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房地产企业已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升级,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不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规定,采用不正当的营销手段去欺骗客户、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些房地产企业营销不道德行为不只是破坏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还严重大大影响了企业自身社会形象。为此,以绥化市为例,从营销4P角度分析房地产企业营销道德失范表现,并从社会、行业以及企业三个层次提出应对房地产企业营销道德失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线零售营销活动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损害了消费者及社会利益,制约了虚拟市场运行效率和网络零售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学界关于在线零售商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后果仍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和访谈研究,构建了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的前因、结果及调节机制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压力、消费者自我保护、网购技术环境、伦理型领导、员工-顾客关系质量、组织道德氛围对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有积极影响,在线零售商道德性营销决策对营销绩效有积极影响.并且,在线零售商特征对道德性营销决策的前因及结果的调节作用也得到一定程度支持.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跨国公司的长足发展,而跨国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行为受到各国消费者的道德伦理挑战,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跨国公司营销中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营销中的产品问题,表现为实施双重标准;营销中的定价问题,表现为通过制定高价或低价以使长期利润最大化;营销中的促销问题,表现为通过广告宣传欺瞒、误导和操控消费者;营销中的渠道问题,表现为索贿与行贿。  相似文献   

4.
徐艳 《理论界》2000,(5):53-5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产品 ,极大地丰富了市场 ,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但是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不择手段 ,不讲求营销道德 ,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 ,加强企业营销道德的建设已迫在眉睫。一、企业营销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产品及服务质量差 ,缺乏质量道德。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足 ,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必须讲求质量 ,产品质量的高低是营销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 ,一些企业为了获得短期利益 ,大量生产和出售各种伪劣、假冒产品 ,对于消费者服务的承诺兑现少 ,甚…  相似文献   

5.
李晓勇 《兰州学刊》2009,(10):92-94
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开园后面向全国市场的营销渠道的建设对其经营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战略管理的思路并结合营销渠道理论,分析了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营销渠道的外部环境;指出了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设绿色营销渠道、红绿营销渠道的组合、口碑营销渠道、合作营销渠道的渠道创新。  相似文献   

6.
费友海  李丽 《天府新论》2004,(Z1):85-87
我国寿险营销渠道可分为直接营销渠道和间接营销渠道,自保险业恢复以来,尤其是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引入个人代理营销模式后,我国寿险业营销渠道模式发生重大变革,间接营销渠道模式逐渐在寿险公司的营销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着重从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出发,对间接营销渠道体系的现状和优劣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王岚 《兰州学刊》2010,(1):90-93
渠道设计和管理已成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战略调整的一部分。现有研究多是静态地研究冲突这一渠道固有行为,但是没有动态地考察关系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渠道冲突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文章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渠道冲突影响因素动态模型,揭示了不同关系阶段认知性因素、流程性因素和绩效性因素与冲突水平的关系和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8.
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规范,无疑首先是指向个人的,它的本质与功能是对个人的活动和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以协调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有序发展。但道德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并不对个人的任何行为都赋予道德的意义。当个人的行为不涉及他人与社会,与他人和社会不构成一定的彼此关联的关系时,并不存在所谓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凡是个人的行为关涉着他人与社会,与他人和社会构成一定的彼此关税的关系时,他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或意义,存在着道德与不道德的分野。2‘所谓道德的行为,即是合善性的行为,所谓非道…  相似文献   

