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军事策应和救援的物质基础构建、基本力量构成,以及边际之间策应、协防和救援的基本范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九边军事策应和救援的基本状况及其原则,论述并归纳出边际之间策援的基本范式,对漫长历史过程中具体而复杂的军事策应与救援初步理出一个系统。文章认为,防御布局的日益细化和发展,是策应和救援有效开展的基础;在防御实践中日渐发展的专门性救援力量,是边际之间实施策援的基本力量;一般情况下,边际之间的策应和救援遵循着基本范式来运行。  相似文献   

2.
有明一代,九边武官承担屯田、营操、备御、戍守等职责以及战时统兵作战的军事任务。不过,在以文制武的政治格局中,边将履行职责时除了受到军令、律法的制约外,还要受到督抚、巡按、兵部等官员与机构的监督与考核,同时也面临着朝廷授予钦差大臣阵前“军法从事”之权的威慑以及言官的舆论压力。可见明廷系以分权制衡、内外相维的手段治理北方边疆,防止边将专权。然而,尽管边将事权一再被削弱,责任却未减轻,一旦失事,将受到弹劾与法律的惩罚。不过,倘若能够获得督抚的保奏,争取到立功的机会,便有减轻甚至避免处罚的可能。故而对边将个人境遇而言,功过的评定与衡量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文官掌握的权力及其制造的舆论力量。  相似文献   

3.
九边特指有明一代先后设置于北边地区的九个重要军镇,它们所组成的防线直面北方各少数民族,对保卫京畿及内陆地区起着重要作用。但靖难之役后,随着北边防线中段的内缩,明廷不断增兵加饷,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代的九边军费包括常例粮饷、临时战费与军事工程费用这三大部分,其数额的不断激增成为明王朝的巨大负担,甚至一度占据了国家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究其原因,日益增长的军费开支、岁入结构的单一性及僵化的财政体制则是明帝国财政长期赤字、枯竭的三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4.
庞尚鹏,明中叶著名经济改革家。隆庆二年秋至三年冬,他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历九边,清理屯田。本文追寻了其巡历九边的大致经历,兼及考察了他清理屯政的有关思路和措施,并分析了其屯政改革鲜有实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庞尚鹏,明中叶著名经济改革家。隆庆二年秋至三年冬,他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历九边,清理屯田。本文追寻了其巡历九边的大致经历,兼及考察了他清理屯政的有关思路和措施,并分析了其屯政改革鲜有实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天下财赋仰给于江南,而江南财赋全资水利,因此水利之于明王朝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明代水利撰述呈现出突出发展的态势.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明代水利撰述具有数量多、注重实用、批判性强等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和明代社会现实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7.
明代初期北边边粮供应制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王朝面对蒙古骑兵的威胁,在北疆广置军镇、关堡,数十万重兵布列边陲,于是如何解决好边兵边粮,成了当时一项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依据史料,探讨了明初北边边粮的主要项目、供应数量及供应方式,阐述了这套供边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北边兵粮供应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一向是重儒轻医,明代亦如此。但与前代不同的是,明代出现了众多儒生弃举从医的现象。这一方面与明中后期科举竞争加剧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当时思想观念的影响,还有的也与儒生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有关。儒生弃举从医现象的出现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方面拓宽了士人的谋生方式,另一方面壮大了从医者队伍,使得更多的病人得到救治。而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在于,大量儒生弃举从医,促进了明代医学事业的发展。明清时期不仅形成了完善而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分科也进一步细化,与现代中医的分科基本相同,中医的临床实践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明代文人通过明初对元代曲家的身份认同和粗略的元曲文学成就认同,初步奠定了对元曲范式性地位的认知基础;尔后经过明代中后期对元曲文学成就、艺术特征的规律性探讨和归纳,明人以元曲风范为参照,形成了稳定的戏曲评价体系,并在实际上树立了元曲作为文学范式的标杆地位.而在文学理论续接方面,元人的戏曲教化论自明初至晚明,一直为明人所蹈袭,“文以载道”的内核一直为元、明两朝文人曲家所共同奉为圭臬.正是通过文学推重与理论承袭,在明代文人的标举之下,元曲最终获得了戏曲史上公认的元典地位.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6,(4):116-123
明代各省直乡试冒籍现象比较普遍,其原因既有差异,又有共性。为维护科举录取的地域公平,明廷制定了各种制度和措施对冒籍进行防范和惩治,但仍难以杜绝冒籍,且惩治方式的区别对待也显示了专制主义弊端。时人对冒籍也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有言不必禁者,也有坚决反对者,实质反映了明人对科举公平的不同诉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证了明与北方游牧民族对河套地区的争夺,探讨了明失去河套之地的内在原因及其影响,指出河套地区的失去是明代国力下降的一个明显标志。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期罪宗遮人管理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炳炎 《船山学刊》2003,(1):96-100
罪宗庶人的管理是伴随罪宗庶人问题的出现“应运”而生的 ,如何管理好罪宗既是遏制宗室继续犯罪与危害社会的重要环节 ,也是朱明王朝“亲亲”之道的政策必然。庶人管理涵盖了方方面面 ,诸如安置、名封奏请、婚嫁、生养死葬的处理等等 ,这些都属于制度文化的一部分 ,颇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3.
救灾用人关系到救灾的成败,因而"救荒贵在得人"就成了明代人的普遍认识.明代救灾官员的选任,既重廉洁.亦重能力,强调廉、能的结合.在救灾用人实践中,既承继传统的遣使救灾,又充分发挥巡抚的多重作用,并重视府州县赈务官的选任.但明代的救灾用人无法脱离整个吏治环境而独立存在,故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明初,襄阳实行“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的政策,后随着流民的增多和不可遏止,明政府改弦更张,实行附籍政策。明代先后经历了“田产以附籍”“州县以附籍”“岁查以实保甲”的流民附籍政策演变,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形势,体现了国家对流民的重视,和“民性犹水”、善导善下而治之的治民思想,为流民附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刘秋根 《河北学刊》2002,22(5):136-140
本文论述了明代高利贷利率的种类、地区差别、结构及演变趋势,弥补了以往学者对此问题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齐畅 《兰州学刊》2007,(9):161-164,179
明代宦官研究是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明代宦官制度的全面研究和公正、客观的评价,是透视明代国家机制运行和推动明史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前辈与时贤对这一传统政治史课题的研究,提出三条反思的途径:一是对于宦官的道德评价问题;二是国家权力网络中的宦官群体研究;三是宦官与民间社会的新视角的运用与深化.  相似文献   

