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布哈林在从事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活动中,结合俄国实际,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分析路径,创立了其独特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他指出:自然界是社会有机体的"培养基",劳动联系是社会有机体存在的基础,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着的现实的集合体或体系,是由物、人、观念三种基本要素组成,并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有机体可分为社会的技术装备和社会的经济结构与上层建筑及其结构两个层次,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就是社会平衡状态不断被打破,又在新的基础上恢复、再破坏、再恢复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因而平衡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保证。探讨布哈林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布哈林在传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将大大拓宽布哈林思想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蕴涵着丰富的"风险治理"意涵:物质生产实践为社会有机体的安全、稳健、有序运行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实践为中介的主客体矛盾滋生了实践二重性风险效应;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演化了风险生成与风险消解这一双向互动机制;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提高了自身驾驭风险的本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扬弃是跨越风险社会的根本出路等等。其中,"总体性"方法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度批判是贯穿于本文始末的两条主线,也是我们有力、有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3.
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构成内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祥林 《学术研究》2001,1(6):63-65
本文从对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评价入手,考察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过程,提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的构成内容中有两个前提性构成部分、一个基础性构成部分、一个上层性构成部分,指出其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是一个具有自组织性、发散性、开放性、再生性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也是区别于以往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所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总体性范畴,它具有指导我们由抽象到具体、由纲举到目张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新国家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主题。本文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通过反思现代社会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对制度创新在应对现代社会复杂性中的作用及其动力和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作者指出,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根源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应对社会复杂性、推进社会发展,要求作为共同活动方式的制度的创新,这也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5.
潘西华 《东岳论丛》2008,1(2):119-12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之一,是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础。社会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发展问题。如果从"社会"这个分析视角来审视二者,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蕴含着社会建设的思想,为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反之,社会建设是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与展开。  相似文献   

6.
陈晓鹤 《理论界》2009,(7):19-21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我们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依据,也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点.社会有机体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机体,要求我们的工作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要求我们重视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有机体是由社会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自然之间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要求注重人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根据社会有机体本身的动态性特征与进化过程,从社会过程中相对稳定的方面入手去揭示社会机体的运动与变化;在社会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空间状态的历史比较中揭示社会的进化与发展,从内部矛盾与外部冲突的交互作用中揭示社会运动的活动规律与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认识中的发展原则.一、进化——社会系统存在和运动的本质特征之一从根本上说,研究社会的进化问题之所以必要,在于社会本身是一个发展和进化着的有机体.如果说,运动是一切物体的存在形式,而具有一定主动性的活动是一般生物有机体存在的重要形式,那么从事以进化和发展为目标的自觉创造活动,则是人类社会有机体存在和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从哲学上提供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指出应用关系思维与和谐理念来认识社会.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实现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目前,尤其应做到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探寻中提出并发展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实践性、整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及运动性是其重要的理论特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启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也要积极发展社会事业,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同时还要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以及坚持改革开放,走国内外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依据及其运行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危险相比,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的发生及其存在状态更有其特殊性.深入剖析农村社会风险的特殊性不仅有助于我们识别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呈现出的结构性特征,而且还能为建构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提供行动依据.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运行主要取决于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制度体系发育与完备程度,同时还受到包括文化习俗、生活惯性等在内的诸多非制度因素的制约.健全制度体系与消除非制度障碍是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走出运行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使社会生产更加紧密地整合在一起,人们的生活形成世界历史性关联,生产、生活被深刻融入数字生态系统中,社会系统的演化加速推进,数字化时代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开出了新的局面。但是,数字化之数学化、逻辑化倾向和机械论、还原论的基本规定又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存在着直观的矛盾。克服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才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重思的根本任务。事实上,深层的、原则性的矛盾发生在人的数字化生存状况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按人的方式”的本质要求之间。数字化确实以佯谬的方式弱化了人的能动性,增强了人的受动性,使人在数字化社会有机体中处于更加深刻却又更加隐晦的无机境遇。为此,我们需要结合马克思所论社会有机体的不同维度,坚持系统观念,把握数字化限度,确保美好生活旨归,释放共同活动潜能,从而形成真正的数字化社会有机体。  相似文献   

12.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三元主体.为充分发挥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必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制度化模式.本研究根据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制度环境,提出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网络联动、整合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模式;并从登记制度、扶持机制、志愿参与、社工人才建设及评估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六项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有机体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怀玉 《学术研究》2007,46(10):16-22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社会有机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是人的实践、特别是交往实践的产物,交往实践的总体性联系内含着社会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性;它是人与自然特别是人与社会相互矛盾的产物,因而是一个内含着社会的矛盾的产生与解决的动态平衡状态与过程;它是稳定的自我调节的制度整体,内含着能动性。一个社会有机体进步复杂程度越高,这种自我调节程度能力与自觉性也就越高,该社会的和谐性便有可能越强。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有机体之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有机体这一概念是比拟生物有机体的特征而提出的。马克思借用这一术语来说明社会是包括人和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在内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运动着、发展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视域中的社会有机体既具备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一般特征,又拥有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即便是与生物有机体相类似的一般特征,在社会有机体那里也有着不同的实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社会有机体形成于实践之中,这是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之间存在根本区别的原因;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开放系统,在此点上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具有相类似的特征;社会有机体是一种自觉的有机体,这是社会有机体异于生物有机体,并最终优于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15.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管理体系,必须解决价值、目标、主体、制度与机制等难点问题.社会管理首先要形成社会平等、共同富裕、共享增长、社会创新等价值共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促进城市社会、消费社会、信息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培育社会管理主体,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自治功能;倡导履行公共责任,发展与完善社区支援网络,促进公众参与慈善与互助活动,扩大与畅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加强社会风险预警与控制,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防止社会政策“碎片化”,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内容的基本构成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告诉我们,社会有机体是由前提性有机构成部分——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基础性有机构成部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上层性有机构成部分——社会上层建筑、观念性有机构成部分——社会意识这四个方面所构成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多维度有机整体。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内容的基本构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有机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哲学范式,对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起到关键作用.鉴于此,结合历时态与共时态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这一哲学范式,对于全面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结构整体布局与规划落实,同时也可以认清社会形态转变机制,以此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8.
辽宁宗教团体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 ,辽宁宗教团体自身是一种社会有机体 ,是一种拥有组织功能与运作机制的有机体体系 ,作用于与宗教信奉者进行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有关的机构、团体、组织、社区或其他形式的群体。运用社会人类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对辽宁五大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的剖析 ,将提供认识和理解辽宁宗教团体组织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风险社会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人为因素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过度实践及非理性的发展方式,市场经济、现代化和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政治异化和低能,社会治理失效及全球化等是最重要的风险源。要有效治理风险,增强人类生存的安全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实践观和发展方式,再造政治和提升政治能力,保证科技、经济、社会的有限发展与合理发展,优化社会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风险治理责任机制和风险的复合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215-220
在社会有机体中,诚信具有道德性和制度性两种特性,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独特价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解读诚信缺失现象,不难发现我国当前诚信呈现"空心化"状态,即传统诚信缺失,现代诚信缺位,传统与现代诚信文化出现断裂。加强诚信建设需要增强整体意识,促进诚信系统的开放与发展,发挥人的能动性,更为根本地是要采用超越问题的解决策略,走整体、平衡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