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学博士柳德米拉·奥布霍娃说,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科技将有望使人类寿命至少延长2至3倍。柳德米拉近日表示,可能不久将问世的这项新技术即使目前尚不能使人长生不老,至少也能使人类的寿命延长2至3倍。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学博士柳德米拉·奥布霍娃说,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科技将有望使人类寿命至少延长2至3倍.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学博士柳德米拉·奥布霍娃说,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科技将有望使人类寿命至少延长2至3倍.  相似文献   

4.
遗传与变异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通常很少有人会将食物与遗传紧密联系起来,但是据来自《新科学家》的消息,美国科学家近来发现母亲所摄取的食物可能会对后代的某些基因的活性产生影响。这种观点起源于一项对老鼠进行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通过给雌性老鼠添加4种普通的营养剂(包括叶酸和维生素)可以改变老鼠后代皮毛的颜色,并且这些后代与没有添加上述营养剂的普通老鼠的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洪涝灾害在世界范围内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年因洪水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有报道称,在今年欧洲举办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地球科学会议上,科学有们专门就洪水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警告说,目前人们普遍低估了未来地球上洪水危害的严重性,因为通过对气候变化等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全球变暖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新开发出一种磁阻装置,其灵敏度之高创造了新的纪录.科学家们称,这一装置如用于制造计算机硬盘磁头,可显著提高硬盘的存储密度.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一种共同的基因突变,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找到避免老化的方法。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百岁老人在线粒体 DNA 上出现相同突变的几率比其他人高5倍。分子生物系教授阿塔尔迪博士说:“突变改变了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母鼠对幼鼠充满爱意的呵护能改变幼鼠某一基因的特性,帮助它们应对压力。这一发现为母爱的伟大找到了科学的证据。据《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站报道,来自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迈克尔·米尼和同事们介绍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母鼠对幼鼠充满爱意的呵护能对幼鼠大脑有着直接作用,从而影响它们应对压力的反应。科学家解释说,在压力状态下,鼠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究竟是何时才开始说话的?对此科学家们长期以来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英国牛津大学遗传安东尼.玛纳克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证实,人类开始说话始于20万年前。该研究小组发现,老鼠和所有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有一种比语言表达“行不通”的属于5%“最稳定遗传物质”的 FOXP2基因。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最后,解剖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的科学家们依据解剖学及生理学原理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称,人体确实存在着除了亚里士多德列出的五种感觉以外的第六感觉,而且这是科学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有人异想天开,哗众取宠。苏格兰科学家 N.J.怀特指出:“古希腊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久以前就列出了人的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他否认人身上还存在着第六感觉,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在人类知觉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几乎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人类的大脑一直是科学家们不懈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地.目前,脑科学家们都公认,人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力可挖.据报道,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钮".  相似文献   

12.
最近,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在对30年来积累的研究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后得出一个结果:人的智商越高,进入成年后就越不容易生病。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流行病学与大众健康》杂志上。科学家们最初研究了633名生活在普罗维登斯、年龄仅为7岁的儿童的健康、智力发育状况。30  相似文献   

13.
英国足球史学家比尔.莫瑞说,“地球在缩小,足球在放大”,踢一场精彩刺激、没有遗憾的足球比赛越来越为人们所期待。然而最近,人们并没有将期待的目光投向那些球员和裁判,而是投向了科学家。德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判断足球越位的电子系统,过去,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很可能因为裁判关于越位的误判而变得索然无味,而那些在球门线附近徘徊的皮球究竟是否算人网更常令裁判头疼不已。这些问题因为有了新系统而不复存在。弗劳恩霍夫集成开关研究所的工程师们的这种新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微型微波发射器安放在比赛用球内部,以及场上球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度诺贝尔奖揭晓了.这一奖项以奖励科学研究中的原始性创新而著称.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她)们因在人类嗅觉器官工作原理方面的成就而获此殊荣.然而,为了这项成果的取得,两位科学家花费了16年研究时间.  相似文献   

15.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回答人类起源问题。俄罗斯科学院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表示,人类从长尾猴进化而来并不是劳动的结果,而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病菌的作用。俄罗斯科学家们解释称,通俗地讲,就是很早很早以前有一部分活动敏捷的猿猴染上了某种病菌,而这种病菌能够渗入猿猴体内的基因并且对基因序列进行破坏,正是这种病菌改变了猿猴体内蛋白质的比例及分配,从而导致猿猴能够进化成为人。  相似文献   

16.
多少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太阳是一大团氢.但是,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太阳上最丰富的是铁而非氢.  相似文献   

17.
不久的将来,农业领域将发生一场重大革命。一些科学家将利用电脑来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培育出理想的农作物和果树。人们可在电脑屏幕上,虚拟出"产品",然后根据设计栽培出品性优良的农作物。在新西兰的一家研究所里,研究人员向前来参观的果农介绍说,利用电脑"种"果树虽然是"虚拟"的,但完全是根据果树生长的实际条件(如土壤、气候、水分等)建立的。果农们一边听讲一边注视着电脑屏幕,只见从地面上露出了嫩芽,逐浙长高,屏开叶片,然后花  相似文献   

18.
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但他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保护层,保护地球表面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因为紫外线辐射不仅会伤害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也是导致人类皮肤癌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茫茫宇宙中是否有我们的同类?能找到另一个“地球”吗?多年以来,无数天文学家一直为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而苦苦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学家们现在终于有了惊人的发现,《新科学家》最近对此进行了报道。2002年6月下旬,行星搜索者们的情绪空前高涨。正当一队研究人员因首次看见一个类似我们居住的太阳系的星系  相似文献   

20.
肖瑞 《科学咨询》2003,(21):44-44
遗传与变异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通常很少有人会将食物与遗传紧密联系起来,但是据来自<新科学家>的消息,美国科学家近来发现母亲所摄取的食物可能会对后代的某些基因的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