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在长期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与部署,并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主旨都在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夺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必须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社会主义艺术经济学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应用科学,面临着十分紧迫的科研任务。对于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文艺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必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目前,在国外的一些国家虽然已有艺术经济学的研究,但他们往往把艺术经济归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或用货币收入评价艺术服务质量,这就把艺术引入高度商品化、自由化的道路,必然导致唯票房价值论。社会主义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只有在马列主义理论基础上进行,才能使之成为艺术生产者、艺术消费者和艺术管理者手中的科学,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3.
关于文学乃至整个艺术的创作方法问题,现在,有种说法颇有影响:“社会主义文学就其实质而育,已经不再是以一种创作方法为标志的文学体系了,而是以多样的创作方法统一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崭新体系”。我们认为,这个论断的前半部分讲得有道理,社会主义艺术(包括文学)已经不再是以一种创作方法为标志的艺术体系了。但是,我们又认为,这个论断的后半部分欠妥当。不能以“现实主义精神”这个概念来对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进行总体意义上的把握”,也不能认为社会主义艺术就是一个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标志的体系。我们的理由是:社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产生了种种困惑和疑虑。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问题,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改革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为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不仅要消灭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尤其是工人阶级的革命的社会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源头。不能离开实践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主义,创造社会主义,实践的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只有时刻从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通过人民群众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切实变成对于实际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理论,才能真正寻找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正确答案,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离开实践,一切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都只会陷入空谈,也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理性目标与现实品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战略方针提了出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但是,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研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其关系到孙中山三民主义(包括新三民主义)而首先是民生主义的历史与时代意义的认识与评价。多年来,学界对孙中山社会主义的认识与评价莫衷一是,有些观点甚至相去甚远。从根本上说,对于孙中山社会主义的研究,至少应把握三个方面:其一是孙中山社会主义即民生主义的本质特点;其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三是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有无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其关系到孙中山三民主义 (包括新三民主义 )而首先是民生主义的历史与时代意义的认识与评价。多年来 ,学界对孙中山社会主义的认识与评价莫衷一是 ,有些观点甚至相去甚远。从根本上说 ,对于孙中山社会主义的研究 ,至少应把握三个方面 :其一是孙中山社会主义即民生主义的本质特点 ;其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其三是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有无时代意义。一在西方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 1 832年圣西门的门徒乔西安尔发表在圣西门派刊物《地球》上的一篇文章中。主张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今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几省市作的重要谈话,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深刻地概括和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促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立的。17、18世纪直到19世纪初期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建筑在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离开现实的可能性去设计未来社会。它虽然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学是一门扩张的科学,特别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一体化过程的加速,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无不呈现出纵横交错、渗透融合的趋向,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文化经济学就是一门以经济科学和文化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新兴学科。本文试图以我国文化领域里的经济关系及其经济活动为背景,对文化产业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从根本上排除了一切企图借助于空洞的人道主义说教和慈善行为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幻想,它将自己的合理性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中,要求直接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因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尔后,科学社会主义又从学说到实践,成为现实的、不断发展的社会制度。但是,不是借助于人道主义说教建立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义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利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伦理精神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新意和深意的新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观念。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作为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即是说,有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民族,有各种类型的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作为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民族来说,它是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的最高类型.研究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与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民族形成的不同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然而这个理论还不够彻底,一是大大缩小了商品经济的范围,二是认为社会主义是非市场经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既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和政策问题,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本文认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还没有建立起来,它还是人们探索的课题;见之于文件和人们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研究,还仅仅在政策方面,还没有真正从理论上科学地讲清楚。本文只是想在创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方面提出若干观点,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正> 历史上任何一次进步意义的社会改革和改良,都要涌现出一批站在变革前列的先进人物。这些堪称改革家的先进分子,代表着他所在阶级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本阶级要求改变社会某些方面以推动社会进步的意志和愿望。他们为改革奔走呼号,身先士卒,甚至不惜以鲜血和生命向阻碍社会变革的敌对势力发起挑战。正是由于这些改革家的重大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历史上许多进步改革或改良事业取得成功。即使是那些惨遭厄运迅速夭折的变革,改革家为之奋斗的言论和行动也会给历史添上光辉的一笔,会对以后的社会发展发生长久的震动波。社会主义改革不仅同样需要改革家,而且还要造就大批改革家。社会主义改革家是构成社会主义改革有机体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  相似文献   

17.
荣开明 《江汉论坛》2001,3(6):16-24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的两个基本相同又有差 别的理论新概念。相比而言,前者更为宏观,更带根本性。本文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论的形 成和发展过程、生成条件、科学含义、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基本特征、发展战略和进程、 党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理解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必须划清的几 条界线、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探讨,提出了 自身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正> 长期以来,人们把平等理解为“人人平等”即人与人之间的平均、等同,并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平等,而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实现平等,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平等问题一直缺乏深刻的认识.今天,改革的洪流又一次将人们推上了平等问题的“讲台”,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什么是平等,什么是社会主义平等,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平等等问题进行新的、实事求是的反思.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平等的有关问题,以申半管之见,并期望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标准不能仅仅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活資料的分配方式等方面去考察,更为根本的是要从人这一社会主体的发展潜力和合理需求得以开发和满足的程度方面去考察。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含第一阶段)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的思想,以及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把“在公有制基础上人的需求和发展的至高无上”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视为社会主义的真谛,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校正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现实社会主义面临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认识,已经完成了第一次重大突破,这就是由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迅速推进和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迫切要求人们在理论上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为加速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很显然,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到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市场经济,标志着对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认识又实现一次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