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的地主武装,它就是曾国藩创办的湘军。从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湖南长沙兴办湘勇之日算起,迄止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曾国藩下令遣散湘军,计12年。其鼎盛时,拥兵十二万人,纵横驰驱长江中下游地区。挽救了清政府形将覆亡的命运,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 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太平军横扫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并于1853年3月建都天京(今南京),直接动摇满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连派大员前往征剿。先派钦  相似文献   

2.
一部结构新颖、见解独到的学术专著──评易孟醇先生《曾国藩传》唐兆梅清末道、咸之际的风云际会,把一个生长僻远山村、出身中小地主的普通知识分子曾国藩推上了历史的前台.扮演了挽救清王朝命运的主角,成了“咸、同中兴”(或“同治中兴”)第一名臣。他在军事、政事...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自1851年5月上疏指责咸丰帝“苛责礼仪细节,不求国家大计”始,至1872年3月死于两江总督衙门止,与清政府之间的关系跌宕多变、错综复杂。而在天京陷落前后,具体来讲就是在1860年3月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击破,他被授为兵部尚书衔,署两江总督之职起,到1865年月3日接奉上谕,命他督率各军赴山东一带剿捻为止这段时间里,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突出。认真研究双方关系演变的原因、经过、后果,既可进一步了解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与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又可以从反面分析太平天国起义为什么失败。近年来有关论文虽在报刊杂志上屡见不鲜,但上面所提还鲜有人涉足。本文试图在部分吸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文中只作一般介绍,不作重点论述),以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陷为转折点,分前(1860年3月—1864年)后(1864年7月—1865年5月)两个阶段,着重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一年净收入可达银5400两,带兵12年,合法工资收入可达银6.48万两。何况他又拥有绝对的财政权,湘军军费的发放,全靠他一支笔。从咸丰三年(1853年)创建湘军到同治七年(1869年)战事基本结束,曾国藩先后支出军费白银3500万两左右。由于没有正规的财政制度,曾国藩完全可以上下其手,大笔纳入自己的腰包。如果曾国藩稍有贪念,则10多年军旅生涯,积累百万资财实在是太轻松的事。但曾国藩却没有因此而发财致富。  相似文献   

5.
袁跃兴 《社区》2013,(23):58-59
阅读曾国藩的家书,这些写给他的父母、夫人、兄弟、儿子等人的家书,涉及了修身、教子、持家、处世、为政、治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养生,也是曾国藩颇加详论的。曾国藩的养生思想,来源于他所恪守的圣哲前贤的理论和典籍,也是他阅世日久日常人事物事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常熟县文管会于1977年12月在赵烈文藏札中,发现有关李秀成第二次进攻上海情况的书信一通。这是赵的外甥邓家骏于同治元年(1862)正月二十五日写给他的。赵烈文,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字惠甫,号能静居士。咸丰五年(1855),曾国藩督师南昌,特聘赵烈文前往。次年,赵以丁母忧回籍。一八六O年五月,李秀成二破江南大营后,迅速进军苏浙,势如破竹,地主、官绅纷纷如鸟兽散。赵烈文一家先由常州移往苏州木渎,再由木渎移居崇明,时从赵烈文行者“凡七姓三十余舟”,大小男妇百余人。咸丰十一年(1861),六月,赵烈文乘轮西上,抵曾国藩东流行营,为曾国藩剿灭太平军筹谋划策,不遗余力,成为曾国藩的机要幕僚。此后,赵烈文与在沪家人及挚友通信频繁,密切窥探太平军进攻上海的动向。邓家骏在这封信中,向赵烈文报告了太平军二  相似文献   

7.
?/董成家 《中华魂》2014,(10):46-47
正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杭州胡雪岩故居是神州文化瑰宝。胡雪岩祖籍安徽绩溪,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家境贫苦,先为杭州—钱庄学徒。他为人精明,善于应酬,与官府往来甚密,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以相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始得发迹。同治三年(1864年),创建胡庆馀堂,制药道地,誉满江南,被称为"江南药王"。随后,胡雪岩自办"阜康钱庄",鼎盛时支店遍布全国29处。同治五年(1866年),胡雪岩相助湘军名将左宗棠西征陕甘,补给给养  相似文献   

8.
[摘要]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忠王李秀成是否写过"自供状"(或"自述"),这是100多年来史学界争论不清的问题。近据笔者对《李秀成自述》及曾国藩老家富厚堂藏书等资料的耙梳,发现李秀成确实写过"自述";曾国藩为了领赏也删改过"自述",但并未将其销毁。该书原本后来藏湘乡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近80年,被曾国藩曾孙们转移到了台湾。而曾家大批藏书则运湖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9.
<正> 萧穆,字敬孚(敬甫、敬父),安徽桐城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4),卒于光绪三十年(1904)。终身只是一个秀才。更没有做过官。他自幼好学,长而抄、校书,以全部精力用在读书、校书与搜辑明清史料亦即“网罗文献”上。他30岁左右,见到曾国藩,曾国藩称之为“今之读书种子”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一生于学问领域用功最多者是诗文,其诗文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曾国藩在<湖南文征序>里精确阐明:"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他的情是地道的"爱恶悲愉",他的情强调了人的本性.消除了儒家气息.忧国忧民之情、思乡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渗透于曾氏的诗歌中.  相似文献   