9.
市场营销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并日益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企业在营销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如营销观念滞后,缺乏整体产品概念,缺乏完整灵活的销售渠道,促销手段单调等诸多问题。企业应该不断探索和使用新的营销方式,如关系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文化营销等,以调整企业的营销行为。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营销渠道行为理论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慧 《江西社会科学》2003,(10):112-114
本文在简要介绍传统行为渠道理论的基础上,从渠道权力、渠道权力的合作、渠道权力的冲突等方面,探讨营销渠道在新时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1.
道德公正是指个人或组织履行道德时得到他人和社会给予的与其道德上付出相适宜的善意对待和回报,它主要涉及道德活动中给予与回报、付出与补偿之间的对等与平衡问题。与法律公正、分配公正等相比,道德公正有着自己的性质与特点,它主要依据的是道德上"以善报善"的公正原则。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时发生一些道德不公现象,包括"做好事反遭陷害""英雄流血又流泪""道德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等。道德不公,一方面,会降低人们履行道德的热情,导致道德冷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成为一些人掩盖其不道德行为的幌子,即通过制造道德不公假象来隐瞒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维护道德公正,要对道德行为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嘉奖;对道德履行中导致的损失进行补偿;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旅游营销圈是一个以珠三角大型组团旅行社为中心,集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地接社、媒体和客源组织等为一体的立体营销体系,它的形成,宣告了旅游营销实践层面上已经开始走向客源市场与旅游目的地营销一体化。赣州是一个以珠三角地区为其最大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此类旅游目的地的代表。对接珠三角旅游营销圈,尽可能把自己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摆到珠三角旅游市场的"货架"上,直接、迅速地得到客源的同时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是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旅游营销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营销渠道冲突已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引起营销渠道冲突的四个方面,包括客观成因、直接成因、机制成因和环境成因,并对每一种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明了成因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最后指出了关于营销渠道冲突成因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SC-IAT范式研究大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探索在进行内隐道德任务时的时程加工特点.结果发现,从行为数据上,两类不道德行为存在着IAT效应,表明个体对不同类型的不道德行为存在着内隐态度.从脑电数据上,在刺激呈现之后70~120ms,低不道德相容任务诱发了更大的N1波;在200~250ms,低不道德相容任务诱发了更大的N2波.在400~600ms,高不道德词汇诱发了更大的LPC波幅.结果表明,在道德判断早期,被试对低不道德行为注意分配较多;低不道德行为与内在道德规范联结较弱.学校在德育教育实践中可通过感染教育法、体验教育法、示范引领教育法等方法开展隐性德育教育;并在德育教育体系中注重常见的低不道德行为的教育,促进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各社会科学中,网络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已经极大地改变着理论研究的发展边界,激发出许多新兴课题和研究热点.通过对演化经济学、制度社会学、组织生态学以及相关营销学文献梳理,将网络分析的视角引入营销理论的批判和重新构建,将市场视为由彼此关联的购买者组成的网络结构,可以极大地拓展传统关系营销理论.市场网络化的概念突出强调了购买者决策所具有的外部性效应与合法性效应,即彼此关联的购买者的态度、意向和行为会影响网络中其他购买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全渠道营销环境下,传统企业纷纷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目前,茶叶市场萧条,加上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冲击,各大茶企开始认识到其传统的营销模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渠道营销成为茶叶企业探索新销售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全渠道环境下,茶叶必须转变传统营销观念,结合自身行业营销现状以全渠道思维整合现有有效资源。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茶叶营销的现状,探讨了全渠道视角下的茶叶营销模式,即O2O营销、体验营销、移动营销、"渠道+社交"整合营销、大数据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17.
在"营销功能扩大化"和新公共管理运动思潮的影响下,运用"营销"的理念和方法改进公共服务成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面向。台湾学术界弥补了西方研究者没有把"政府再造"的重点放在政策管理层面上的研究缺陷,确立了"公共政策营销"研究在公共政策学科中的地位。台湾的一些地方政府在实践中也进行了政策营销的有益尝试。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于大陆地区的政策管理和政策创新来说,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褚红春 《天府新论》2005,(Z1):105-106
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无益的营销渠道冲突,一直是困扰生产/制造企业发展的问题.事实上,如果没有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实实在在的合作,渠道决策和管理就不能在营销渠道整个组织间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7,(3):227-234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员工基于个体主动性原则表现出的不被组织正式考核体系直接承认的非工作角色内的一类行为。伴随着离职率增加、工作满意度下降、工作-家庭冲突、公民压力、公民疲劳、不道德行为以及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阴暗面逐渐显现,组织公民行为阴暗面效应具体表现在个体生理方面的公民疲劳、心理上的公民压力、个体工作绩效和职业生涯结果以及工作、家庭两者的冲突等方面。角色压力冲突、道德心理许可以及资源保存和配置等理论几乎都是围绕着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和组织的消极结果方面,而忽视了造成这些负面效应的影响因素。加深和拓展对组织公民行为阴暗面的消极前因的相关研究,有助于管理者了解这类行为产生阴暗面的原因,并采用合适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组织公民行为造成的阴暗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透视渠道营销中的社会资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 ,可供消费者活动和消费的场所在不断增加 ,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场所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购买心理和消费方式。生产厂家习惯于把不同类型的消费场所称为渠道 ,并联合分销系统中的社会资本 (经销商和分销商所占有的商业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 ) ,针对不同的渠道特点 ,实施渠道营销策略。通过对渠道营销中的社会资本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将会为生产厂家选择适切的渠道策略 ,恰当运用分销系统中的社会资本 ,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