17.
张民服 《中州学刊》2006,(1):193-196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一,明代的家庭人口数量规模,主要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明代鼓励增殖人口政策的实施情况、移民政策的作用、地区间自然条件的差异、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影响等方面去分析。其二,明成祖永乐年间的人口数字,或激增,或骤减,令学界十分关注。一是有的数字为研究明代人口总额提供了必要参考,二是有的数字表明明代家庭人口趋向于小型化。有的学者对永乐年间人口骤减原因的分析,结论并不恰当。通过与洪武、建文朝人口的对比,可以认为永乐元年的户口数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有明一代,由于明政府倾向于通过纸币、金银等高额货币的运用来实现对国家经济资源的高效调配和控制,而在铜钱等普通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的管理上举措失度,使得钱法长期以来存在着难以贯彻的问题.黄宗羲曾立足于现实,对明代钱法阻滞的原因展开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其理想中的铜钱本位、兼行纸钞的货币制度.探讨黄宗羲的钱法思想,有助于洞察明代货币金融的变迁过程及其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9.
明代档案机构设置及其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桂萍 《江汉论坛》2007,(12):59-65
由于明初统治者的重视,上至中央下及各级地方政府都对档案收贮、保管工作十分重视.明朝中央设立了多处功能不同的档案机构,同时地方各级档案机构也普遍设立,并有严密的防护措施.各级档案机构在各级衙署建制中的建筑位置十分重要.明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采取分层进行、逐级负责制,各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联系性,其隶属人员构成体系明晰.明代档案机构的设置与管理,说明明代的档案保管工作已普遍、系统地开展起来,并受到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流派之一的明代"台阁体",长期以来受学界诟病,而近十年来才逐渐受到学人的关注与重视.但学界对明代"台阁体"的相关问题还缺乏专题的探讨.此文试图对"台阁体"的名称与特点、流行时间及分期、历来的评价、明代"台阁体"作家的分布及江西人居多的原因等问题作一番探讨,以期对明代"台阁体"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