11.
论曾国藩的治学精神刘一龙(娄底师专中文系)曾国藩是一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学赅古今,才兼文武,堪称一代儒臣。他著作甚多,在学界、文坛,颇负盛名,影响很大.正如钱基博先生所指出的:曾国藩“异军突起而自为一派,可名为湘乡派.一时流风所被,桐城而后,罕有抗...  相似文献   

12.
<正>养生观之一:"君逸臣劳"曾国藩崇尚道家养生思想——"精神修炼法"。他认为,"省思虑,除烦恼,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曾国藩所说的"君逸"即是养心,意即清心寡欲,胸怀坦荡。曾国藩所说的"臣劳"即是肢体常动,经常锻炼,才能保持健康。"君逸"是"静养","臣劳"是  相似文献   

13.
《观巴黎油画记》是清人薛福成所写,选入《庸庵全集》。 薛福成(1838—1894)字叔云,号庸庵,江苏无锡人。同治六年副贡。光绪初年,曾参曾国藩、李鸿章幕府,后官宁绍台道,擢大理寺卿,在洋务派中是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发展工商业、运输业、励精图治。光绪二十五年(1889)  相似文献   

14.
大清名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的藏书多达30多万卷,是当之无愧的近代私人藏书第一楼。在这30余万卷藏书中,一部叫《二十三史》的书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它是曾国藩进京考试返乡途中典衣买回的。道光十四年(1834年)八月,曾国藩参加湖南乡试,一举及第,成了举人。次年,曾国藩参加会试,不幸落第,便寓居京师的长沙郡馆读书,想来年参加“恩科”殿试。次年,曾国藩参加了“恩科”殿试,然而,又名落孙山。他只好离开京城,于是决定沿大运河南下,绕道扬州、金陵,再回湖南老家。曾国藩举债赴考,身上盘缠所剩无几。在经过江苏睢宁县时,得知同乡易作梅前辈…  相似文献   

15.
田泰斗     
田泰斗,字一山,原号鲁山,湖北长乐县(今五峰县)人。据其作品所记年代推算,大约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卒于同治三年(1864年)前后。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拔贡,朝考不第,居乡授徒,终生未仕。 明代诗人田九龄、田宗文是田泰斗的远祖。祖父田浩如尝主长乐县五峰书院讲席,后补  相似文献   

16.
<正> 李棠阶(1798—1865年),清河内(今河南省温县)人,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谥号文清。他生活在道光到同治年间,以科第进身,累官清廷显要。他一生潜心治学,从事教育,在教育上多有建树,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学者。一李棠阶出身寒门,其父宪公为庠生,常年授徒于外,换取薄酬以维持全家生计。生  相似文献   

17.
曾纪泽(1839—1890),湖南湘乡人,字劼刚,大学士,勇毅候曾国藩长子。由二品荫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引见,“奉旨以员外郎用,戲分户部”蹇谕ㄉ毯?时代风会转变,中外交涉日益纷繁。曾国藩历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曾纪泽  相似文献   

18.
晚清政论家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生于一八○九年(嘉庆十四年),死于一八七四年(同治十三年),江苏吴县人。其家庭到他那一代是个千亩地主。他自幼聪明好学,“于书无所不观,未达时即以文名。”①一八四○年(道光二十年),中进士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一八五一年(咸丰元年),得潘世恩太傅推荐,经五年,升至詹事府右中允,又过三年,请假归里,没再回京。五十岁以后,在苏州、扬州等地讲学立说,直至六十五岁逝世,写下了《校邠庐抗议》、《显志堂稿》,以及说文、天文、数学等各类著作。他本是林则徐的学生,深得林的赏识,被嘉许为“一时无两”,但也曾充任李鸿章的幕僚,受到曾国藩的召请和推荐。他在他生活的时代、地区、阶级地位、学界所读、官场所遇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套社会政治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1864年7月,曾国藩指挥湘军、淮军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当地主、官僚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时,捻军却驰骋黄淮流域,横扫千军如卷席,1865年5月,全歼清政府“剿捻”统帅僧格林沁所部清军。清政府立即任命内战老手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剿捻”。6月,曾国藩率军北上“剿捻”,制定了凶狠、恶毒的战略战术,然而,英勇善战的捻军,照样把曾国藩打得损兵折将,一败再败。曾国藩终于在捻军的打击昌,内部矛盾的煎熬下,承认自己“剿捻”的失败。一、捻军的兴起与取得全歼僧格林沁军的辉煌胜利捻党起源于山东,出现于康熙(1662—1722)年间,起初是一种游民组织,后来,从山东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自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入京以后,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即有志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嗣后虽政务繁冗,军事激烈,官场险恶,亦未放弃。他于诗文及书法,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与建树。《曾文正公全集》,洋洋128卷,在双峰乃至湖南,恐无人与之比肩。笔者从他的《书札》、《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