,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鉴于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我们针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做深入的调差分析,为新时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养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热点,提高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度,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青年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在对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程度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抓住两课、利用新型媒体、把握各种主题教育的方式来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理想信念教育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深入分析了人才在成长中所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方法、效果及作用,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明确方向,寻求思路,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谭蔚沁 《管理科学文摘》2011,(19):173-173,178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因此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理想信念教育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深入分析了人才在成长中所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方法、效果及作用,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明确方向,寻求思路,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着明显的时代性,理想信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积极探索可供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创新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顾泽文  陈顺 《科学咨询》2023,(12):33-3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现实体现,为具有“工具理性”思维惯性的大学生党员群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教育素材,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提供了契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创新,要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和成就凸显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用个体叙事和隐形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要创新教育载体协同育人机制,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在学生党员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要创新高校党员教育保障机制,实现制度、人员、物质三方面保障到位。  相似文献   

15.
王世佰 《科学咨询》2008,(21):20-20
高校应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本文从各级政府整体推进、构架科学的内容体系、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落实"五大"举措等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信念是指人们在对真理的坚信与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坚信未来美好结果的稳定的自我意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用科学的理论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的实践活动。二、理想信念现状及原因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国外、国内以及当下部分大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所追求所向往的目标,是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本文简要阐述了新时期理想信念的内涵以及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并就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理想信念是价值观念的一种核心表现,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也是一个人行为举止的价值规范。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国家、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因而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宗旨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科学信念。本文试从理想信念教育的地位、基本内容和教育内容的深化等方面进行阐释,从而深刻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